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是因高年体弱,精气日衰,目失涵养所致晶珠浑浊,视力渐降,最终瞳神内呈圆形银白色翳障,视力障碍的眼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老年性白内障。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常呈双侧性,但两眼的发生及发展并不一致,先后快慢可相差数月甚至数年。药物对本病仅在早期有效,而病久翳成,翳定障老,则宜手术治疗,可恢复一定视力。 诊断依据 1、视力模糊,逐渐加重,渐至不辨人物,仅存光感。无眼红、眼痛、流泪等症。 2、裂隙灯检查见晶状体浑浊,皮质性老年白内障分4期。 (1)初发期:皮质中出现水隙,空泡和板层分离,周边部皮质首先可见楔状浑浊,逐渐向中央进展。 (2)膨胀期:晶状体浑浊加重,饱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状体全部浑浊,虹膜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状皮质浑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老年性核性内障,浑浊从核开始,呈棕色浑浊,向周围发展,影响视力。 辨证论治 1、分证论治 (1)肝肾阴虚 【证候】晶珠浑浊,视物昏蒙,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益肝明目。 【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减。枸杞子15g,菊花10g,熟地黄12g,山药15g,山茱萸10g,泽泻12g,丹皮10g,茯苓10g,杜仲12g,菟丝子10g,白芍15g,当归12g,青葙子10g. (2)脾肾阳虚 【证候】晶珠浑浊,视物昏蒙,形寒肢冷,面色白,喜热恶冷,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右归饮加减。熟地黄12g,山药15g,枸杞子15g,杜仲10g,山茱萸10g,肉桂6g,香附片12g,黄芪15g,柴胡9g,炙甘草10g. (3)气血两虚 【证候】晶珠浑浊,视物昏花,不耐久视,眉棱骨酸痛,神疲懒言,肢软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补血明目。 【方药】八珍汤加减。党参15g,茯苓12g,白术12g,熟地黄15g,当归12g,川芎9g,赤芍10g,枳壳9g,远志9g,茺蔚子12g,菟丝子10g,五味子12g,炙甘草9g. (4)脾虚湿热 【证候】晶珠浑浊,干涩昏花,口干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健脾和中,清利湿热。 【方药】三仁汤加减。杏仁10g,白蔻仁10g,薏苡仁30g,滑石10g,厚朴12g,白通草9g,淡竹叶9g,法半夏12g,茯苓15g,白术12g,大腹皮10g,车前子10g. 2、外治法用八宝散,点大眦角或下睑缘内,每日点3次;或用珍珠明目液,或昆布滴眼液点眼,每日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晴明、攒竹、鱼腰、臂臑、合谷、足三里、三阴交,每次选2到3穴,每日或隔日1次。 (2)耳针:取肝、脾、肾、眼等,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穴位注射:取合谷、曲池、养老、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翳明,每次2到3穴,注射维生素C0.5ml,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4、单方验方 (1)枸杞子120g,茯苓240g,当归60g,青盐30g,菟丝子120g,制作为丸服。 (2)生地黄、熟地黄、石斛各9g,天冬、麦冬各12g,黄芩、茵陈、枳壳、甘草各6g,枇杷叶24g,水煎服。 5、手术疗法对晶珠全混,翳定障老,而瞳仁展缩如常,光定位及色觉良好,可行手术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