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艾灸养生

 培训班背包 2021-04-04
图片

清明时节,大地清气上升,阳气升发,体内肝气随着春日逐渐加深,在清明达到最旺。肝主藏血,肝气旺盛,乃至肝阳上亢,带来的头痛、昏眩、失眠等症,也需要我们注意。

图片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春季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逐渐升起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图片
图片
神阙穴

神阙穴:即肚脐,人体的长寿大穴。人体科学研究表明,神阙穴是先天真息元气的唯一潜藏部位,人们通过锻炼可启动人体胎息,恢复天真息能。

图片

图片
图片
气海穴

气海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是强调该穴的保健养生作用。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直上3吋,约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养生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图片

艾灸可以调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全身水肿,眼袋浮肿,小便不利,脚气,失眠等症。

图片
图片
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是人体督脉上的要穴及人体长寿穴位之一。

图片

命门穴的功能有平衡肾阳和肾阴两方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命门之火就是人体阳气。

图片
图片
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部,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图片

日常艾灸此穴,则肾精充足、耳聪目明、发育正常、精力充沛、性功能强盛、行走有力。

所以在雨水还未汹涌而来的当下做好艾灸,等于为身体筑好坚固的防御工事,补足阳气,遮风挡雨,抵御风、寒、湿等春季常见病邪的侵扰。

【艾灸百科】

图片

气寒血涩,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结而生病,对此就可采用艾灸的方法,温经散寒,保持血液运行正常。《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是艾灸。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