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合拉气时时练 健康长寿人人行【教学视频 图文讲解】

 醉点红尘 2021-01-23

来源:智能健美之家

【编者按】2021年1月7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中国中医药报》第七版头条刊登开合拉气的专题文章,并且同时在《中国中医药网》医学气功专栏发布推荐——

一、简单介绍
     开合拉气这种锻炼方法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庞鹤鸣老师传授的,这是研修中医气学的入门捷径,也是气功修炼贯穿始终的主要练法。常人坚持练习都能够达到祛病、健身、开智、长功的目的。这套功法简单方便,一学就会,轻松舒服,谁学谁喜欢,谁练谁受益,值得大力推广。
二、姿势要求
     开合拉气行站坐卧都可以练,刚开始学,以坐着练为主,要求端身正坐,两脚分开与肩等宽,腰部命门前塌,下颏回收,舌抵上颚,百会上领,周身中正,两眼轻轻闭合,神意内守,松静自然(如图一。坐着练始终要注意保持腰部命门往前塌

                      (图一)
三、动作要领
     预备动作:两手置于胸腹前,像抱着一个小气球那样,掌心内含相对,十指自然舒张,指尖的距离越近越好,肩、肘、腕、掌、指都要充分放松。外开时,以两侧肘关节带动两掌向两侧拉开三四寸(如图二,內合时,两掌尽量向中间合拢,指尖不要相碰(如图三)。就这样慢慢拉开,慢慢合拢,动作始终缓慢柔和,按照一定的节律反复进行,每次练习半个小时以上。初学者要注意三个要点:第一、整个上肢不要僵紧,不要端肩,要尽量放松;第二、两手之间的距离要尽量靠近,动作的幅度越小越好;第三、开合的速度要尽量放慢。

(图二

                       (图三)

