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站桩体认:所谓开肩、开胯容易引起的弊端

 tjboyue 2020-11-21

人们比较喜欢看拳论,用前人拳论指导自己练功,这也没错,但忽略了经验,练功者亲身经历的经验。

拳论通常是一种结论,不是指导练功的过程。

人的肌肉、筋腱又不是皮筋,任你拉拽。

肌肉、筋腱是有回缩抗力的,强行开肩、开胯,必会造成相关肌肉、筋腱紧张回拉。

为什么要用意不用力,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单次站桩时间总是十来分钟、半个小时,再用意不用力也没用。

站桩需要疲劳,桩架还不能散,还得收着劲含蓄,含蓄离不开放松(不能单纯放松),蓄着劲去找两肩、两胯的分争,争中有合。

人有两次疲劳期,每个人体质不同,不好说站桩第一次疲劳期产生在什么时间,但这是假疲劳,再接着站下去,第二次疲劳就不要练了。

练站桩,还有一个心理烦躁期,一般出现在半小时、四十分钟左右,多数人败倒在这个烦躁期上了。

心烦的时候,不能找劲儿,不能体会什么开肩、开胯,容易僵,就那么松着、待着,等不烦了再练。

开始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的时候也不能练,因为身体别的肌肉、筋腱容易参与进来。

只有第一个疲劳期之后练最好,等身体再次疲劳时结束。

这时人的内在收缩抗力很低,练习开肩、开胯不容易僵。

我们不能把双肩、双跨的分争理解成用力,它是一种含蓄的开拉,永不丢失前撞回挂、上抬下砸之意力。

这是一种站桩左右松着拉开的一种状态,为的是求取肩、胯在拳技动作中的活动量,叫活动空间也行。

站桩练到一定深度,肩胯的分争,涉及到身体左右两半部分的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摆好桩架后臂、腿分之不开、合之不动,同时又含蓄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脚下一蹬,背部的力量很容易向手臂、拳掌传导,手臂的左右定力不够、老晃,背部的力就出不来。

这样说,倒不是把发力拳架练死了,它是特定的一种状态,各种发力状态之一。

判断开肩、开胯练的对不对,有一种简单方法,就是感觉自己两肩、两胯之间有没有肌肉紧张,如果有发硬、隆起之处,说明开肩、开胯的劲儿练过了,有点大,需要松,多用意念之力,少在形上找东西。

站桩里的好多东西都是时间耗出来的,着急硬拽、硬拉不是好办法。

从九分意、一分力,渐次过渡到九分力、一分意,最后意力不分,站桩的开肩、开胯似乎应该是这样练。

这个需要长期的时间,准备好十年树木的心态,一朝功成,终生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