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血精津液之间的关系

 玄冰生孙洁 2021-04-08

今天我们来学习气、血、精、津液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前面几讲里面,我们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气、血、精、津液的生成、敷布以及功能,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体主要的精微物质,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既然是讲关系,那当然这是两两发生的,所以我们一对一对的来看。

首先来看气和血之间的关系。气血可以说是人体最重要的一对精微物质了,所以我们也经常气血并称。气血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记住一个词就是气血同源。气血同源具体包括什么含义呢?等我们讲完气和血的关系之后,再回过头来看一下什么叫做气血同源。我们先来看一看气对于血有什么影响:

第一,气能够生血。血的生成的时候有三个来源,第一个是水谷精微经过心阳化赤为血,这个其实也就是水谷之气可以生血;第二个是营气化血,这个就是非常典型的气能够生血了。气和血之间既然存在这种相生的关系,有的时候我们在治疗大出血的时候可能来不及补血,可以先补气。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亟固”。意思就是说血这种有形的精微物质,它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就产生出来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一个相对比较长的化生过程。而气的生成相对就要快一些,所以当气血大脱,气血大量亡失的时候,我们就要先补气。一方面,气来得快;另一方面,气本身就能够帮助生血。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气还能够摄血。气足了就能够收涩血液,那么血液就不会继续的亡失,从而起到止血的作用。有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出血了,但是却大虚的时候,我们也会先补气,由补气而生血,这也是一个治疗方法。这种治法的生理基础是什么?就是气能够生血。比如非常有名的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力最宏,归少芪多立奇功”,它用了补血的当归和补气的黄芪来治疗血大虚的妇女,往往是用于妇科,当然男性也可以用。但是它的当归用量少,黄芪的用量多。当归是养血的,黄芪是补气的。既然是要养血,那应该当归多用啊?并不是,它是稍稍用当归,重用黄芪,这就是使气足则能生血的意思。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补气以生血的代表方。

第二方面,气还能够行血。血之所以能够在经脉之中循行周身,靠的就是气的推动作用。什么气的推动作用呢?心气的推动作用,宗气的推动作用,脉气的推动作用。总之都是气的推动作用。气走到哪里,它就能把血推动到哪里,或者指挥它流动到哪里。所以我们有一个老话叫做“气为血之帅”,意思是说血液的循行是靠气的推动和指挥的,讲的就是气能行血的意思。

那么如果气盛就怎么样?气盛则血妄行,它行血太过,那就会导致出血。气有余便是火,火能灼伤脉络,从这个角度解释也是可以的。总之如果气机有异常的太过,或者是气机循行速度太过,比方说气逆或者是气乱,就往往会导致血行的混乱。反过来如果是气虚,那就推动无力,会出现瘀血、或者是血郁,郁结不行。这个是气能行血。

第三大方面,气还能够摄血。气能够起到收摄血液,使其行于脉内,而不溢于脉外的作用。气能摄血主要是指脾气和肾气而言的,因为脾主统摄、肾主受纳。但在这二脏之间,又尤其以脾主统摄的功能最为重要。因为脾本身的功能就包括有脾统血,指的就是脾气能够统摄血液,使它循于脉内,而不溢出脉外。

假如脾主统摄的功能失常,比如脾气虚不能够摄血,就会出现血液不循于常道而出血。这种出血它是一种虚性的、阴性的出血,所以它得出血部位是在下面、在阴位为多。往往表现为便血、尿血、血精或者是下肢的紫斑、或者是妇科的崩漏,这种出血会相对更多。那齿衄、鼻衄,鼻子出血或者是齿龈出血,甚至于吐血、咳血就比较少见了。

这是气对于血的影响。

那么血对于气呢?刚才讲了气血能够互生,所以第一个,就是血能够生气。与“气为血之帅”相对应有一句话,就是“血为气之母”。血也可以转化为营气,而濡润周身,所以血为气之母。血可不仅仅只是营气之母,血流于脏腑则脏腑功能正常,就能够化生脏腑精气,这也是血为气之母的含义。如果血虚了,往往也会引起气虚,气血能够互生,也能互损。

第二点,血能够载气。血具有承载气的功能。这一点在大出血的病人身上体现得非常的明显,大出血的时候血液大量的流出体外,可是血能载气,所以气也就跟着血一起亡失了,最后出现的症状就不是仅仅血虚,而是气血大虚。这种情况下我们前面讲过了,那么是应该先补血还是先补气?就应该先补气,而且要大补元气。用什么方子呢?用独参汤。就一棵老人参,马上用水煎。有人说人参要煎几个小时,那大失血的病人不是早就已经病危了吗?对,所以煎上去以后,只要煎开十几二十分钟,就可以一勺一勺的开始可以给病人喂。那么一边喂,一边煮,那么他的气就逐渐的生成,就开始行使它摄血的功能,于是气就越来越足,血反而是越出越少,最后大出血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了。有的时候可能出血已经没有了,没有活动性的出血,但是病人的情况仍然是一副气血大虚,这个时候也要用独参汤来救急,是气足则血渐旺。

第二对关系,咱们讲气与精的关系。

气和精的关系,其实我们前面在讲精的时候已经提到了。精气理论,精就是气、气就是精,精气可以相互化生。所以精气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一句话,能够相互转化,精可以化为气,气可以化为精。

那么气和津液是什么关系呢?气和津液的关系,与气和血的关系非常的像,首先存在一个津气同源的关系。那么气对于津呢,也是首先气能够生津。气为什么能够生津呢?还记得我们前面讲津液的生成过程嘛?你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归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呢?靠的是气的气化作用才能完成的。所以你看,津液的生成是不是以气为根本呢?所以说气能够生津。

