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以弱胜强?

 karlinms 2021-03-02

作者:士之

编辑:端木持易

正文

要论这以弱胜强的本事,我们可以确定的说,古今中外,无人可以与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比肩。要证明这一点,非常简单:在波澜壮阔的人类战争史中,产生过无数的名将,诞生过无数的军事理论。但是,要论起以弱胜强的实际战例,可以说是寥若晨星般的存在。然而,在由#主席亲自指挥的400多次战役和战斗中,以弱胜强,却是如家常便饭一般,俯拾皆是。这不能不令人震惊,不能不令人陷入深深的思索:主席到底是掌握了怎样强悍的法宝,以至于他竟能靠着它破译军事斗争这一人世间最为复杂的事物的终极密码,靠着它无数次的使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壮大,使革命队伍迭克强敌、愈战愈强。

用心体会, 我们便不难发现,无论革命的过程是多么的痛苦和艰难,无论革命者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和凶残,只要有了毛主席的直接领导和指挥,革命队伍便总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乃至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他使革命军队站上了战无不胜的巅峰。

         从国民党反动派到日本侵略者,从抗美援朝到抗美援越,乃至69年的对苏惊世决策……主席每一次面对的敌人都是整体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反动力量。然而,这些反动力量却无一例外的以失败的结局而告终。我们不禁要问:主席到底掌握和运用着什么样的法则与思维方式,以至于他能够屡创奇迹,屡胜强敌呢?

       经过深入、慎重的思考,我们要说,我们找到了打开主席以弱胜强的思维与行动之门的钥匙,那就是:以一当十而又以十当一的战争辩证法。

          以一当十而又以十当一,这看似对立的一对法则其实是统一于整个战争实践的进程之中的。而这对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也是毛主席创造出准确把握战争、屡屡以弱胜强、几乎战无不胜的奇迹背后的根本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在战略上,应当做到以一当十、以十当百。因为,面对强敌,如果在心理上没有以我之一心之力当敌之十人之勇的勇气和斗志,则革命队伍必无敢战的精神意志之凝聚,若无此战略上、心理上对敌人的藐视与敢战的勇气,则革命队伍的精神必然将涣散,而精神一散,则革命队伍的行动必乱,行动一乱,必然导致失败!因此,当自己的组织在整体上处于劣势地位的情况下,要想以弱对强且能以弱胜强,首先必须要做到在战略上、整体心理上的以一当十、藐视敌人。

         读到这里,有朋友便一定会问了,既然战略上藐视敌人才对,那战术上照旧藐视敌人,然后再靠着严明的纪律和勇猛的战斗继续以一当十,如此便定能以弱胜强吧?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毛主席可不是这样打仗的,而上述严重违背战争辩证法的思想也必然不能做到以弱胜强。须知,在我方整体实力本身就远逊于敌方的情况下,精神力量再强大,如果只知道一味地去以一当十、死打硬拼,最终也只能是死路一条。那该怎么办才好呢?主席的办法是:战术上一定要重视敌人,以十当一,集中使用己方之兵力,化整体的弱为局部的强、化整体的少为局部的多,最终要使己方能在局部做到以强击弱、以多打少,以此来保证每一次作战的胜利。

         那么,这以十当一的局部优势该如何去创造呢?毛主席的回答是:走!这个走,不是漫无目的的乱窜,乱动,乱走。这个走,是为了在运动中寻找机会,在运动中使敌人分兵。这个走,是为了最终的打。这个走,是为了创造出足以以十当一的局部有利条件。这个走,是为了使战场之主动权在我、在握,以至于足以一口吃掉分散孤立之敌。

       如此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知晓,在战略上,我们要以一当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我们要以十当一,重视敌人。唯有这样想、这样做,我们才能坦然面对强敌,并且通过集中兵力,不断运动,诱敌分兵,伺机歼灭孤立分散之弱敌,并靠着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战利品,使自己的队伍能够不断地发展壮大。

         对于今日之信仰马列主义的进步青年而言,要想以弱胜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学习毛主席的这一战争辩证法。一方面,在战略上、心理上,我们要做到以一当十,藐视敌人。我们要坚信,自己是为了大多数人而奋斗的,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代表着大多数人的利益与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一小撮反动统治者逆历史大势而动的作为终将失败。另一方面,在战术上、行动上,我们又要做到以十当一。具体地讲,就是要寻找、集合同志,实实在在的组织起来,须知,没有组织,便没有力量。倘若连一点实实在在的力量都没有,要运用以十当一的法则,便无从谈起。分散孤立之个体若仅仅只是靠着以一当十的信念就想要战胜集中联合之反动统治者,那是根本就不可能的。只有按照主席的战争辩证法原则,将以一当十、指点江山、拨开思想迷雾的理想主义与以十当一、踏踏实实、形成组织力量的现实行动统一起来、结合起来,以弱胜强、推动人类进步事业继续前进的美好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引申

karlinms 07:04

提两个问题,供进一步思考

karlinms 07:07

第一个问题,战略上为什么可以藐视敌人?
是敌人有什么值得藐视的理由和原因?还是我们自己心理的自慰?如果是前者,那是什么?如果是后者,那说明这种藐视不靠谱。

karlinms 07:08

藐视敌人,不是唯心。是唯物。那唯物辩证法是怎么得到可以藐视敌人的底气?

karlinms 07:10

第二个问题,组织起来就可以了吗?就能从战术上形成局部强大吗?
组织起来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真的只是理想吗?或者说理想够吗?

karlinms 07:15

我用两句总结的话,提个引子:

第一个,我的回答是,敌人因为方向反动,即反人民,反大多数人的利益,只为极少数人服务,所以它一定会不断的遭受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这是可以藐视它的理由

karlinms 07:18

第二个,我的回答是,组织起来的客观基础是人民不断瓦解的客观生活,人民的生活基础不断瓦解,不断毁灭,这是他们不断觉悟和不断加强组织的基础,他们的生活逼着他们不觉悟或者不组织起来,就会灭亡。


全面学习

请阅读:《一心集——中国的红与黑与白》150元、《鸿蒙》80元、《比心》70元,因为内容原因,只能提供PDF电子版,欲购买者,请加号主微信:duoleibei001,非诚勿扰。

《一心集》介绍:这到底是一颗怎样的心?

《鸿蒙》、《比心》介绍:新著《鸿蒙》,《比心》今日杀青

此号为备号,主号为:安心达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