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控制狂与服从者——心理边界的错位

 以字为马 2021-01-29

这是我的事情,你凭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管我? 

你就得听我的,我是为你好。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父母恋人友人甚至导师领导可能都会说出这样的话。

就像每个老套言情剧本里有霸道总裁就有受虐小女生一样,控制欲强的人在生活中也常常会把周围的人变成服从者
控制狂认为这么做理所应当,服从者苦不堪言。双方其实在心理边界上都有严重的走位——他们的心理边界问题值得探讨。


什么是心理边界?


说起自我,你会用什么来界定呢?

是啊,什么是你呢?你有着白皙的皮肤、有活力的心跳、健康的身体,你处处记得保护他们——这是你的物质自我。可曾想过,你还有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自我以及心理边界?

每一个人都有两种生存空间——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与外界的界限,也称作边界。相对有形的物理空间,我们每个人还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空间,被一道无形的心理边界环绕着。

Cooley (1902)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人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他把自我的这个方面称为投射自我(reflected self)或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以自我还包括镜中自我,即由他人如何对自己及对自己的行为下评判的知觉所构成的我。


Cooley (1902)提出自我是通过人际关系建立的,自我不仅是一个个人实体还是社会的产物。他把自我的这个方面称为投射自我(reflected self)或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人们不仅想象他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且想象他人如何评价他们的所见所闻;所以自我还包括镜中自我,即由他人如何对自己及对自己的行为下评判的知觉所构成的我。

Katingna在《社会的心理边界》中明确提出心理边界是个体间、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固有沉积物。

Zerubavel 则指出心理边界是“心理围墙”,它使得我们能够确立一个心理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探索世界的意义。很多于认知、学习、文化和决策的作品都影射到心理范围,认为它在社会中主要是起到辅助推理和作出行为的作用。

现代心理学普遍认为:心理边界就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中形成的心理活动限制线,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闽限值”——既能承受相应的刺激,又不出现异常反应的界线。这一界限对内维系了秩序性,对外起到了保护个体/群体/组织的作用。

简言之,心理边界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认同程度,它表现为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差异性。个体认知、能力、态度、价值观以及经验的差异性决定了对外部刺激的认同程度,他们是心理边界的心理基础。外部刺激的强度和刺激时间的长度也会影响心理边界。此外,心理边界表现出不同的主体特性,如个体心理边界、群体心理边界、组织心理边界。日常生活中心理边界还存在可变性。




心理边界是如何发展的?


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地跟父母建立生理与心理边界的过程。
分娩成功

最基本的生理边界——从皮肤开始,宝宝跟妈妈分离。
幼儿阶段

1
共生阶段
宝宝无法区分自己和世界,妈妈一旦不再眼前,就会惊恐不安,只有妈妈才能安慰他。妈妈积极地响应宝宝的一切需求:宝宝获得“情感客体永久性”。婴儿产生内在的归属感,即使妈妈不在眼前也感到安全。这个阶段是孩子和母亲心理边界的共生阶段。不仅孩子离不开母亲,母亲也离不开孩子,在心理边界上他们是合二为一的。
2
分离和个体化阶段

孩子逐渐成长到儿童阶段后,通过对监护人的依赖逐步建立对外围世界的信任和依恋,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心理边界。可以说,依恋是灵魂生存的基石。儿童对人生首要关系感到安全和舒适,就能承受边界建立过程中的分离和分歧。

当婴儿对安全和依恋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他开始表达第二个重大需求:独立自主。这个阶段称为“分离和个体化”。“分离”指的是儿童需要将自己和母亲分辨为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一种“非我”体验;“个体化”则是儿童与母亲分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身份识别,一种“我”体验。这样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边界就从共生走向独立自主。

当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不足就会引起的边界问题,通常会出现这种两种情况:

要么设立过早设立极端边界,破坏跟父母的关系

要么不设立边界,永远当父母意愿的奴隶。

孩子解决与父母的边界问题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会扩展到与他人的关系中:

