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零壹贰012 2021-01-13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地处印欧、汉藏、阿尔泰三大语系交汇地,自古以来就有多个民族聚居于此。新疆汉语方言在“多民族语言共处、汉语多方言相间”的多元语言文化生态中,传承着汉语西北方言,也受到共同语的影响,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成分。

  汉语方言、普通话与民族语言和谐共生

  从方言归属来看,新疆方言分为兰银官话北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和新疆普通话三片(不包含兵团汉语方言)。地理分布上以天山为界,兰银官话北疆片主要分布于东疆哈密盆地和北疆天山北麓地区,东疆是河西走廊向西的延续;中原官话南疆片主要分布于南疆天山南麓地区、东疆吐鲁番地区和北疆伊犁地区;新疆普通话遍布天山南北,主要集中于新兴城市如克拉玛依、石河子,新中国成立后汉族迁入较多的泽普、策勒、阿合奇、托里、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等,兵团系统的五家渠、阿拉尔、图木舒克等市。新疆普通话的范围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如南疆片的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苏地区部分县目前大都说带有新疆特点或维吾尔语腔调的普通话。

  兰银官话北疆片、中原官话南疆片基本上都是3个单字调,但调类不同。北疆片为阴平、阳平上、去声,南疆片为平声、上声、去声;在连读变调中,有的北疆片方言区分阳平和上声,如巴里坤;有的南疆片方言区分阴平和阳平,如库尔勒、焉耆、和硕、和静等。新疆普通话的单字调为4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新疆方言在语音上有一些语言接触的痕迹。如北疆片塔城、裕民单字调不稳定,南疆片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口比例较高的泽普、英吉沙、于田、洛浦等县,汉语方言的维吾尔语腔略显突出。

  除了声调区分显著以外,南北两片方言在声韵母、词汇和语法方面具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古知二庄及章组止摄字与精组合流,读[ts、tsh、s]:支=资[ts]≠枝,馋=蚕

≠缠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生=僧[s]≠声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普通话的四对韵母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方言合并为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根=耕,音=英,村=葱,晕=拥,新疆普通话则是开口呼、齐齿呼不分,合口呼、撮口呼区分。“猪出姑哭”的声母唇齿摩擦强,构成双重阻碍,实际音值为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普通话中这个特点不很明显。

  三片方言声韵母的不同,如“书刷顺水”的声母,新疆普通话读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南疆片和硕、鄯善、库尔勒、伊宁、巩留、昭苏、特克斯,北疆片吉木萨尔、玛纳斯、呼图壁、乌苏、沙湾读[f];南疆片察布查尔县两可;北疆片博乐、精河部分读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部分读[f];北疆片木垒口语音读[f],读书音读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回民汉语方言有古端精见三组声母在齐齿呼前合流的现象,即“钉=精=经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听=清=轻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南疆片更为突出,如焉耆、吐鲁番、和硕、和静等。汉民汉语一般不合流。

  兼收并蓄的方言词汇

  新疆方言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词,如恶水(泔水)、腔子(胸腔、胸脯)、该(欠)、靸(把鞋后帮踩在脚底下)、啬皮(吝啬、小气)、嗍(吮吸)、头口(家畜)等;还有许多西北方言共有词汇,如热头(太阳)、言喘(吭声)、恶索(垃圾)、理识(理睬、搭理)、奔颅(额头)、板颈(后脖颈)、各家(自己)、麻达(麻烦、问题)、喧谎(聊天);吸收了较多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借词,如馕(一种烤制的面饼)、皮牙子(洋葱)、孜然(一种调味料)、巴旦木(一种干果)、巴扎儿(集市)、海娜(凤仙花)、巴郎子(维吾尔族小男孩)、央哥子(维吾尔族妇女)、恰马古(蔓菁)、坎土曼(一种农具)、塔哈儿(麻袋)、白坎儿(白白的、没有效果的,免费的)、乌麻什(面糊糊)、塔西浪(坏了、死了)、塔麻闲儿(热闹)、卡瓦(南瓜)、坎儿井(一种吐鲁番地区比较普遍的地下灌溉系统)、莫合烟(一种比较粗糙的烟草制品)、戈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壁(蒙古语,戈壁滩上的沙石)、达坂(蒙古语,山岭)、冬不拉(哈萨克语,一种乐器)等。还有些新疆特有的饮食词语,如大盘鸡、抓饭、黄面(类似于凉皮的特色小吃)、烤包子、馕包肉、假腰子(一种烧烤)、烤塞脾(一种烧烤)、面肺子、米肠子、炮仗子、黏窝子面(煮熟不过凉水的面)、包尔萨克(哈萨克族的一种小吃)、糖瓜子(一种用糖做成的零食)。

  语法特点及语言接触的体现

  新疆方言中“—子”缀词很多,如锅子(一种炊具,与锅的功能不同)、海子(湖泊)、沟子(屁股)、奶子(牛奶)、儿娃子、丫头子、媳妇子、手巾子(手绢)、鞋带子、牙刷子、顶针子、羊羔子、马驹子、猪娃子、树苗子、手指头子、炒菜铲子、花生仁子;词根重叠的“AA ”式,如官官子(官)、头头子(首领、头儿)、驴驴子(驴)、嘴嘴子(嘴儿)、横横子(横的)、歪歪子(歪的)、反反子(反的)、斜斜子(斜的)。表小称义用 “AA子”“AA 儿”式,前者如桌桌子、缝缝子、口口子、本本子,后者如刀刀儿、绳绳儿、瓶瓶儿、苗苗儿。

  部分方言中复数词尾“们、些个”的使用范围扩大到专有名词、动物名词等,如哈密话:李明些个都来了;牛些个都喂了。语气词“唦”[sɑ0]常用来表示祈使、请求、假设条件等意义,如:你快些儿吃唦(你快点吃啊)。你一走唦,他们就都不站了(你要是走了,他们就都不住了)。否定词在状语、谓语之间的用法比较广泛,跟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相似,也同甘肃等方言相同:这娃娃好好不吃饭;我和他好好没说过话。“走”在句尾表商请、祈使语气,同维吾尔语中的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词尾和哈萨克语中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与特点

词尾的作用相当,如:街上浪走(上街逛去);干活走(去干活吧)。“把”字句的用法泛化,动词范围扩大:夜黑里我把你梦见了(昨晚我梦见你了);我把你知道呢(我知道你)。还出现了“N1把N2 动量词”的句式:我把你一巴掌。“说的/说的呢”放在句末,可以表转述,同维吾尔语及哈萨克语中的间接陈述与听说陈述的意义相似,如:他的房子卖掉了说的(呢)(听他说他的房子卖了);婶婶走说的(婶婶说她要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