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钝之:汉隶的中宫与秩序及章法特征

 蜗牛角上的王国 2020-12-02

中宫与秩序

汉隶的横势,必然导致横笔趋向左右的势,因此,横笔的排列具有很强的秩序感,其空间的布白基本一致,但并不是每个横笔都是水平线,因用笔和风格不同,其点画也会发生俯、平、仰的变化。竖笔也会有向背关系,如“书”字下面的“曰”。

陈钝之:汉隶的中宫与秩序及章法特征

【东汉】张迁碑(局部)

陈钝之:汉隶的中宫与秩序及章法特征

【东汉】乙瑛碑(局部)

隶书的空间布白非常整齐,基本是以整饬的空间呈现,外部的整齐和内部的整齐互为关系,形成一种博大的张力,呈现出汉碑的庙堂之气。秦代篆书讲究对称,楷书讲究参差,而隶书则介乎其间。如《鲜于璜碑》中“业”字的四横,呈现由短到长的递增;《石门颂》中“注”字的四横也是由短到长的递增;《曹全碑》中的“亲”字左侧四横呈现梯形状;《衡方碑》中的“闇”字内部“音”有空间的秩序感,两边的留白非常齐整。

陈钝之:汉隶的中宫与秩序及章法特征

【东汉】鲜于璜碑(局部)

陈钝之:汉隶的中宫与秩序及章法特征

【东汉】衡方碑(局部)

汉隶的中宫根据字形的结构,会有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说,为了使得字的外空间更加开张,往往采取虚空中宫的方法。如《张迁碑》的“讳”字和《鲜于璜碑》的“铭”字,左右之间留有空白;而《衡方碑》的“来”和《石门颂》的“平”字,点画向外撑出,中宫留出空白,使得字的外围更为整饬。

章法

章法,即整体空间的布局方法,大到整体的空间布白,小到一个字的点画安排,都可以看做章法。不同的笔法和结字方法,对应不同的章法布局,以使得整体的协调统一。在汉代,简牍由于狭小,尤其是竹木简,一般只写一行或两行,编次成篇,故无章法可言,而碑刻篇幅大、行字多,故排列方式有所讲究,大致有三种形式。

1.行列整齐:

这类在汉碑中比较多,如庙堂类的《乙瑛》《史晨》《曹全》诸碑,还有摩崖类的《西狭颂》等,有的还画有浅浅的格子,如《鲜于璜碑》等。由于隶书大多为扁方形,所以就自然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的特有章法。

2.有行无列:

这类形式多见于墓记、画像石题记,如《三老讳字忌》《莱子侯刻石》等。所书刻的字长扁不一、意态丰富,结字较有趣味。字距近,行距稍宽,由于有行线,使得行气比较贯通。

3.无行无列与章法融合:

这类多是摩崖石刻,因石质时有石筋、裂纹等,字需要让开其痕,所以不能成列,如《杨淮表纪》;另外,还有章法与文字融为一体的,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如《大开通褒斜道刻石》,无行无列,左右相互参差错落,非常具有现代感,由此可见汉人对章法意识的自觉。■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