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析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谷山居士 2021-01-02

《素问·刺禁论》云:“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之为使......从之有福,逆之有咎。”但是随着中医解剖的发展,历代医家渐渐明白,肺居膈上,肝居膈下,肺在上而肝居右肺下。诚如《十四经发挥》云:“肝之为脏......其脏在右胁右肾之前,并贯脊之第九椎。”《医学入门》云:“肝著右胁下,胆附于肝。”因此后世医家曾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提出质疑,时至今日否定之声仍不绝于耳。笔者认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说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从解剖部位角度理解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左右”是上下的代名词。《经籍纂诂》云:“右,上也”,“右,尤高也”;“左,尤下也”,“左,物下物也”。据此“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可以理解为“肝生于膈下,肺藏于膈上”。因此可以看出,此解剖部位从上下而言,而非方位名词之“左右”而言,因此有“肝生于左,肺藏于右”之说。


从脏腑功能角度理解


肝的主要功能是主疏泄,调畅全身的气机,而气机的条达有赖于机体内环境的阴平阳秘。《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之气,无器不有”,“无不升降,无不出入。”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与肝肺脾胃关系密切。肺为相傅之官,居于上焦,主肃降;肝为将军之官,居于下焦,主升发;脾胃为仓禀之官,居于中焦,为升降之枢,全身气机在肝肺脾胃的共同作用下,升降相因,相反相成,以达到动态的平衡。

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太阳东升西落,人体气机亦有升降之通道,于是结合自然界的现象,取类比象。肝属木,性主升发、喜条达,位居东方,而古代地理上常以东为左,如《柳毅传》“疾逸道左”;《扬州慢》“淮左名都”;《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左天都”等,故肝居“左”;肺属金,具有肃杀、收敛之性,位居西方,故肺居“右”。故王冰《黄帝内经素问》说:“肝象木,主于春,春阳发生,故生于左也;肺象金,主于秋,秋阴收杀,故藏于右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