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豳风》如何讲述“东西差异” 韩亦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21-01-05

韩亦

.

《诗经》的十五国风中,所描写的社会文化各不相同。

《周南》《召南》比较接近大小雅,因为这是两位伟大的政治家周公、召公分头治理的地方,制度方面更为先进。

离周、召之地不远的是郑、魏等地,孔子曾说“郑声淫”。和《周南》《召南》相比,《郑风》明显自由奔放得多;《魏风》中更有好几篇以大胆讽刺为特色,如《葛屦》对贵族妇女、《伐檀》对贵族男子的讽刺以及《硕鼠》对君主贪婪、丑恶的讽刺。

这些诗歌反映了相关地域民众直言不讳的刚正性格,但周官采诗能基本照收,还能在宫廷都城演奏,足以说明周朝有善纳众言的雅量。

十五国风中比较独特的是《豳风》,共有七篇。豳地位于现在的陕西,离周朝政治中心不远,但《豳风》不限于地理,主要围绕周公其人的治理活动展开,创作时间多集中在周公执政和东征前后,即周朝初创时期。

《七月》是《豳风》的第一篇。这首诗从七月开始讲起,以月令为序,介绍了务农者工作、生活的主要内容。

有观点提出,这首诗更像是《雅》或者《颂》。特别是,最后一句“万寿无疆”的祝词,在《小雅·甫田》中也出现过。把《七月》放于《豳风》,可能是周朝乐官不想把它与颂扬周天子的诗歌放在一起吧。

《鸱鸮》当是周公执政初期的作品。当时,成王年幼,周公代为执政却遭政敌攻击,导致被民众所误解。此诗以小童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寓言故事方式,来表达面对危机时的痛楚以及不为痛楚和疲惫击倒、奋力保护家园的决心。

《东山》写周公东征的漫长过程。“《七月》,以劳农也。《东山》,以劳兵也。”《七月》《东山》两首可以说是写农兵大事最完备的诗歌。其中,“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在诗中反复出现,寓意慷慨和忧伤在征途中交替浮现。

《破斧》是周公东征胜利后的作品,描写战争的惨烈,就连刀斧都被砍坏了,幸存的士兵则得到休整和表彰。

《伐柯》是一首短诗,但后人对它的解读较为晦涩。通观十五国风,文化差异和发展不平衡早就存在,但当时是“西部发达、东部落后”。此诗应是周公东伐成功后,以西部先进礼乐文明对东人的简明规训:“娶妻如何?匪媒不得。”

有分析认为,《九罭》是东人的作品,“此东人欲留周公不得,心悲而作是诗以送之也”,表达了东人对周公的信服和依依不舍。

《狼跋》是《诗经》中最幽默的一首小诗。《毛诗序》说:“《狼跋》,美周公也。”如何美法?语焉不详。

《豳风》中的七首诗歌都与周公有关,可以大胆猜想:这首诗是士兵们活捉叛乱将领之后唱起的诙谐曲——老狼前行踩下巴,后退又踏它尾巴。这有点像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兴起的扬基小调,拿敌军开涮,其乐何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想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孕育无数思想家和诗人的周代,可以从《诗经》入手。尤其是分别研究十五国风中的诗歌,把它们进行“跨国”比较,甚至和其他民族的诗歌典籍进行印证,进而用以求同存异,乃知维新无止境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