四、意念活动
     开合拉气的动作就这样特别简单,关键在意念活动上,手向两侧拉开时,要想天边,想蓝天,想虚空,或者想银河系,想得越遥远越辽阔越好,空空荡荡的。手向当中合拢的时候,想两手之间抱着这个小气球的中心。在两手慢慢拉开合拢的过程中,仔细体察两侧手指手掌之间的感觉,很多人都可以觉知到手指发麻发胀,或者凉嗖嗖的,或者热呼呼的,拉开时,两手之间有丝丝拉拉连着拉不开的感觉,合回时,两手之间好像有阻力合不拢,这些感觉往往因人而异,专心体会都会有的。这就是自己手上的气,这种对气的感觉叫“气感”。精神越集中感觉越明显。刚开始学练,有些人感觉若有若无,认真坚持练习就会愈来愈明显了。手是我们人体比较灵活、比较敏感的部位,也是比较容易体察到气的部位,所以我们先从体察两手之间的气开始。
     等到能体察到两手之间的气感比较明显了,再接着体会两臂之间的气感,两臂之间也像抱着连着一个大气球那样,一开想蓝天虚空,一合想两臂之间这个气球的中心,逐渐也有要拉拉不开,要合合不拢的感觉。
      两臂气感明显了,再逐渐过渡到全身,带动全身的气机开合。一开是想天边,想虚空,一合想体内,想体内想哪里好呢?可以先重点想肚脐深处的命门内窍(也称下丹田,大约在肚脐与命门两者之间的后三分之一处),也可以想心口窝里面的混元窍(在中脘内体腔正中稍后),或者想自己体内需要气的部位。无论想那里,都要想得越深越空越好,里面无限深邃,模模糊糊的,不要想得太具体太实在。同时还要兼顾体察两臂两手之间的气感,整个身体内外都是气,恍恍惚惚的。
     熟练之后,要注意带动全身的气整体地开合,一开想整个虚空,上下左右前后同时想出去,带动全身的皮肤毛窍穴位同时打开,内气外放;一合意念集中想体内某个窍位或者某个部位的深处,这样意到气到,气随意注,周围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就从四面八方同时跟着意念收归里面了。气的进出是整体进行的,是没有具体路线的,不用管气从哪里进出,怎么样进出。
     初学者坐的时间长了,如果感到腰酸、背痛或者手麻了,可以自己轻微活动调节一下。动一动臀部,扭一扭腰部,或者转一转肩膀都可以,在保持基本姿势不变的前提下尽量放松形体,这样,气感才会更加明显。
     气感的强弱与练功方法正确与否有关系,也跟个人的精神状态、练功基础或先天素质有关系,还与周围气场的强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个人精神集中的程度,越专心越细心来体察,就越容易觉知到气的真实存在。
     这个气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人都有的,这个气就是我们生命整体功能的体现。生命力越旺盛气就越充足,反过来,气越充足生命力就越旺盛。由于这些气非常非常细微,是无形无像的,我们一般人不知道,没有集中精神去注意,就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初学者一时感觉不明显也不要紧,经常练,反复练,练得多了,气感就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还有两种能够快速增强气感的辅助方法可以配合练习。第一种是抻气。这种练法通过上肢的反复抻动来激发、调动和畅通全身的内气,得气快,气感特别强,可以迅速把全身的气运动起来,活跃起来。抻气其实也是一开一合,只不过强度大一些,速度快一些而已,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拉气。经常练抻气,身体的通透度和敏感度都会快速提高,手上的气也比较充足,练完抻气再练拉气就容易体会到气感了。我们另外有专门示范和详细讲解抻气的公益教学视频,大家需要可以到微信公众号【智能健美之家】这个学习平台里面,去查找相关的内容来学习。
     另外还有一种,是用中指对着自己的印堂,尽量靠近,不要碰上,一开始,睁着眼睛看着手指,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头晕头胀的感觉。接着,闭上眼睛,手指在印堂前轻轻转圈,感觉就会更加明显。然后再来练习拉气,就比较容易体会到气了,经常这样练,对气的敏感度就会很快提高。
      气感明显是不是体内的气就充足了呢?这也不一定。体会到气,气感明显了,只是自己对气的敏感度提高了,或者说对气的体察能力增强了,为进一步练功打好了基础。但气感强不等于内气足。有不少人一练功气感特别明显,但身体还是虚弱多病,内气欠缺。当然,如果内气比较充足了,气在体内的通透度比较高了,往往神意也比较灵明,对气的体察能力也比强。气感强不等于内气足,这是两码事。
     怎样练才能够把周围的气更多的收归体内并且把体内的气更好的储存起来呢?长时间坚持练习开合拉气就可以。手往外拉时,意念外放,带动内气外放,外出,外散,跟外面的气混化结合;手內合意念内收的时候,带动外气内收,内入,内聚,收归体内。就这样不断一开一合,带动全身的气一出一入,一散一聚,精神高度集中到体内,外面的气就自然而然源源不断地在体内转化生成为自己的气了。
     练功气感强大却身体比较虚弱的人,或者练功时精神不容易集中的人,还可以在开合拉气的基础上结合直腿坐放松法的四个要领来练。手外开,意念外放想虚空的同时,配合翘尾闾、泛臀、塌腰、呼气。手内合,意念内收想命门内窍的同时,配合扣尾闾、裹臀、提会阴、收腹、凸腰、降膈肌、吸气……反复这样练习,精神更容易集中,全身散乱之气就更容易往命门内窍收归聚入了。这样,在原来以意引气的基础上,再加上以形引气和呼吸引气,就能够把气更多更深的转化收藏起来。这个过程中,呼吸必须在松静自然的基础上被动完成的,不可过于用力。
     如果原有疾病的症状还比较明显,或者有的生化指标还不正常,练开合拉气时应该怎样运用意念呢?可以有两种意念活动,一种还是以命门内窍为中心带动全身的气机开合,跟前面所讲一样。天天坚持练习,不知不觉各种症状就会缓解消失,指标就能恢复正常;还有一种是带动需要气的部位来开合。一开在想虚空的同时体会需要气的部位,里面的气跟着外开外散,内外通畅调和;一合就想需要气的部位深处,气往里透往里聚,里面的气充足,功能正常。这样反复进行,一边练开合拉气,一边细心体察里面的气机变化,觉知里面已经正常的状态,意念跟气的变化紧密结合,不跟病情结合,病很快就会好的。
五、练功效果
     开合拉气虽然动作要求和意念活动都特别简单,但是功效是全方位的,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可以提高人体对气的敏感度。我们练气功首先就是要体会到气感。只有体验到气的真实存在了,意识里对气有了感性认识,才能真正建立起气的概念,增强练功的信念,为进一步练功打好基础。意念跟气结合上了,调动气的力量就增强了。所以这是我们练功的入门功夫。起初练习两手靠近拉气有感觉,逐渐两手离远来拉,也同样气感明显;起初练习动作慢有气感,后面加快速度也同样有气感;手上的气感明显了,身上的气机变化也逐渐能感觉到;用手来拉,体内有感觉,逐渐不用配合手来拉,单纯用意念开合也能够带动体内的气机变化,这样,对气的体察能力和敏感程度就越来越高了。2019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章文春教授就把这套功法收编到《中医内证体察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作为学习体察人体之气的主要方法在全国中医药大学里面推广。


