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才和尚——说说我的《兰亭集序》

 旧时斜阳 2020-11-17

辩才和尚——说说我的《兰亭集序》

大唐贞观二十年,深秋的一个黄昏。

落日地余晖将永兴寺映得金光闪闪。

这样的景象,禅院里的小沙弥每天都能看上一遍,早习以为常,反而觉得今日的余晖比往日多了几分寂寥的味道,配上满院的落叶,说不出的寂静。

忽然,一声凄厉的呼喊打破了寺庙几十年来维持的宁静。

所有人都惊慌地向声音发出的地方张望:“发生了什么事?”

尚未有人回答,就见一位僧人一脸悔恨地冲着天空大喊:“不见了,不见了,兰亭集序不见了!”

僧人尚未把一句完整的话说完,就一口鲜血喷了出来。

跟着一个跟斗栽倒在地。

有人眼尖,一眼就看出了老僧的身份——辩才。

“师傅,您,您怎么了?”一个小和尚立即冲了上去扶起了辩才。

“《兰亭集序》不见了,《兰亭集序》不见了!”辩才早已泪流满面。

“怎么会不见了,这么多年都有您保管,您老看得比宝贝还要宝贝,怎么说不见了就不见了,您前两天还拿出来给那个姓萧的看呢?”小和尚喋喋不休的数落师傅,全然不顾师傅悲痛欲绝的面容。

“是他,一定是他,一定是他盗取了我的《兰亭集序》!”面如死灰的辩才听了弟子的絮叨,忽然扬起了脸来,那张枯黄的脸因突如其来的愤怒,变得狰狞可怕。

小和尚还是头一次看到师傅这等模样,吓了一个哆嗦,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师傅既然知道是什么人偷走了您的国宝,那找回来就是了!”小和尚看着师傅的面容说。

辩才和尚眼前忽的一亮,跟着又黯了下去。

许久,他轻叹了声,喃喃道:“怕是要不回来了!”

下面的叙述,来自辩才的回忆。

他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入寺庙的,也不知做了多少年的和尚,更加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入了师傅先师智永和尚的双眼。

总之一句话。

这位平日里看起来极为严厉的师傅,在临终时将自己喊到了身旁,然后用微弱的声音告诉了他一个秘密。

他日日临摹的《兰亭集序》是真本。

这套真本就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最想得到的书法极品。

如今,他要死了,这书法他必须找个人传下去。

这个人就是眼前的辩才。

师傅对他说,这宝物是自己师傅留下来的,师傅又是师傅的师傅留下来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你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哪怕皇帝老子来,你也不能交给他。

辩才知道,为了这件宝物,李世民恨不得把大唐都翻了个遍,始终没找到。

曾经的曾经,他以为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兰亭集序》,就算有也早毁于战火。

如今看来,他错了。

这世间真的宝贝还是有的,只是他没碰到了而已。

望着眼前虚弱的师傅,他从师傅手里接过宝物,并当着师傅的面许下诺言:“人在,宝在!”

他的话一说完,师傅就圆寂了。

此后,他人生只有一件事——藏宝。

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难题。

对钱没什么概念的他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一卷28行、324字的书法极品值多少钱,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这28行、324字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点画犹如舞蹈,有如神人相助而成,和世间所有的宝贝一样,可遇不可求。

碰到了是运气。

既然命运让他落在了自己的手里,那就该完成自己当初在佛前说过的誓言。

经过无数个夜晚的思索,他得出了藏宝第一要诀——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

所以,他没有刻意去藏。

该放哪儿还是放哪儿。

这个几乎不成定理的秘诀竟出奇的好用。

五十年,没有任何的风吹草动。

偌大的大唐几乎没有人知道,“中国行书第一帖"会在他的手里。

有时候就连他自己也不相信。

欺骗的最高境界不是骗别人,而是骗自己。

若自己都相信了,这世间就没有人会怀疑。

他相信,如果日子一直就这样,他会一直欺骗下去,直到自己死的那一天。

但历史却给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风声不知从那里传了出去——《兰亭集序》就在他的手里。

