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四八)

 火帝养生_WSH 2021-01-27

伤寒论第41条辨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表症未解,水饮停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为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

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常会读到“心下”这两个字,所谓的“心下”指的就是胃的地方,小青龙和大青龙,在临床上用在气喘上用得很多,在这里可以归纳一下,平常不会喘,当天气变热的时候就开始喘,这就表示里有热,同气相求,外面的天气变热,身体里面的邪热向外浮,所以病人就开始喘,这是大青龙汤证。

反之,平常不会喘,一到冬天天气变冷就开始喘,这就表示有里寒,天气变冷,身体里的寒气向外,也是同气相求,病人就开始喘,这就是小青龙汤证。

到底是里寒还是里热,我们也可以问病人是喜欢喝冷水或者是喜欢喝热水,里热的肯定喜欢喝冰水,里寒的肯定喜欢喝热水,当我们知道这个以后,我们就可以用这个经方做为基础方,当病人还兼有便秘的时候,加点大黄,芒硝,有失眠加一点茯神、夜交藤,他还有肾虚加一点肾虚的药,等等,中医的方子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小青龙汤证的病人,这时候有发热的现象,但是不会口渴,表示里面水很多。肺里面有积水,水饮很多。

小青龙汤用发汗来把水去掉,把水去掉以后,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喝了小青龙汤会口渴的,就是水去掉了。常常病人呕吐或有什么病,病人吐掉或发汗发掉,病人开始口渴了,口渴就代表胃气回来了,自己会痊愈,病自已会好。这个观念我们也可以延伸到肾脏病的病人,肾脏病的病人,不流汗也不口渴,如果吃了药以后,结果会发汗也会口渴,就是里寒去掉了。

小青龙汤是由麻黄、芍药、桂枝、半夏、细辛、五味子、干姜、甘草,这八味药组成,简单的记,就是麻芍姜辛,桂五草半。我们在记中药方剂的时候就采用这样的方法去记,要好记得多,所以,学中医的时候,里面有很多小技巧。千万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这个方剂里在伤寒论中现在又看到两味新药,一味细辛,一味五味子,细辛是非常热的药,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既能外散风寒,也能内祛阴寒,同时止痛镇咳的效果也不错,在这里必须提醒一下,对于气虚多汗的,血虚头痛,阴虚咳嗽的这些禁用细辛

细辛有毒,平常开细辛大既在三克左右。细辛很热,对于里寒很盛的人,就开细辛和干姜,把里寒祛掉,为什么是用干姜而不是用生姜,生姜是散胃里寒,而干姜是温肺的。

五味子,酸苦甘辛咸这个五个味道它都有,所以叫五味子,它的作用是养阴固精滋肾,保肝护肝,敛肺生津。在本草上说五味子润肺,对咳嗽很厉害的效果很好,有时候咳得太厉害了,甚至有的会咳呕,所以,就加了半夏,半夏也可以治疗咳嗽,降逆,也可以去水,胸腔的积水半夏也可以祛,当然半夏主要是祛痰,所以,当半夏和五味子配伍的时候,半夏化痰,五味子止咳,化痰止咳就出来了。

细辛是一味非常好用的药,特别是涤水的能力很强,也就是说有蓄水的时候,这个水不是很大,对水很大的很强的水,细辛没有用,也就是对水气的水,用细辛很好,例如像有麻黄汤证的病人,在咳嗽的时候,喉咙会痒,口不渴,这就是小青龙汤,喉咙会痒,就是有水气往上冲,这就是用小青龙汤中的细辛去除那个水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