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说『不上头』,酱香酒是老白干的祖宗!来看牛恩坤们到底错在哪儿

 山荣说酒 2020-12-04

乡间老人说,“抬头看路,埋头干活。”

茅台镇酱香酒埋头干活,这段时间,都忙着租窖池,酿酒。

衡水老白干抬头看路,这段时间,打出“喝老白干,不上头”的广告,引起了行业高度关注。

干活的事,不关我事。吹酒牛皮,是我专长。

近日,山荣路过保定府。猛回头,高速路旁,赫然就是“喝老白干,不上头!”大幅标语。我以接客户电话的速度,掏出手机,赶紧拍了下来。

“喝老白干,不上头!”营销界对这话好像有仇似的,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声音。

难道像那些大佬们说的那样,“喝老白干,不上头!”真的一无是处?难道因为这个“定位”,真的会把衡水老白干带到坑里去?

那些大佬们,可能都错了!

过于“务实”的品牌诉求,难以匹配的真实消费体验,极易让消费者产生失信感,值得商榷。这是蔡学飞不看好“喝老白干,不上头!”的主要理由。

从老白干的“男人味”到“不上头”,不仅不能帮助老白干品牌升级,还会拉低老白干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这是牛恩坤不看好“喝老白干,不上头!”的主要理由。

问题是,老白干的消费者究竟是谁?

有人把这个“谁”,分为三种。一种叫随意型用户,也叫新手用户,大约占20%。他们就是随便喝,不分酒种,不分档次,更不分香型,门槛足够低,就试试。

一种叫主流用户,也叫中间用户,大约占70%。他们为完成某个任务、在某种场景下喝你的酒,你满足了我,你“服侍”好了我,咱就掏钱。对你那些花里胡哨的说法,其实不关心、不感冒,无感觉、无所谓。

第三种,叫专家用户,大约占10%。他们喜欢深入研究你的酒,不仅喝,还能说出个123来。

可以肯定的说,我、蔡学飞、牛恩坤等等,属于第三种用户。

像我们这样的人,不是用嘴喝酒,而是用大脑喝酒。这样的人,不要说老白干,就是茅台酒,很多时候也很难让我们痛,让我们爽!比如,要说“不上头”这个消费认知,酱香酒可能是老白干的“祖宗”!

那老白干的“主流用户”是谁呢?衡水老白干的利润产品(我说的不是十八酒坊)、老白干这种酒的消费认知,决定了它讲不了“品位”,只能“讲究”。我没有轻视老白干的意思,相反,是从行业格局来看老白干的江湖地位!

啥叫“讲究”呢?就是你喝2000块的茅台,叫“品位”;我喝20块的江小白,叫“讲究”。为毛讲究呢?因为大排档的柜台上,老板娘同时有5款以上的“类江小白”供我选择。这一分钟,花20块,我就是皇上!

明白了吗?谁喝“十八酒坊”,我不知道。谁喝“衡水老白干”,我知道!因为我在衡水、在石家庄、在保定的大街小巷,转了一圈。村头的老张,只在乎这酒够不够“受吞”;大排档里的小李,只在乎这酒“好不好喝”(潜台词是“买不买得起!”)

对他们而言,他们不会拿“不上头”的茅台、五粮液作对比。因为喝惯了低价酒,“不上头”就是认知痛点!喝了“不上头”,就是体验爽点!价格还合适,而且“不上头”,就是咱的痒点!

别跟我扯那些没用的玩意!

那么,衡水老白干这广告,究竟是面向随意型消费者,还是主流消费者的呢?

表面上看,“喝老白干,不上头”是十八酒坊的诉求。但是,你难道就没发现,人家可能拿十八酒坊作垫背,落脚点却是“老白干”这种酒,以及这种酒的代表衡水老白干上头的吗?

牺牲十八酒坊,如果能够为衡水老白干找到一条绝处逢生的出路,有何不可?以此为战略机遇,对老白干进行迭代升级,更是上策。

所以,你想多了,对衡水老白干来说,服务好主流消费者就够了!

至于随意型消费者,衡水老白干是没有那个功夫、那个地位、那个实力去争取的。而专家消费者,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最后,山荣用三句话来小结,立此存照,并和那些大佬、以及中了大佬毒的吃瓜群众们共勉:

要服务好中间消费者,防范好专家消费者,利用好随意消费者。

敬爱的周总理谆谆告诫我们:人民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不看广告,看疗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