过早陷入封闭自我的孩子的把控欲望往往非常强烈,容易好为人师,不顾他人的感受的指导别人、要求别人

软弱的心理边界模糊的人往往容易成为服从者,在生活中受到欺负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就经常能看到各种吐槽中难以理解的“奇葩”了。其实无论是控制者还是服从者他们的心理边界都是不安全的,从某种角度上说这样的人都容易伤害或被伤害。不安全的心理边界带给个体的是不安全感,是对生活的不满意。当服从者在抱怨控制者的疯狂时,控制者也许同样在抱怨——只不过可能抱怨的是生活的糟糕罢了。

自我分类理论指出,个体可以依据所处情境不同,从不同维度上进行人际和群际比较,识别自己的身份特征。不论是作为单独的个人、群体的成员还是最高的分类等级人类,人都具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行为规范,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应该怎么做。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可以让个体知道应该如何感知和行为,并且较准确的预测自己的行为,因此也就能使个体避免受伤害并且计划有效的行动。此时心理边界是清晰的,对外标志着个体的独特性和显著性,对内标志着个体的完整性。反之,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不稳定,他的心理边界就会呈现模糊性的特点,心理边界的模糊是个体身份感的丧失。也可以说,是“自我价值感、自我意义感的丧失”。他不清楚自己是谁,应该怎样做,他人会怎样反应。不稳定性的存在促使一个人努力从属于高度一致化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具有明确而统一的原型和规范。 

什么样的心理边界是安全的?


基本原则

安全的界限有三大原则,这就是: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伤害环境

开放变动性

任何一个个体/群体都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使得系统能够灵活的应对外部环境的扰动。系统地边界将个体/群体同围的环境区分开来,按照卡丁纳的定义,这个系统的边界就是心理边界。为了保持一定活力,自组织系统一定要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不断的大量的物资、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因而,系统的边界就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
个体在自我成长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的心理边界也可以随着生活内容的变化而逐步调整,其实没有绝对的正确,只有相对的可承受,因此,保持着开放性的个体或自系统只要能够不伤害自己、他人也能过被周围环境接受就基本是安全的。
人格与环境是影响个体的心理边界的主要因素人格是人稳定的行为方式和互动的人际过程,除导致心理边界的差异性外,也使心理边界呈现稳定性的特点。
社会认同-变动性

当两个以上的个体或个体与群体发生交互作用的时候,个体的社会行为决定于各自所属的社会群体或类别的成员身份,社会认同,并不受卷入其中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决定。社会认同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1
积极的社会认同
积极的社会认同使个体更支持自己所在的内群体,更愿意遵从内群体所倡导的规范和原型,个体的行为不再是建立在个体特征之上的,而是所在内群体共同的类别特征。这就是群体的“同化作用”
从心理边界研究的视角来看,此时的心理边界就是内群体同化的结果,是群体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原型,是清晰地和稳定的,显示了个体对外独特的身份特征,界定了个体认知和行为范围。
2
消极的社会认同
而消极的社会认同是基于对其他群体的排斥而产生的,这种“对比作用”显示了对内群体的偏好
由于内群体一外群体的划分是建立在主观想象基础之上的,因此,心理边界就是这种比较的限制线,它将不同的群体分隔开,并从情感上影响着不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两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差异性越大,消极的社会认同越强烈,限制线的边界越清晰和稳定。
在组织变革时,个体减少不稳定性动机促使隶属于规模小、地位低的群体中的个体会对变革更积极,因为变革会使他们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群体的成员。而在这重新归类的过程中,人根据新的原型来表征群体,并获得内群体的相似性。
3
社会认同中体现的变动性
心理边界也在变革中重新划定并赋予新的意义,将新的去人格化的过程应用于自我,会遵循新的恰当的群体方式。在这样的剧烈变动中,心理边界处于不断的建构一一破裂一一建构过程中,这一重新界定的过程显示了心理边界的动态性。心理边界随着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处于一种变更和修订的状态。通常情况下,这种变动是呈现出渐进性的特点的,有助于自组织系统维系着自身的平衡状态,但是当出现重大变革时,心理边界也会呈现出跳跃性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