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念心之知,就是一念心之行

 古典读书治学 2021-03-15

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摘自《传习录·门人黄直录》)

此言甚是让人敬畏,一念发动处,就是行了。这句话太不简单了,我们经常说自己只是心里想想,有贼心没那贼胆啊,看似是玩笑话,其实那在心里就已经是行了,已经是做了,善恶已经分了。所以阳明先生或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就难在这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念之恶就是种子,会生根发芽的。

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佛家对此也很慎重。我心光明,但有不善,清晰可见,无所隐藏。存天理,灭私欲,这是自然而然,不是有一个想灭的心思在,而是自性光明。知行合一处,我们看得到,知行不合一处,我们也是看得到,不合一就是不知,不需要再用什么知易行难这样的冠冕堂皇的话,不合一就是不知,就是未知。

宇宙人生的奥秘不在知与行之间,而在知与不知之间。心在知与不知之间游刃有余,这就是庄子的庖丁解牛。刀之所以能畅行无阻,就是知其能行,知其不能行。你看,心知与刀行合一,故能“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知行合一在庄子处已经有了。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包含的深意,不可限量。阳明先生,把立言的宗旨放在一念发动处,可谓圣学之实践工夫,诚明之至矣!其所论虽非究竟之道,确实做工夫的枢纽,亦是下学而上达之途。

想到中庸有言,“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恶不显于外,并不代表不是恶,慎独不仅仅是独处之时,更是自己的内心,无人看见之处,重在这里,时时刻刻,慎独不在无人处,而是在自心里。知即行,行即知。一念心之知,就是一念心之行。

古之学人为己,今之学人为人。所学不是做给人看的,而是修养自己德性的,是成人之学。此中的进退善恶怎么会分不清呢!所以至诚无物,都源于本心,哪里需要外物的证明和考验呢!这颗心是为私,是为公,同样也清晰毕见,是善是恶,哪里有什么疑惑?所以修行之路,至简至难。克里希那穆提说,观察者即是观察物本身,没有观察者的观察,这也是知与行合一处。

最近书院有阳明心学的课,也就在阳明心学多用了些功,发现阳明先生其人其学很值得研究学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