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文明苑 2021-03-26
  • 这是一篇超过4000字的长文,汇集了数年的思想,在通明河图、洛书、太极八卦之后,站在思想的高台上看文明,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倍觉明了。
  • 同好者一笑吧!

  • 结合“易”文化根源内容,在人们探索历法、掌握自然冷暖规律的开创时期,也就将中华文明从萌芽到逐渐形成的过程当中,人们探索和掌握自然界冷暖变化、阴阳循环、天圆地方的摸索活动中,又有部落冲突和融合。期间,夸父,只是其中一个有名的、有相当成就的部落名称。

  • 具体内容,下期详解。!

  • 一、“夸父逐日”的历史文字记载中,归纳之下,有5个方面的内容。
  • 1.夸父不量力,欲日景(影)
  • 2.夸父与日逐走,禺谷
  • 3.渴,欲得饮,将饮而不足也(饮于河,河渭不足),北饮大,未至,道渴而死(走大,未至,死于此)。
  • 4.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 5.弃其杖,化为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 二、这5个方面的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 首先,从甲骨文之始的文字演变上,进行训诂分辨:
  • 1.逐。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甲骨文(鹿)(止,追捕),有的甲骨文(豕,野猪)(止,追捕)。造字本义:动词,追猎鹿豕等野兽古人称急速缉捕犯人为“追”,称追兽为“逐”,称追鸟为“进”。
  • 2.追。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甲骨文(兵符,代表权印、政令)(趾,行,赶路抓捕罪犯)。造字本义:动词,执令寻踪,缉拿罪犯
  • 3.入。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盒盖向下,表示收存物品,加盖封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写成屋形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收存物品,加盖封藏
  • 4.逮。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是“”的本字。,金文(倒写的“毛”,像下垂的动物的尾巴)(又,抓),像一只手抓住动物的尾巴,表示在走兽后面追赶并抓捕。造字本义:动词,追赶并抓捕走兽
  • 5.禺。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金文(甲,面具)(又,操持),表示手持面具,使人不辨真相。篆文略有变形,淡化金文字形中的手形。造字本义:动词,手持怪兽面具舞蹈、表演
  • 6.谷。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是“”的本字;“”是“”的异体字。,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豁口、山口。,甲骨文(重“八”,即多重切分)(口,山口),表示多重切分大山的系列山口。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写成。造字本义:名词,由多重切分大山的山口所构成的U形狭长低洼地带
  • 7.将。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与“”同源,后分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卧床。,甲骨文(爿,卧床)(两个“又”,两只手),表示双手忙碌,照顾卧床的老弱病伤者。金文省去双手,将甲骨文字形中的“爿”(床)写成“疒”,并加“酉”(酒),表示用美酒侍候“病人”。诅楚文在甲骨文字形基础上加“月”(肉),表示用香肉等高级食物侍候“病人”。篆文基本承续诅楚文字形。造字本义:动词,用酒肉美食侍候卧床的老弱病伤者
