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学习缺乏主动性,应该怎么做?

 Chgg008 2020-12-20

为什么孩子缺乏学习主动性?

孩子在学习上懒惰,不愿意用功,不自律的主要原因是:成就动机不足。而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认知不足。

如果能把根本问题解决,不仅能够解决现阶段的成绩问题,还能解决未来在工作中的动力不足问题。

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研究基地,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在一群孩子面前的桌上放上糖果,告诉孩子们如果能够等到15分钟之后再吃,可以多获得一块糖果,如果15分钟之前吃掉,就只有面前桌上的一块。结果,只有部分孩子能够等到15分钟之后,经过试验团队追踪,那些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都能在生活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而非简单的因果关系。一个行为引发一个结果的过程,可能并不像我们倒一杯水在纸上,纸立马湿了那么迅速,而是经过一个复杂反应的过程,才能得到某种结果,我们称之为“时滞”。相对于漫长的等待,人们更喜欢即时反馈的结果。

如果告诉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告诉他,如果这次考试能够考90分,就会给他一张300万的支票,不够约束随便花。那么很可能,这个孩子会加班加点的努力学习。然而,如果这300万的支票其实就是他努力学习之后找到好工作的年薪,而时间却要推迟到7年考完大学之后。一旦加入时间,这300万支票的诱惑力就远远不及当下玩游戏,神游,或者睡觉看漫画了。

处在当下,有的人能够认知到此刻的行为带来的长远收益,而有的人不能。懒惰、放纵、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认知能力受限,看不到某事带来的巨大收益,因此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动力。广义来说,认知也是一种智慧。

如何让孩子主动学习?

1.让孩子心中有大海

有这样一个故事:1801年,有一艘从美国前往荷兰的商船在暴风雨因与小岛相撞而沉没。所幸船员们都活了下来,并漂流到一个岛上,他们想让岛上的人帮忙造船,可是不论用什么方法都无法让岛民们心甘情愿的干活。最后一个叫普林顿的美国人站出来了,和岛民们说了几句话,就成功的让岛民们去造船了。人们不解,问他说了什么?普林顿说:“我只不过是跟他们描述了大海的魅力。我说大海里有鱼、有虾,还有很多其他能吃的美味。他们问我怎样才能得到这些东西,我告诉他们,首先得有一艘船!”

这个家长监督孩子学习是一个道理,如果家长不断在旁边敲打监督,孩子只能是为了家长而学习,就算完成了任务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一旦家长某天有事情,无法监督,孩子会松懈的更厉害。因为孩子的内在渴望没有被激发,只是迫于家长的外在压力而妥协。那么如何让孩子主动“造一艘船呢?”家长首先得向孩子描述如大海一般美好的前景。

朗达·拜恩有一本书叫《秘密》,通本书只解释了一个道理:为自己描述美好前景,打动自己,让自己深刻的相信。家长发现生活中的契机,将未来的画面深深引入孩子的脑中,近一点的,向孩子描述某次小考后,成绩很好全家一起游玩迪士尼的场景(当然,家长要兑现承诺),远一点的,向孩子描述,高考考上很好的大学,在大学里漫步和做研究的场景,更远一点的,引导孩子想象,自己成为了警察或者科学家(孩子的理想职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满足感。当然,描述的方式最好是家长引导之后,孩子自己想象,自己描述,就算不说出来也没关系,一旦孩子心中“有了大海”,从孩子的眼神中也可以看到坚定和亮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最终没有达成自己的想象画面也没有关系,因为结果一定不会差。孔子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2.引导孩子正确归纳成就动机和成就归因

哪些因素会影响成就动机呢?心理学家通过研究,认为儿童的依恋质量,家庭环境特征,父母的育儿方式这三个因素影响力最大。

儿童的依恋质量主要可以分为这三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回避型依恋,不安全—矛盾型依恋。举个例子,当一个儿童感到有点害怕,四处寻找父母,看到父母露出幸福而愉悦的笑容,这就是安全型依恋;如果回避和父母重聚,这就是回避型依恋;如果一方面为重聚感到高兴,一方面又因为父母不在生气而拒绝相聚,这就是矛盾型依恋。我们说,在婴儿时期,为孩子创造稳定而安全的环境,让婴儿形成安全型依恋,有助于婴儿积极探索这个世界,养成高成就动机。

而家庭环境特征影响也很大,在婴儿时期,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比匮乏的刺激,更能够引起孩子的寻求和征服挑战的欲望,满足个人对能力和控制感的需求。

父母的育儿方式如果是强调独立的,并且为孩子设定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成就训练。并且在评价方式上,更加侧重于鼓励孩子的成功,而非侧重于批评孩子的失败。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高成就动机青少年的父母有三种品质:1.温情,接纳,即使表扬孩子的成绩。2.给儿童设定一定的标准并加以指导,确保完成。3.给儿童一定独立和自主空间,对于年长的孩子,给予发言权,让他们决定如何最好的战胜挑战达成目标。鲍姆林德将这种温情,坚定而又民主的抚养方式成为权威性抚养方式。

更重要的是成就归因

比成就动机更重要的一点,则是孩子的自我成就归因。简单来说,就是孩子认为自己成功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般来说,成功的因素有四个: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我们发现,从不同的角度,这四个因素可以归类不同,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的,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能力和努力是内在的,任务难度和运气是外在的。

不同的归因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这种稳定的因素,就不愿意迎接下一次挑战,如果孩子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为自己不够努力这种不稳定因素,那么只要改善这种因素,下一次挑战可能会成功。

由成就归因得到的启发就是,家长在进行指导和鼓励的过程中,表扬孩子的能力,肯定孩子的努力,有助于孩子更看重自己的成就,而将失败归因成努力不够,从而让孩子下一次更加努力。当然,这样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如果一个孩子不愿意尝试,对成功不抱希望,长此以往,会形成习得性无助。那么最好的改善方法就是,无论是表扬还是鼓励,针对过程,而非个人。利用成就归因训练,引导孩子正向归因,激发孩子的动力和潜力。

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