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关临帖中二度创作的思考

 鸿墨轩3dec 2013-03-31

有关临帖中二度创作的思考

赵社英 

 

图片

观历代学书者,亦不外乎以前人之经典法帖为临摹对象,学而时习,亦临亦创,亦创亦临,临创化一,久而久之,己书遂出,则往往能得乎心而应乎手。但是,观当代书家之创作,则大多数情况下是令人尴尬的,甚至是经不起严格地推敲的,因为,时过境迁,没有了古人那种文化氛围,书写或创作之心态已经具有了某种负担。比如,书写者仅仅处于一种疲惫的集字状态下,必然会导致其胸中无数、笔下迟疑、字态无神等等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一是临帖浅肤不到位,二是没有真正掌握原帖的用笔技法,三是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原帖的精神面貌。然而,除上述三者外,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临帖中没有经过对原帖进行“二度创作”这个关键的过程,从而导致上述尴尬现象的出现。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试做简要分析,权作砖引。

毫无疑问,学书临摹是为创作做准备的临摹是最基本的要求,问题是,什么样的临摹才算是为创作做好准备了呢?回答当然是合格的临摹。那么,怎样才算是合格的临摹呢?回答也很肯定,像古人。怎样才算像古人呢?这个问题上,南宋词人姜夔在其《续书谱》中回答得很到位。姜氏说:“摹书最易,唐太宗云:'卧王濛于纸中,坐徐偃于笔下’,亦可以嗤萧子云。唯初学者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之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之理,然后可以摹临。其次双钩蜡本,须经意摹拓,乃不失位置之美耳。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经意与不经意也……”(《历代书法论文选》第390页)。姜氏对怎样临摹古人法帖已经讲得很透彻了!我甚至想,他的理论完全来自于他的实践吧?不然,不会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和体会的。如了姜氏所说,我在学书的整个过程中恰恰有着近乎相同的感受,以致敏感无比。

那么,何谓临帖中的“二度创作”呢?我以为,当学书者对原帖进行若干时间和阶段的实际临摹后(笔法训练为上),在基本上掌握了原帖的用笔技法,并对原帖内在的精神面貌参悟到有一定程度的时侯,就可以大胆尝试对原帖进行面对面的创作式临写,这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临原帖(须知,意临不是随意、盲目地瞎临),这个过程要完成至能基本背临原帖为止。具体方法,可以是选择段落或章节,还可以倒着来书写等等,此时,书者可以尽量地放松心情,在不失原帖精神面貌和字势、结构总状态的前提下,捕捉古人的书写心态,不必拘泥于原帖的巨细(如:大小、粗细、浓淡等等)变化,把自己完全置于一种自然书写的状态中,这就是所谓临帖中的“二度创作”过程,即古人亦临亦创、亦创亦临、临创化一的过程,或者说临、创转换的过程。但是,在对原帖进行二度创作时,对一个书写者来说,其悟性和感知是起主要作用的,是占第一位的,也即是说,悟性和感知不到位的话,则为空谈二度创作。

与人交往,时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说读书多了,不用临摹古人法帖也照样写出古人之书卷气来。面对这个问题,我是持否定态度的。当然,我不会反对读书,何况读书是明理识道、增长智慧的人生益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甚至,我想一口气把古今中外的好书都读完,只可惜我没那种能耐。就算是我有本事读完天下所有的书,可我相信,如果不临古人法帖,我还是写不出书卷气的书法来,必定“术业有专攻”,但如果能将读书与书法二者兼续并重,或可成正果吧。所以,对于这一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读书不临帖,是写不出书卷气来的,但是,只临帖不读书,肯定是写不出书卷气来。

中国自有文字始,书法就走上了漫长的岁月征程和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古文字系统”到“今文字系统”两大系统的演变过程,经历了从临摹到创变的传承、转化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奠定了中国书法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和根基,成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文化特征,成为人类历史之不朽文化和宝贵财富。纵观中国书法史的发展脉络,历朝历代,无有不研习和继承前人法书经典而成正果者。因而,临池长修,机抒自出,先有古人而后有我焉。我中有古,古中有我,这就是传承,这就是中国书法乃至中国文化得以长久发展而不衰的根源,书不入古,终坠恶道。故临帖中“二度创作”的行为从古人那里就开始了,并且从未中断过,那么,当代人在对书法的临帖、创作中岂可例外?因此,临帖中的二度创作,是每一个学书者在进入自我创作过程中的必由之路,愿与同道共勉!

    (本文内容略有添加和更改)作者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