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颗麦子的成长轨迹和它的伟大使命

 佳丽世界 2021-04-01

(朗读者:自洽)

我常对小朋友说,吃饭要“一粒米都不剩”,孩子只机械的知道粮食得来辛苦,但并不懂得怎么个“辛苦”法。所以作为亲历过种植的人,我想讲讲麦子和我们的关系。

在北方,吃面是一种信仰




胃里填满热乎乎的面也就等于填满了安全感和满足感。不管你有多膨胀,或者多不堪,一碗面就能让人获得最接地气的快乐,哪怕是短暂的。

谁主导胃,谁就主导精神。因此,麦子是神。人人有必要清楚的了解一颗麦子的成长轨迹。

1

立春后不久,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里,甚至还尚未感觉到暖意,大地就已经有了春天的味道。

沉睡了三个月的土地泛出了看不出痕迹的湿气,只有懂它的农人才能嗅出这股味道。他们已经准备好耕种了。

迎着寒风,农人把土地耕的松软,然后把精选的小麦种子成行播种。

疯狂的风会持续刮,大地看起来还是没有丝毫生机,人们也还是裹着厚厚的棉衣,但埋在黄土里的种子却并未睡着,它最懂春天,也最懂大地。

不管外面多么天干物燥,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种子就能最大限度的吮吸到的甘汁。

终于,在风里带着一丝暖的时候,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黄土地里冒出了芽尖。它看起来那么嫩黄柔弱,不堪丝毫负担,谁承想,那倒在两边的土块竟都是被它们推开的。

过于巨大的土块也并不能阻挡一颗麦子的成长,小苗从它的四周冒出,甚至有些从它小如针尖的空隙中钻出,只为享受地上的阳光雨露。

冒出地面的麦苗每一天的成长几乎都肉眼可见,从嫩黄变青绿,从两颗小芽变多个枝头,从一根变一撮。很快,整片地都绿油油的。

农人们几乎每一天都在地里呵护它们,除草、施肥、浇水、拢土……在最炙热的太阳下,在最措不及防的风雨中,甚至在最黑暗的雨夜里,都有农人们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的身影。

很多人看到地里成行的麦子,分不清它和草有什么区别,也联想不到它跟我们吃的饭有什么关系,毫无感情。

但我的爷爷,我的爸爸,他们都曾无数次蹲在田埂上,看着满地的麦浪微笑,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一样。

如果没有特别的天灾人祸,经过一百多个日夜的成长之后,麦子就抽穗变黄了,饱满的麦粒排列在穗子里,压弯了麦秆的腰,也压弯了农人的腰。

在快要收割的那些日子,如果前一两周能下一场好雨,那就真是一个丰收的好年。麦粒在最后一次吸收了大地的养分后,颗颗饱满,再加上连续几天的暴晒,更加成熟结实。

摘下一穗捻开,露出白色丰满的麦子,胖胖的、圆圆的,带着草木的清香,还有大地的醇厚味道。农人的胃笑了。

丰收真是令人喜悦呀!

2

大型机械收割我们看的多了,感谢工业的力量。但我想说一下传统的收割。

在观测过土地和天象的反应后,农人们会选择某个最合适的日子收割。

这一天不能太晒,不然麦穗太干会将麦粒洒落;不能太阴,免得刮风下雨来回扫动沉甸甸的麦穗就连头折断了;不能太湿,不然收割的时候镰刀会带出泥。

一天里最好的时间是清晨或傍晚,这是太阳最温柔的时刻,也是植物带露水和地面泛出湿气的时候。麦秆最柔韧,麦粒最多汁,天气也最清爽。(这就是为什么,每每农忙的时候,农民们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天没亮就要起床。)

但这种不太晒、不太阴、不太湿,又能在整个七月连续十多天保持好天气的天象,怎么可能是说有就有的。

所以,什么叫好年头?什么叫敬畏天地?什么叫悲天悯人?大概只有农人们最懂。

如果你不懂,去田野里种两年地,你就懂了。

3

收割后,麦子被扎成一抱左右的麦捆,用车拉到打谷场。带着麦秆的麦穗是麦子最后一次吸收能量的时机。


麦捆被成垛垒起来,捂上几天,麦粒继续吸收日月精华,直到麦秆逐渐变干。

我妈说,这一捂,产量又能增加一成。(所以一开始很多农民不愿接受机械化收割)

大概一周左右,麦捆晒的很干,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夏日,农人们开始做脱粒打场工作了。

麦秆被打散,晒到能听到“哔哔”的爆破声。这是最需要烈日的日子,人们顶着火烤一样的日头转动石磙,一边碾压一边翻晒,汗如雨下。

直到所有麦粒都脱离了麦穗,巨大的铁叉挑走麦草,剩下麦壳和麦粒,然后在有风的时候,高高扬起,清风将麦壳吹到一旁,留下麦粒。

女人们拿着筛子将小石子和草秆筛出,将上好的麦子装进口袋。

扛着一百多斤的粮食口袋,尽管皮肤晒的像焦炭,汗把脸上的泥土冲出“沟壑”,但收获的喜悦却难以掩饰。

一年到头不就为了这一天吗?

粮食在仓,心里不慌。麦子会磨成面粉,做出各种各样的面食,满足人们的胃,开始履行它的真正使命。

4

看到了吗,一颗麦子从播种到变成食物进入我们口中,中间要经过一百多个日日夜夜。

需要有合适的阳光雨露,需要大地的丰沃土壤,还需要有农民们的辛勤耕耘。这一百多天,对于农民来讲,每一天都在担忧,每一天都有辛劳,每一天都在祈祷风调雨顺。

风调雨顺是个什么意思呢?

要风的时候有风,要雨的时候有雨,要太阳的时候有太阳。怎样的上天才会这样悲悯生灵、无条件满足人们的愿望?

没有耕种过的人,无法理解农人们在天灾中颗粒无收的绝望。

当冰雹扫荡过麦田

当收割季节遇到连日雨水

所以,我们入腹的每一粒米,每一片面,都是上天的恩赐,大地的馈赠;它们饱含农人的汗水,满载心愿寄托。

我们有什么理由浪费粮食?

上一篇不是“996”,不配拥有幸福的人生?

我是村头小芳

只说我们村里的事

也可能是胡言乱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