2、能够强化人体的生命功能。《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开合拉气的过程就是采气、聚气的过程。外开时内气外放与周围大气场的气、与大自然界的气充分混融。内合时意念引动外气内收,收归体内,这样内气越来越充足,生命力就更加旺盛了。因此,老前辈说:“混元一五行,有形亦无形,中寓阴阳造化机,开合聚散万物生。”开合、出入、聚散、化是气自然存在的运动形式,我们练习开合拉气就是充分利用这个自然规律,通过主动运用意识,把自身的生命功能不断强化起来,优化起来。
3、可以祛除各种疾病。各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体内气机运化失常而导致的。通过开合拉气能够强化体内气机的开合出入聚散化,从而使全身各种器官各个部位的功能恢复正常,保持平衡。这种练法不是针对那一种病,而是全身调理、通治百病的。
4、可以提高人体的通透度。通过开合拉气可以疏通全身膜络,打通人体关窍穴道,使人体气脉和畅,内外融通。人体和环境协调平衡,人适应周围变化的功能就增强了。长期坚持练习,经常保持内外空空荡荡、恍恍惚惚的感觉,就容易进入人天混化、天人合一的练功状态。
5、长时间开合拉气,按照一定的节律反复进行,可以敏锐人体的觉知运动功能,激发多种超常智能。其中,最实用的是由此学会调动外气组场和发放外气治病的技能。

六、注意事项
1、初学者如果气感不明显,动作幅度一定要小,速度一定要慢。熟练之后,气感明显了,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一些,速度可以快一些,动作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自己随意掌握。
2、每次正式练习至少要有半个小时,最好两小时以上,如果有条件,可以安排整天持续练几个钟头,这样效果更好。
3、开合拉气熟练之后,可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随时随地灵活练习。行站坐卧都可以体会内气外放,外气内收。可以配合用手,也可以单纯用意,没事就拉气,养成意识随时跟气紧密结合的习惯。
4、开合拉气也适合行动不便的重病号练习,实在动不了,躺在床上,跟着开合拉气的口令词单纯用意念(或者配合呼吸)专心带动全身的气机开合,这对身体的康复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5、站着练习开合拉气时,可以两脚并拢自然站立,也可以按站桩姿势来练,站着练始终要注意命门后凸腰部后松。
6、如果是正式练习,最后需要收功,收功时两手拢气回收,掌心重叠,敷于肚脐,安静养气片刻就行。不是正式练习,可以不用专门收功。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我们要把爱传出去,

让智能功造福更多人!

智能健美,

以中医养生为根基,
以气学修炼为核心。

践行三层物质理论

开启二套生命模式
    借助人工智能

    利用自觉智能

 融入时空整体,

实现身心的健康和完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