起先只是偶尔在绍兴的新闻说说,他也没当真。

这么多年了,这样的风声一直有,也没见有谁来问。

但他还是小看了舆论的散播程度,消息竟在一夜之间上了长安日报,成了大唐第一的消息。

这样的消息与他而言是一种灾难。

往日平静的日子迅速被打破,每日借着求神拜佛来串门,来套话的读书人多得都数不过来。

他所在寺庙几百年来都没这么热闹过。

光是香火钱一年就赚了上百万。

差一点让他的永兴寺一跃成为绍兴最火爆的寺庙之一。

与这些他自然不放在心上。

他更关心的是这些的人目的。

在这不长的日子里,他都记不清楚自己接待了多少人,每天重复说了多少同样的话。

以至于,他在无形之中练就了一项特殊的技能——来者不善,还是善者不来,他只用一眼就能分辨得出来。

与普通人而言,国宝不过是一时好奇而已,并非真的想占为己有,所以,他只需拿出一般的演技就能糊弄过去。

久而久之,民间总有一个声音在说——也许这个和尚说得对,世间根本就没有什么《兰亭集序》。

这样的消息自然不会让另外一个大人物满意。

自从《兰亭集序》的消息传扬了出去后,李世民就开始派人来请。

这个聪明睿智的皇帝并不好骗,甚至不能骗。

所以他不得不早些做准备。

这天,他记得很清楚,皇帝来了。

和自己想的一样,那是一个儒雅而充满气度的男人。

面对这样的人,任何的眼神、言辞都不能有一丝一豪的变化,否则就会露出破绽。

那天他做到了。

他既没有慌,也没有怕,一切的一切如水一般。

上善若水任方圆。

你是皇帝也罢,百姓也好,我的答案只有一个——谣言。

皇上,你是当代明君,怎么好听信谣言呢?

什么《兰亭集序》,根本就没这档子事。

这玩意吃不得,玩不得,我要是有,早就放在拍卖行拍卖了。

我都七十好几了,没儿子没女儿,留着一张破纸,我傻呀!

一番神演技把李世民弄得一愣一愣的,这位皇帝最终放了他。

至此,人生最大的磨难就此过去了。

他天真的以为,国宝安全了。

自己安全了。

从后来的结果看,自己还是太天真的。

一山还有一山高。

这座高山就叫——萧翼。

一天早上,正是庙里做早课的时间,一个穷酸书生带着棋盘到寺里求宿。

他素来爱好围棋,得知院里来了一个围棋高手,立马就来了兴致,顾不得做完早课就迫不及待的让人邀请书上来房里下棋切磋切磋。

两个人棋逢对手杀的难解难分,第一天就此分开。

第二天,局面同样如此。

他有些余兴未尽,他个性孤僻,平日很少与人说话,一身的才华更是得不到人欣赏。

眼前的这个下棋的人却不一样,他懂得欣赏自己,与自己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他们在一起下棋、弹琴、谈诗论文,还喝了酒。

对方甚至还给自己写了首诗。

答辨才探得招字

邂逅款良宵,殷勤荷胜招。

弥天俄若旧,初地岂成遥。

酒蚁倾还泛,心猿躁似调。

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

这诗,并不见得有多好,但末尾的两句“谁怜失群雁,长苦业风飘。”给了他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是一种从未有的感觉,于是那天,他做出了让自己终生后悔的举动——你再这里多住几天吧?

书生想都没想一口答应了。

接下来两人喝茶、对诗、比试书法,还谈到了王羲之的真迹。

按照他的人生经历,本该看出书生此番来的目的。

可他太渴望一个懂自己,欣赏自己的朋友。

半年时间里,他竟不知不觉将书生当做了人生最好的知己,悄悄地卸下了防备。

那天,书生当着他的面拿出几幅王羲之的真迹炫耀时,他才会毫无防备地说:“你的这些虽然是真迹,但不算好东西,真正的好东西在我这儿?”

只是至今,他清楚地记得书生听了这话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随后对他说:“世上除了《兰亭集序》,再没有比我这个更好的东西了!”

他笑着说:“我有!”

“你有?”

接下来的画面,他实在不想多说,因为每多说一句,就等同于用刀扎他的心脏。

“疼!”

被他藏在禅房房顶上的真迹《兰亭集序》,被他亲自拿到了书生的面前。

如今他想来,那天,书上见到《兰亭序》时,面上的神情如放电影一样,起先,他以为是对方没见过世面,初见国宝,太过震撼。如今想来,是自己太不懂人心了,那分明是盗宝成功地兴奋。

第二天一早,被他藏了整整五十年的 《兰亭集序》不翼而飞。

后来,他才知道,这个书生叫萧翼,是李世民专门派来盗《兰亭集序》的。

再后来……

没有后来了。

因为他永远地失去了《兰亭集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