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坡故事36:诬告苏轼不成,王安石反而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沉映香 2021-01-15

公元1070年的五月,苏轼的第二个儿子苏迨降生,这也是王闰之的第一个孩子。

此时,苏轼的大儿子已经十二岁,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次子又刚刚出生,苏轼自然也就消停了不少。每天下班后,也不与同僚们聊天喝酒了,早早回家,乐乐呵呵的做起了超级奶爸兼家庭教师。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苏轼不折腾,不代表别人忘了他。

次子刚满月不久,对王安石变法极为不满的范镇又向朝廷举荐苏轼担任谏官,目的很简单,自然是希望苏轼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向王安石开火。

王安石得到这个消息后,火冒三丈,立即找来谢景温:“你去年不是说苏轼贩卖私盐吗?这一次该出手了!”

谢景温瞅准了神宗对王安石的信任无以复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讨好他的机会。

八月五日,谢景温正式向朝廷上本弹劾苏轼,指控他在数年前回乡葬父时,利用官船贩卖私盐获利。不仅弹劾苏轼,谢景温还建议,如果一旦坐实,那么举荐他的人,也就是范镇,要承担连带责任。这玩的是一箭双雕呀。

早在去年,神宗就听王安石提到过此事,由于是私下言论,他就没有追究。但这一次不同,谢景温是公开上书,必须认认真真的查一下了。于是,神宗立即下令六路监司逮捕当时的船工、水手,一切与此相关的人都要接受讯问。

很快,调查结果出来了,一切是子虚乌有。原来,最先编造这事儿的是苏轼的表弟,也就是程家人。早在十几年前,苏轼的姐姐嫁到程家后,受虐而死,苏洵一气之下宣布与程家绝交,从此两家结下了梁子。

谢景温听到程家人的举报后,也不做调查,直接当成了真事,以为抓住了苏轼的把柄。现在可好,放了空炮不说,连王安石都闹得个灰头土脸。

听闻调查结果后,神宗也松了一口气,还特别召见王安石:“你的党羽还真不少啊。”一句话,说得王安石冷汗直冒。

其实,王安石还真不是一个阴谋家,竟然没有想到在弹劾一个人之前,要准备好后手,起码得有相应的人证、物证吧。这就好像,你在推人一把之前,坑都没挖好,不仅摔不死人,还有可能被人揍一顿。

当然,也幸亏他推的人是苏轼,苏轼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气急败坏的大打出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