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课•思考‖《找圆心》课堂上的“小墨子们”

 丨农夫先生丨 2020-12-22

今天听了杭州市学军小学严欢明老师执教的《找圆心》一课,听后收获颇深,引发了我的一点思考:我们当前正在研究的前置作业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要如何设计前置作业?应将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分别设计成前置作业和课堂研究的内容?学生前置学习后的效果以何种形式反馈了解才能更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从今天的听课中让我受到了一点启发。

一、课前微课认识圆

《找圆心》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圆的认识》中的一个练习,而严老师能将这样一个练习内容设计在完整的一节课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相反是把我们要用一节课和学生学习的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等内容通过设计微课放到课前让学生来研究。这一正一反的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的效果是不同的。相比之下,同样40分钟的课堂,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的内容是没有挑战性的,甚至可能让学生觉得相对枯燥,而严老师做成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课前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不仅学生对看似枯燥的内容兴趣浓厚,而且所用时间要少于40分钟时间,相反把课堂40分钟的时间用以和学生研究《找圆心》这样极具挑战性的内容,重要的是学生在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找圆心活动的过程中,要和同伴经历诸多思维碰撞、语言交流、互相启发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会对课前微课认识圆的新认知不断修正、理解、内化,更好的解决关于找圆心的新问题。

课开始还有一个细节就是通过课件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等内容以填空的形式进行简短呈现,既是对学生微课学习情况的了解和巩固,又是对学生找圆心活动依据的知识支撑,一上课的扎实推进已经让我们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课上探究找圆心

教师引导学生在探究找圆心的活动中分别找圆形纸片、硬币、呼啦圈的圆心并量出它们的直径。圆心纸片可以根据课前微课所学对折找到圆心和直径,但硬币和呼啦圈的圆心和直径又怎么找?怎么量呢?这是这个环节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内容。

师:通过课前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 

师:今天学点什么?出示课题:《找圆心》。大家会找吗?要在哪些物品上找圆心?又会想出哪些好的方法?

(出示研究材料:圆形纸片、硬币、呼啦圈)

师:要找出它们的圆心,量出它们的直径,需要我给大家提供什么?

生:尺子、铅笔、三角板

师:有了这些工具,大家能想出哪些好的测量方法?如果实在想不出来,我还提供了4个小锦囊。

4人小组开始活动,活动大约进行了20分钟左右)

在此过程中,教师是在引导学生去做数学,循序渐进的师生交流中给学生渗透的是做数学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问题需要用什么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工具?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老师给学生提供了研究小锦囊)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严老师在用平板整理收集研究数据,但看到的是学生动手操作、测量记录的研究热情。而我们的课堂如果将圆的认识的内容作为课堂学习的主要内容,那课后找圆心的练习势必是教师讲解,最多是个别学生交流,其他学生中否听的明白还不好说,即使听明白了也只是听,毕竟听了会忘记,做了才会真正理解。

三、交流找圆心方法

交流找圆心方法的环节,我关注到了教师和学生互动中提出的问题,教师的问题设计是这样的:

师:大家都找到它们的圆心了吗?直径量好了吗?

(记录:圆纸片d=10厘米,硬币d2.5厘米,呼啦圈d52厘米)

师:有没有特别大的数据?

师:大家是用了什么又科学又数学的方法找到圆心的?找什么的圆心没有挑战?

师:为什么可以通过对折找到纸片的圆心和直径?

师:硬币和呼啦圈的圆心和直径是怎么找到的?这运用了圆的哪些知识?为什么这样一夹就能量出直径?

师:哪些方法较类似?

在严老师设计的这些问题中,首先汇报所量直径的数据后了解有没有特别大的数据,如果有可能将会引导学生分析测量的问题所在,同时也是为下节单元整体课堂教学中探秘圆周率做准备。在交流找圆心方法中,交流为什么可通过对折找到纸片的圆心和直径和为什么这样一夹就能量出直径都是在考察学生对圆的认识的理解和应用,考察学生对找圆心方法的梳理,随后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和命名(对折法、最长法、正方形法,直角法)中发现不同方法之间的彼此联系。

四、找圆心方法再应用

    随着学生对找圆心、量直径方法的逐渐清晰,教师将黑板上一个圆的圆心擦掉,让学生找找这个圆的圆心。这个练习显然不能再用对折的方法,学生想到了可以用最长法,在此方法的交流中学生还不断完善,提出了要固定圆上一点,然后量出圆上最长的一条线段即是直径。也有学生提到要用正方形法等。

随后在和学生的交流中,让学生思考大家现在能将所有圆心物体的圆心都找到吗?有没有特别难找的?

学生提出了一些特大的(射电望远镜)和特小的(头发)情况后,又提出了不同的方法,最后教师和学生交流:面对不同的研究材料,可能研究的方法会发生变化,所用的工具也将会有所变化。整节课上学生经历了思考、实践、体验、应用的学习研究过程。

纵观整节课,学生的数学研究承前启后,不以上课铃声为开始,课前已开始;不以下课铃声而结束,课后还将接着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