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喝的那瓶酱酒,确定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真相是……

 山荣说酒 2020-12-04

这是周山荣公众号的第685篇原创文章

看标题,就有点诛心!为啥呢?
因为酱酒行业广泛流传的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是以茅台酒为标准的。
茅台酒生产工序流程,包括制曲、制酒、贮存、勾兑、包装5大流程,从制曲到包装,历经高温制曲、制酒,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长期贮存,精心勾兑、包装,共计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
那么问题来了,某家酱酒企业,真是这么操作的吗?你喝的那瓶酱酒,真的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了吗?
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诛心?别急!看完再下结论也不晚嘛!
1.传说中的『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都有些啥?
制曲工段共8道工序,包括:小麦磨碎、拌曲配料、踩制成型、入仓堆积、仓内发酵、拆曲、贮存、磨曲。
合计35个工艺操作环节。
究竟都有哪些工艺操作环节呢?举个例子,『入仓堆积』工序包括:清(熏)仓、装车转运、感观检测辅料质量、铺底草、装曲、盖草、洒量水、保温发酵8个工艺操作环节。
『拆曲』工序包括:核实仓内发酵期、拆曲、检测曲质、回收碎曲4个工艺操作环节。
制酒工段共8道工序,包括:高粱破碎、润粮、蒸粮、摊晾拌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开窖取醅、蒸馏取酒、摊晾拌曲。
合计59个工艺操作环节。
比如,『入窖发酵』工序包括:清理窖池、检查窖底沟井、制翻查窖底泥、制翻查窖底醅、制作封窖泥、检测酒醅、入窖、回酒发酵、顶部醅成型、制作窖面、封窖、管窖。
『堆积发酵』是酱酒非常重要的一道工序。所谓『浓香靠窖泥,酱香靠堆积!』其实这道工序只有三个工艺操作:堆积发酵管理、检测堆积质量、整理堆子。
贮存工段共5道工序,包括:新坛入库、收酒、分型定质、贮存、盘勾。
合计23个工艺操作环节。
比如,世人熟知的『盘勾』工序,包括:核实信息、分类合并、搅拌、测量酒度、放酒回库、封扎坛、信息登录等5个工艺操作环节。
勾兑工段共5道工序,包括:盘勾酒评审、小型勾兑、大型勾兑、微调(贮存)、检验出库。
合计17道工艺操作环节。
比如,『小型勾兑』工序包括:核实基酒资源、基酒资源配置、采样、小样勾兑方案设计、评审、勾兑、评审、信息登录,共7道工艺操作环节。
包装工段共4道工序,包括:洗瓶、灌装、瓶身外包装、装箱。
合计31个工艺操作环节。
比如,『瓶身外包装』工序都有些啥操作呢?理盖、压盖、烘干(瓶身)、上标、贴标、拴丝带、点胶、戴胶帽、烘干(收缩胶帽)、信息录入(RFID单瓶原始数据)、设备调试(核对喷码信息)、喷码(生产日期、批次、流水号)。
2.那瓶酱酒,为什么没有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
先从简单的说起。
一瓶酱酒的5大流程,有哪一道流程是可以忽略、省略的呢?
贮存?对。
贮存的目的是老熟。而有一些所谓的酱酒,是不需要、不能够『老熟』的。
不必说『生勾』酒了,也不必说以食用酒精串蒸酱酒丢弃糟醅、带点酱香味的『窜酒』,就是某些碎沙、翻沙工艺的酱酒,其实也没有真正地贮存……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酱酒活生生减少了1大流程、5道工序、23个工艺操作环节。
究竟哪种酒是这样的酒呢?我也不知道。
但你去*多多、或者深夜时分打开电视看电视购物频道,那些所谓的酱酒,十之八九就是这种酒。
再说『晋阶版』。一瓶酱酒的30道工序,有哪一些工序是可能被隐藏、被选择性遗忘的呢?
制曲工段共8道工序,但有的酱酒,其实根本就不使用这样的大曲。
比如酒友们耳熟能详的碎沙酒。
也有人说,他就用大曲酿碎沙酒。确实也有人这么干!这一点可以肯定。否则,我就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了。
前几天,有酒友在后台留言问我:『你确定仁怀的农户,高粱都没有用塑料口袋盛装吗?』我只好回答他,『你确定世上没有鬼?』
碎沙酒用大曲的机率,和你白天遇到鬼的机率,大概可能差不多。为什么呢?
理论上讲,5斤粮食1斤酒,大曲两斤半左右。你确定酒老板算不过账来?
这就意味着,这样的酱酒活生生减少了8道工序、35个工艺操作环节。
然后呢?然后的问题,通常都比较复杂。你需要对酱酒工艺有一定认知,才能耐着性子读完后面的内容。
茅台之外的酱酒企业,产量、产能、技术等千差万别,在实际操作中,对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的把握,也是迥然相异!
众所周知,酱酒酿造工艺以复杂著称。正是这些工艺操作环节的毫厘之差,导致了酒的产质量千差万别。
同样酿大曲酱香酒,有的自制大曲,有的外购大曲。自制、外购大曲,都是采用同样工艺生产的吗?不一定!
不能再细说了。再细说,明天我在仁怀大街上出现,得考虑安全问题了。
3.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就一定是好酱酒吗?
我自命中国酱酒的愚公。告诉你酱酒真相,是我的责任。
告诉你以下这些细节,不说冒着生命危险,至少也是真心诚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95%以上的人到酒厂参观,都只看制酒车间。知道为什么吗?
酒老板可能告诉你,制曲车间为保持良好的微生物环境,有些脏乱,所以谢绝参观。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同样是自制大曲,对工序、工艺操作的把控,不同酒厂、不同师傅天差地别。
比如,同样是『入仓堆积』,清(熏)仓是怎么做的?真的有感官检测辅料质量吗?同样是『拆曲』,检测曲质又是啥方法呢?
『曲为酒之骨!』大曲质量的优劣,决定了一瓶酱酒的好坏。制曲流程中的8道工序、35个工艺操作环节,就是质量控制点。
制酒工段8道工序、59个工艺操作环节,真的就和茅台酒『一样』吗?未必!
11月10日至13日,仁怀市酒业协会组织专家组成员陈孟强、曹大明、陈兴希、曾佐益、冯小宁、付宇豪、任义平、陈佐林、蔡天虹、苏光辉等知名专家,组成督导组分成四个小组对市内正在进行下耖沙工作的23家生产企业开展了首批督查指导工作。
在有的企业,专家们直接『无话可说』。是做得像茅台那样好,挑不出毛病来吗?
不是,是工艺要求、生产管理上毫无章法,已经到了不知从何说起的地步。
仁怀市酒业协会为此约谈了某资本投资企业的负责人。
究竟怎样一个『毫无章法』呢?比如生产环境方面,『个别企业现场卫生管理不到位,生产物资堆放零乱、无序,脏乱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比如生产工艺方面,『润粮过程中有跑水现象,且未及时处理,渗入到要上甑的粮醅中,造成杂菌污染,影响基酒的质量。』
『个别企业母糟管理不当,个别母糟有霉味,用量比例偏大,导致酒醅产生糟味及糊味。』
有兴趣的朋友,出门左拐《君丰、鹏彦、文中、神宇、贵和这些酒厂受到表扬!重阳下沙专家指导情况通报
毛主席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经过『30道工序、165个工艺操作环节』,照样不一定就是好酱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