那么津液由胃到脾、由脾到肺、由肺到膀胱,这个循行过程的动力何在呢?靠的也是气。我们前面讲了靠的是肾阳的蒸腾,肾中阳气的蒸腾,这是气能够行津。还靠什么?还靠脾气、肺气的功能正常,脾气主升清、肺气主敷布,这样才能够使津液敷布循行于全身,所以有气能行津的功能。如果气不能够行津,或者说行津无力,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津液就不能够正常地循行,停滞而不行。津液在体内停滞,就会形成有形的浊邪,比方说痰、湿、水、饮这样一些病理产物。痰湿水饮一旦形成就后患无穷,会产生数不胜数的各种病变。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停在哪里,就病在哪里”。如果痰停于心,那叫痰蒙心窍;如果痰停于中焦,那叫中焦脾胃痰湿,或者叫中焦痰湿;如果水停于下焦,那就叫少阴寒水等等,变化无穷。

第三方面,气还能够起到摄津的作用。气能够固摄津液,使它存在于它应该在的位置。什么叫应该在的位置?就是它应该运行到哪里,它就呆在哪里,而不会跑到其他地方去,尤其不会脱失于体外,这个叫做气能摄津。如果气不摄津,那么津液就往往离其本位,甚至脱离体外。比方说“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气不能摄津,津液大出。以什么形式出?大汗出。这个往往是肺气虚,卫表不固,我们可以用玉屏风散来治疗它,用黄芪补气、白术健脾以固表,再稍微加点防风以去外邪。为什么?因为但凡出汗,汗孔就开,汗孔开邪气就能入。所以要稍加祛邪之药。这个以后在方剂学里大家还能够更详细的学习到这个方子。

再或者气虚而不能摄津,那津液就由下而出变成小便,小便量就特别的多,次数多、量多,这叫小便清长。肾气虚则小便清长

再或者脾气虚不能摄涎,那么口里的唾沫、口水就特别多。唾为肾液,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唾沫实际上指的就是不前面我们讲的五液里的唾,指的是口水,或者标准的中医说法叫做涎。这个往往见于小孩子。小孩子脾气弱的时候,你看他睡着以后口水就顺着嘴流出来,这就是气不摄津。脾虚不能摄其津,于是就涎出。

如果是肾虚,就不能够摄唾,所以嘴巴里面就老是有很多唾沫。甚至于你看有的人讲着话,口角的唾液就流出来了,这也是肾虚不能摄其津,不能摄其唾的具体例子。

津对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津能载气上。津能够承载气。大家想一想,跟气随血脱一样,津液大量的亡失是不是气也会随之大量的亡失啊?所以我们前面讲的大汗出也好、或者是小便清长也好,都会导致相应脏腑的气机虚弱。比方说大汗出,那么就脾肺气虚;小便长期的清长,那就容易引起肾气虚。那有人说肾气虚的表现不就是小便清长吗?对的,肾气虚会出现小便清长。可是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引起了小便清长的话,长此以往也会伤及肾气。比如说滥用利尿通淋药,是不是就可能导致长期的小便清长?那么它就可能会伤及肾气。再比方说长期的大量饮水,结果小便清长,是不是也会引起肾气虚?这都是临床上常见的例子。

血和精的关系是什么呢?

血和精最重要的关系就是精血能够互生,精能化为血,血能够化为精。我们前面已经讲过,气血能够互生,气精能够互生,精气能够互生,这里又讲到精血能够互生,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对,所有的这些精微物质相互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因为它们的主要来源是一致的,都是什么?都是天地精气与水谷精微相搏结而形成的,其中又尤其以水谷精微为主。所以我们经常讲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定要吃饭,要摄入水谷精微,我们的气血精津液才能够正常、才能够充足。那么这种精血互生的关系,我们有时候也把它叫做精血同源。

好我们再来看看血和津液的关系,血和津液的关系跟前面的几对关系一样,也是首先强调的是津血同源,津和血能够相互转化。我们在讲津液的时候其实已经提到了这个问题,我们说津血的相互转化主要体现在汗血同源上。就是汗和血的相互转化,或者说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上。我们还举了一个例子,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就是大汗出的病人就不可以去伤其血,不能用破血药;那么血虚的病人就不能用发汗的方法,就不能再出其汗。

讲到这里,我们已经讲了气血同源、气精同源、精血同源、津气同源、津血同源等等,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但凡中医里讲到某某同源,一定具备三个特点。第一,这两对概念之间一定存在着共同的物质来源。比方说气血同源,气血都是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所以它们气血同源,那么精血同源也是以此类推的。第二,一定在生理上能够相互转化,精能化为气、气能化为精,气能化为血、血能化为气,以此类推。第三,它们一定在病理上能够相互影响,比如说“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叫病理上相互影响。比方说气大虚则血易虚,血大虚则气易虚;补血则能生气,补气则能生血。具备这三个特点,我们就可以说它们具备有同源的关系。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回过头去再看一看,这几对同源是不是都同时具备这几大特点。

好,那么今天关于气、血、精、津液相互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

稿约:“从头学中医”公众号是由“一小撮”热爱中医的人运营的公众号,致力于中医学习与推广。欢迎广大爱好中医的朋友们不吝赐稿。但凡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有关的稿件都可以的。录用后,我们将通过公众号和其它自媒体将您的想法传递给更多喜欢中医的人。让更多人和我们一起“从头学中医”,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投稿信箱:28186361@qq.com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