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应用图文解析(1)

 一个大风子 2021-03-12




例1 一列快车从甲地匀速驶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慢车先发车半小时.设先发车辆行驶的时间为x/h,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象解决以下问题:

(1)慢车的速度为_____km/h,快车的速度为_____km/h;

(2)解释图中点D的实际意义并求出点D的坐标;

(3)求当x为多少时,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


图片



图文解析

观察下列情景和图象的动态图,想象和体会实际情景.

(不能点击,只能自动演示)

图片

(1)解题关键是理解“图象与实际情境”的联系,并注意体会.

慢车速度的求法:

图片

快车速度的求法:

图片

   解析:快车从开始到两车相遇所用的时间为:2.7-0.5=2.2h,它们共同行驶过的路程为:480-40=440km,所以快慢车的速度和为:440÷2.2=200km/h,因此快车的速度为:200-80=120km/h.



解题要点:要分清实际行驶过程与图象的对应关系,分清其中的路程和时间的相关数据。



(2)解题关键是理解“图象与实际情境”的联系,下图示:

图片

解析:D点表示快车到达乙地;因为快车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480÷120=4(h),所以点D的横坐标为4.5,纵坐标为200×1.8=360,即点D(4.5,360).



(3)情形1:

图片

情形2:

图片

解析:由题意,可知两车行驶的过程中有2次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即(80+120) × (x-0.5)=440-300,    解得x=1.2(h);

或(80+120) × (x-2.7)=300,     解得x=4.2(h).

故x='1.2' h或4.2 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300km.

说明:上述解法利用坐标系的图象与实际情况(意义)的联系,得到通常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实际上本题利用函数(解析法)来解更方便,具体解法如下:

分别先求出线段BC和CD的解析式,然后用y=300分别代入解析式,求得相应的x的值,就是所求的答案.(详细过程,这是略去)



小结:该题是常考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观察横纵坐标表示的 

量对实际问题在直角坐标系表达意义的理解。同时注意两种解法的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