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张仲景到李东垣——解构升阳益胃汤(二)

 行唐中医李宏奇 2020-12-16

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是治疗秋燥令行初期脾虚气陷,胃失降纳,风寒困表为主证的方剂,到了秋天,自然界一派肃杀之气,人体经过一个长夏的暑湿之后,外界环境突然一转凉,湿热滞留中焦,人体就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等诸多症状,而我们现在春天却常常用到,这也是与我们现在实际的天气状况和人所处的实际环境相符合的。

现在人们人为营造的小环境,在严寒的冬天,室内温度很高,人在温暖的室内,穿的单薄,汗毛孔张开,泄露身体的精气,冬行夏令,人体阳气也早早的开始萌动,但因为在冬季人体该收藏的精气没有收藏,储存不足,到了春天,外界环境一时还没有温暖起来,有时还会有倒春寒,尤其是我们北方的春天,气温好像过山车一样,经历一个春天好像经过了整个四季,一会冷一会热,气温波动很大,头天还穿短裤背心,隔天穿着羽绒服也觉得很冷,这时人体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因为人体收藏的精气不足,该升的不升,该降的不降,人整个身体的升降出入出现问题,所以,春天的时候,太阴体质,脾虚湿盛的体质,就容易出现气机的升降失调的问题,脾虚气陷,胃失降纳,风寒困表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常用到的就是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是由三组药物组成,首先补中益气、健脾升阳的药物,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升麻,作用就是欲升先补,调整脾胃,生发阳气,第二组药物由解表的风药组成,羌活、独活、防风、柴胡,具有解表疏风散热的功效,而且风药性速,能够引药达病所,升提阳气,第三组药物黄连、半夏、茯苓、泽泻、陈皮,黄连降火,半夏降逆止呕,泽泻清降浊阴,茯苓淡渗利湿而健脾,陈皮理气,这组药物使身体浊阴降而清阳自升,该降的降下去,同时用白芍酸收敛阴,该收的收住了,另外柴胡、陈皮疏肝理气解郁,这几组药物配合使身体的阳气该升的升上去,浊阴该降的降下去,郁闭的风寒邪热该发散的发散出去,该收的收住,使身体整个升降出入浮沉的复杂局面恢复正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