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Kambin’s triangle 的那些事

 Spine脊柱 2021-03-19

图示:1988年,Kambin发表文章中描述的三角工作区域(triangular working zone)。A=出口神经根(exiting lumbar nerve root)为Kambin三角的前缘,B=硬膜囊(thecal sac)为内侧缘,C=椎间盘(disc space)为底缘(下位椎体的上终板),D=走行根(traversing root)也为内侧缘。如果三维立体来看,Kambin三角还存在“第4部分”,即后缘,为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的外侧面,但图片未标注。经椎间孔入路(TLIF)常将这“第4部分”切除以扩大工作区域。

图示:TLIF入路。上下关节突被切除。当从35°视角看的话,在不需要切除关节突前提下,也能看清楚Kambin三角的边界。

图示:Kambin三角 扩大的椎间孔区域( expanded transforaminal corridor)。A,脊柱旋转35°视角看,可见Kambin描述的最原始的三角安全区域,三角的“第4部分”即后部为上关节突。B,扩大的椎间孔区域,椎板、关节突、关节突间区域被切除,然而出口神经根变成了三角的上缘,而不是原始Kambin三角的前部分。

图示:Kambin棱镜。Kambin三角的三维视角,出口神经根为前缘,硬膜囊为内侧缘,上终板为底缘,上关节突为后缘。

图示:扩大的椎间孔区域或棱镜。这个棱镜概念用于椎间融合中完全切除关节突后的工作区域。部分椎板、上下关节突、关节突间区域被切除,在这种情况,安全区域三角的后缘为硬膜囊和走行根。

图示:术中显示的扩大的椎间孔区域。


Kambin三角如从二维观,应该为三部分构成,即前缘(出口神经根)、内侧缘(硬膜囊和走行根)、下缘(下位椎体的上终板)。而如果从三维视角看,应该为四部分,下位椎体的上关节突应该为安全三角的后缘。

Kambin三角和TLIF术中定位的安全工作区域,如果从不同角度看,其实安全三角区域是相同的。即完整脊柱情况下,从脊柱旋转35°与切除上下关节突和椎板后,从脊柱旋转15°看到的安全三角区域是相同的(出口神经根、硬膜囊和走行根、上终板)。

因此,有学者建议,经皮入路(内镜、诊断或治疗手术)的安全三角可用术语Kambin三角(或棱镜);而对于TLIF等入路,部分椎板和上下关节突被切除后,则最原始的Kambin三角概念不再适合,推荐的术语扩大的椎间孔区域或棱镜(expanded transforaminal corridor or prism)来定义。

如需讨论可加本人微信keven1901913805,骨科医师实名制可拉您进Spine脊柱微信讨论群。

参考文献:

1.World Neurosurg. 2018 Nov 9. doi: 10.1016/j.wneu.2018.10.221.


作者简介:李永超,同济大学医学院博士在读,师从彭宝淦、谭军教授。Spine脊柱微信公众号发起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