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附子使用

 春阳pkqvy4 2021-04-12

第三,阴阳两虚的体质,这种现象在生活中的确很多,常见一些形体瘦弱的群体,因为脾肾虚弱身体留不住充足的水分,身体血液、津液相对匮乏,如果简单用温热的药,可能会导致“阴阳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被打破,会导致火更大的现象,仲景先生在四逆汤的组合中炙甘草作为君药的定位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笔者在一些慢性长期腹泻患者和阳虚失眠中发现,用单纯的温药效果并不好,通过加大炙甘草的用量,必要时加一些生地、党参之类的药效果特别好,而且不会产生上火,痔疮发作之类的副作用,对于厥阴特别阴寒的体质甚至要用一些吴茱萸、丹皮、生地等寒热配合的组方,这样病患才舒服,才准确,我们从肾气丸,温经汤中很容易看到仲景先生这种治病极为精确的思路。现在很多民间火神派提到的什么“郑钦安用药药专力猛,不加阴药”等比较抽象的提法,笔者觉得有必要从机理上仔细探究,如果不加节制的乱用附子、干姜,不仅不会有好的效果,而且会扰乱身体的系统平衡。


图片


在附子的使用上,笔者也经常用到,但一般是15-30克的用量,只有较少的情况会用到60克以上。附子的毒性问题,除过附子质量的问题外,本质上是药物配伍结合病患体质的问题。附子的特点是温热而走散,现在流行的很多“以火消阴、用阳抑阴”的说法带有很大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不同人的理解会导致产生很大的偏差,在不清晰的理论指导下有时会犯很大的错误。少阴病阳气不足的特点就是阳气匮乏不能调动水液而出现的身体功能性衰弱或者衰竭,四逆汤就是利用附子温热走散的“性格”调动和“驱逐”身体的水液运转起来。附子中毒经常出现的发麻现象实际上是附子温热走散的性质没有被制约好的原因,我们都有生活体验,发麻往往是因为局部的肌肉得不到气和血的滋养导致的(有时是一个姿势保持太久,有时是局部气血太弱)。如果病人身体瘦弱,“真阴”不足的话,附子温热走散的性质在血液和津液不足的经络肌肉当中就会产生“驱逐”血液导致局部血液失养出现发麻的情况,所以附子的使用一定要结合病人的体质,进行合理的配伍使用。


对于形体瘦弱,真阴匮乏的人,附子的用量一定要准确,用到尽量少而合理,必须考虑用炙甘草,生地、大枣等养阴护阴的药来制约和“包容”附子温热走散的性质,这样“刚柔既济、以柔克刚”的方法可以快速实现回阳救逆的目的,手脚冰凉的患者可快速的温暖过来。相反,如果“不加阴药,单刀直入”大剂量的使用附子一定会造成“真阴亏损、阳气飞散”的局面,病患会愈加感到四肢逆冷,也很容易发生中毒事件,绝不是有些火神派的粉丝认为的中毒实际是疾病恢复的向好的信号。


图片


有关附子的使用问题,仲景先生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没有直说,但附子相关组方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非常清晰的。附子的常用量是生附子一枚,“强人”可用大附子一枚,所谓“强人”就是指的体格大而健壮的人,这样的体质,通常真阴不会匮乏。附子最大使用量是炮附子三枚,见于《伤寒论》第17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很显然,原文这样的描述告诉读者,病患是严重污水泛滥,废水和冷水大面积扩散到身体关节和肌肉导致,这时正好使用附子温热和走散力量驱赶经络肌肉中多余的水邪!


笔者现在使用附子时一般不先煎,先煎会破坏需要附子温热走散和调动水液的性质,但在用量和配伍上一般会非常谨慎,在不确定时会参考《伤寒论》中仲景先生的配伍组合,会根据疾病的情况和病患体质来决定如何使用。


图片


今天的文章,恳请诸位火神派的粉丝批评指正。另外,也希望能对大量采用艾灸等火攻疗法来提倡扶阳的中医从业者一些启发,过分和不合理的使用艾灸等温热发汗的方法不仅可能不会扶阳,可能还会损阳,这一点,也是仲景先生在《伤寒论》中反复强调的,从业者不可忽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