  • 8.饮。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甲骨文(手捧酒罐)(舌头,品味),表示手捧酒器,品味美酒。造字本义:动词,品酒吟叹
  • 9.渭。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靠褶皱的内壁缓缓蠕动食物的消化器官。,篆文(水,河)(胃,内壁多褶皱的消化器官),表示似胃的河。造字本义:名词,历史上河道多弯曲褶皱、河水缓慢流动的河
  • 10.泽。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的本字,表示挑选。,古鈢(水,河川)(睪,选择),表示择地截流。造字本义:动词,择地截流,蓄水灌溉
  • 11.应。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的字源解说:,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迁徙飞行时能息息相通、善于配合的大型候鸟天鹅。,篆文(疑为“雁”的变形,息息相通、善于配合的候鸟)(心,意念),表示像大雁一样意念相通。造字本义:动词,彼此存在息息相通的共鸣,能默契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
  • 12.邓。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邓”的字源解说:登,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上殿献祭。鄧,金文(登,上殿献祭)(邑,城邑),表示城中祭台。篆文将金文字形中的上下结构调整成左右结构。造字本义:名词,古代城邑中献祭敬拜的大土台。
  • 三、重点的核心信息,是揭开奥妙的钥匙。
  • 1.“邓林”是什么?
  • 若能够确定这一重要地点(或者所指之处所),就揭开了这一神话故事的本来面貌的一大半。
  • (1)先论“邓林即桃林”的恶劣。
  • 《山海经》“夸父逐日”神话中“邓林即桃林”,这种说法出自于于清人毕沅:“邓林即桃林也,邓、桃音相近……盖即《中山经》所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矣。”。从此,错讹成实,连司马迁都不能确信的史实,成了言之凿凿的确定之所,众人尽皆从信之。
  • 由于在历史上,“桃林”大有来头:“桃林之野”首见于西周时期。《尚书·武成》记云:武王灭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史记》卷4《周本纪》改“野”为“虚”,云武王“纵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虚”。卷24《乐书》写作:“牛散桃林之野。”卷55《留侯世家》载张良谏刘邦则称:“放牛桃林之阴。”《汉书》卷40《张良传》又作“息牛桃林之野”。上述用例,说明“桃林之野”“桃林之虚”“桃林之阴”语殊意同,均系指同一地。
  • 这样,便坐实了“邓林”即“桃林”。从此,更在“夸父逐日”层层迷雾上面,厚厚地压盖上了一层岩层,使人更难分辨传说故事的本来真源。
  • (2)邓林是什么?
  • ,字源意义是“祭祀高台”。
  • 碑林,是碑刻很多,聚集一处,望去感觉如林,称之谓碑林。
  • 林,是高塔很多,距离又近,看上去感觉如林,名之谓塔林。
  • 石林,是石柱很多,群立错落,看上去感觉如林,命名为石林。
  • 邓林呢?
  • 想象一下:
  • 邓,指祭祀高台。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陶寺遗址观象台

