分享

临帖,如何进行二度创作?

 谷山居士 2020-11-14

观历代学书者,不外乎以前人之经典法帖为临摹对象,学而时习,深度揣摩,亦临亦创、亦创亦临,临创化一,久而久之,己书遂出,则往往能得乎心而应乎手。


但是,
观当代书家之创作,则大多数情况下是令人尴尬的,甚至是经不起严格地推敲的,皆因时过境迁,早已没有了古代那种文化氛围和环境,书写或创作之心态已经具有了某种负担,最缺少的就是文气(书卷气)以及古人那种天然之中的法度。

王铎55 岁节临虞世南贤兄帖(右)

今之书写者总是处在一种疲惫的集古字状态下,则必然致其胸中无数、笔下迟疑、字态无神等等弊病的出现,即使有一定的灵性和技巧,也难入高格。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字理和书理皆不通之谓也!

分析起来,一是头脑单纯,没有敬畏经典之心而导致临帖浅肤不到位;二是耍小聪明,借助于投机取巧的学习方法,得古人用笔之技,失古人用笔之道;三是不知读帖的重要性,无法从根本上理解原帖的精神面貌;四是不研读书史或不求甚解,导致对传统书法概念认识肤浅,思维浑浊,观念偏执等等。

除上述分析外,我认为还存在着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在临帖中没有经过对原帖进行“二度创作”这个至关重要的过程,从而导致上述尴尬现象的出现。下面,我想就这一问题试做简要阐述,权作砖引。

林散之临钟繇·宣示帖

纵观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历朝历代,无有不研习和继承前人法书经典而成正果者,因而,临池长修,机抒自出,先有古人而后有我焉,我中有古,古中有我,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承精神,这也是中国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得以长久发展而不衰的根源。所以,临摹古代法书经典是学书的唯一途径,也是为日后书法创作做准备的必备条件

然而问题是,什么样的临摹才算是真正的临摹呢?回答当然是合格的临摹。那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临摹呢?回答也很肯定,像古人。

怎样才算像古人呢?在这个问题上,南宋词人姜夔在《续书谱》中说的较为透彻、明了,其云:“摹书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亦可以嗤萧子云。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其次双钩蜡本,须经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90页)。

我甚至想,或许他的理论完全来自于他的实践吧?不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和体会的。如姜氏所说,我在学书的整个过程中恰恰有着近乎于此的感受,以致对如何在临帖中更像古人的问题敏感无比、思索良多,故才有了这临摹古代经典法帖如是说。

王澍临颜真卿《祭侄文稿》

那么,何谓临帖中的“二度创作”呢?我以为,当学书者对原帖进行若干时间和阶段的临摹且基本上掌握了原帖的用笔技法后,并对原帖内在的精神面貌参悟到有一定程度的时侯,就可以大胆尝试对原帖进行创作式临写,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临原帖(意临并非随意、盲目地瞎临),这个过程要至能基本背临原帖为止。

具体方法,可以任意选择段落和章节或者是倒着来书写等等。此时,书写者要尽量地放松心态,在不失原帖精神面貌和字势、结构(向背、开合、聚散等等)整体状态的前提下,捕捉古人的书写状态,还原古人书写中快慢节奏的运行,不拘泥于原帖的巨细(大小、粗细、浓淡等等)变化,把自己完全置于一种自由书写的状态之中,这就是所谓临帖中的“二度创作”过程,即古人亦临亦创、亦创亦临、临创化一的过程,或者说临、创转换的过程。

但是,要想对原帖进行二度创作,对一个书写者来说,其修为、感知和参悟程度将起主要作用,是占第一位的,也即是说,修为、感知和悟性达不到一定的程度,二度创作便无从可谈了。

 朱耷临王羲之《兰亭序》

与人交往,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读书多了,不用临摹古人法帖也照样写出古人之书卷气来”。面对这样的说法,我是不敢苟同的。当然,我不反对当代书家博览群书,只是希望做为当代书家应该读一些与书史和艺术相关的、实用的书,毕竟术业有专攻。正如,书法五体俱佳不可能臻至一样。况且一个人精力有限,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今书籍,且不可盲目而失偏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诚然,读书是明理识道、修身养性、锤炼思想、增长智慧的人生益事。如果可能的话,我想一口气把古今中外的经典都读完,只可惜我没那种能耐。

即使有人读尽天下所有的书,学贯古今、晓法明理,倘若不临习古人法帖,我相信还是写不出既饱含艺术语言兼具书卷气的书法来!倘若将读书与书法二者兼续并重,方可能修成正果吧。所以,只读书不临帖者,其书法恐难写出书卷气来,但是只临帖不读书者,其书法肯定写不出书卷气来

 董其昌临王羲之《初月帖》

书不入古,终坠恶道!故临帖中“二度创作”的字理和书理以及“凡书通即变”的意识、行为从古人那里就开始了,并且从未中断过。那么,当代书家在对书法的临帖、创作中岂可例外?

因此,临帖中的二度创作,是每一个学书者在进入自我创作过程中的必由之路,不通此路,己书难出。愿与同道共勉!

原题:《有关临帖中二度创作的思考》
作者:赵社英/二慎堂主(原载《中国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