  • 高高的祭祀台很多,聚集在一起,距离很近,望上去感觉如林,名之谓邓林。
  • 还真有一个出土遗迹----陶寺遗址观星台!!!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陶寺遗址观象台2

  • (这是一个与夸父逐日传说故事地域符合、历史时期符合、事件记载符合的存在。后面另述。)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河南登封曹书敏老师根据陶寺遗址观象台观测日影绘制

  • 2.“禺谷”在哪里?是指什么地方?
  • 若能够确定其所指,就能够精确地确定,“夸父逐日”传说故事,主要的内涵和意义。
  • (1)日常用词,虚怀若谷。表示宽广、能够包容地。
  • (2)古语言文字中的谷字用法,还是看《道德经》,共有9处。
  • A.“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B.“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
  • C.“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 D.“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 E.“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 F.“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 G.“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 H.“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 I.“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3)《列子·天瑞》引“谷神不死”句,谓出自黄帝书.诸家解释歧异,主要有三说:
  • A.谷,山谷;神,一种渺茫恍惚无形之物.谷神即指空虚无形而变化莫测、永恒不灭的“道”。三国魏王弼注《老子》“谷神不死”:“谷中央无谷也.无形无影,无逆无违,处卑不动,守静不衰,谷以之成而不见其形,此至物也.”宋司马光《道德真经论》:“中虚故曰谷,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
  • B.谷,通“ 谷”,义为生养.谷神谓生养之神,亦即“道”.“道能生天地养万物,故曰谷神。不死言其长在也。”说见高亨《老子正诂》卷上。
  • C.谷,通“谷”,义为保养.神,指五脏神.《老子》“谷神不死”河上公注:“人能养神则不死,神谓五藏之神也。”引申指导引养生之术。《太平广记》卷二七引前蜀杜光庭《仙传拾遗》:“若山尝好长生之道,弟若水为衡岳道士,得胎元谷神之要。”清赵翼《竹初用导引之术面有少容》诗:“英雄晚岁例修真,一寸丹田守谷神。”
  • (4)《淮南子·天文训》
  • “日出于旸谷 ,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夸父逐日”为什么逐日?在哪里?怎么逐?夸父遇到了什么问题?
  • 旸谷,指能够生、发无穷多个太阳的地方。
  • 蒙谷,指能够收、纳无穷多个太阳的地方。
  • 禺谷,当指能够发生很多很多种变化的“区域”----在太极八卦、河图、洛书出现以前的文明阶段,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囊括和表述一年内阴阳冷暖循环规律,在冬至、夏至之间,建立模型的艰难性,只有通过每天测日影,又手绘八卦、手绘河图、手绘洛书之人,才能有所体会。(当然,后面配图,简要指出这个无限包容和变化的“谷”、这个离开“四正”或者“两至”的“角落”的“禺”之所在。)
  • 四、将字源本义进行归纳分析。
  • 剔除目前权威解释的误差和错讹(如:注解“南”字,说是“南方少数民族,在水面的小船上,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而实际的释义应该是:“面对有许多刻度且平放在地面的圭表去观测日影”这样一种动作的状态<人面朝的方向>)(又如:“易”,义为太阳在天上运行并起作用,下面地面上的自然事作发生变化<这样一种现象及状况>;这当然同专家们的解释“日月为易”、“变化为易”、“蜥蜴一样为易”是不同的),简要进行提炼:
  • 1.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影)。
  • 夸父能力有限,超出自己能力范围,要去通过测量太阳影子寻找记录一年季节变化历法的规律。
  • 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逮之于禺谷。
  • 夸父每天测量太阳影子的长度变化,追寻季节变化的规律,在太阳下不停地工作,苦苦思考根据影子变化反映季节变动的奥秘。
  • 3.渴,欲得饮,将饮河而不足也(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
  • 长年的日晒辛劳与苦思冥想下,夸父得了好象是口渴的大病,最终死掉。
  • 4.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 应龙,当指后来的胜利者----这期间,发生了部落争端,后来的胜利者被称作正统的“龙”,曾先后击败了南方的蚩尤部落、偏北方的夸父部族,并且杀死了蚩尤和夸父。
  • 之后,胜利者离开夸父所在之处,到了更南方的地方而去。
  •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现,不仅可以印证“邓林”,还能解释陶寺遗址毁于一旦之后,中国社会逐渐进入了夏朝前期的文明爆发阶段。还可以解释“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应龙出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乃去南方处之”的内容。
  • 5.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 夸父抛弃了立竿为表的测影方法,采用了设置祭祀高台群落的形式,测量太阳影子。建立了天文观测中心和附属建筑。
  • ----陶寺遗址天文台,采用的是观测早晨阳光照射影子的方法,与后期“圭表测影”在正午取影不同,并且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城墙、建筑群等。
  • 只是这种在早晨测量太阳影子的方法,时间点选择极有问题,容易受到晨雾的影响,并且期精确度远不如正午时刻。夸父身心俱疲、心力憔悴,在这种为追寻自然运行规律而不余遗力地操劳下,奉献了自己的终生。
  • “应龙”在击溃夸父部族之后,对其的功绩进行贬低和诋毁,这种手法,中国后世历朝历代都还在应用
  • ----夏朝覆亡时,夏桀成了荒淫无度的昏君;
  • ----商朝灭亡后,商纣王成了吃喝玩乐的暴君;
  • ----汉朝兴起后,秦王成了焚书坑儒的败类;
  • ----隋朝覆灭后,杨坚变成了荒淫无度的淫棍;
  • ......你们单位换了一任一把手,上一届班子,可能一定成为自私自利、无所事事的混日子群体----这有什么奇怪的呢。
  • 有识者共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