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胃痛不是大病,但发作起来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针灸治疗胃痛,不仅起效迅速,而且安全无副作用。下面跟随胡静医生一起学习吧!本文选自胡静《30种常见病的针灸治疗》胃痛 概念:胃痛是以上腹部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的病症。因本病疼痛部位近心窝处,故又称“心下痛”。 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与寒邪犯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胃络不通或胃失温养。 本病常见于西医的胃痉挛、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脱垂等病中。 一、实证性的胃痛 主症:上腹胃脘部突发疼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 寒邪犯胃:脘腹得温痛减,遇寒痛增,恶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或伴恶寒,苔薄白,脉弦紧。 饮食伤胃:胃脘胀满疼痛,嗳腐吞酸,嘈杂不舒,呕吐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肝气犯胃:胃脘胀满,连及胸胁,嗳气吞酸,大便不畅,常因情志诱发,心烦易怒,善太息,苔薄白,脉弦。 气滞血瘀:胃痛拒按,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呕血便黑,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 二、虚证性的胃痛 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 脾胃虚寒:泛吐清水,喜暖,大便溏薄,或手足不温,舌淡苔薄,脉虚弱或迟缓。 胃阴不足:胃脘灼热隐痛,似饥而不欲饮食,咽干口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弦细或细数。 胃痛的针灸治疗 配穴方案+动图演示 一、胃痛缓解期的治疗 主穴:中脘、内关、足三里 中脘穴 内关穴
寒邪犯胃:神阙、胃俞(艾灸) 胃俞艾灸操作 饮食伤胃:梁门、天枢 肝气犯胃:期门、太冲 气滞血瘀:膻中、膈俞(放血) 脾胃虚寒:神阙、胃俞 脾俞(艾灸) 脾俞艾灸 胃阴不足:胃俞、三阴交 二、发作期的治疗 实证:梁丘;虚证:公孙 操作:重手法刺激,每穴1~3分钟,以疼痛缓解为度。 梁丘穴的针刺手法 1. 本病需要与肝胆疾病、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相鉴别。 2. 胃痛如果合并胃出血、胃穿孔等重症出现时,应当采取综合治疗手段。 3. 对于急慢性胃炎、胃痉挛引起的急性胃痛效果佳。对于慢性胃痛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根本性治疗。 4. 本病患者平素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严禁辛辣食物及烟酒;另外还应当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慎避风寒,适当锻炼,增强机体防病能力。 本文内容节选自视频课程 《30种常见病的针灸治疗》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针灸医院胡静医生主讲 点击图片可报名学习全部内容 ▼▼▼ -胡静- 中国中医科学院硕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附属针灸医院优秀医师 全国名老中医吴中朝学术继承人 擅长治疗内妇儿外、精神科等疾病 疗效显著,广受好评 一病一讲,从诊断、辩证分型、配穴、针刺手法、注意事项,每种病都有整套的治疗方案,全部倾囊相授! ![]() 配合真人模特,老师亲自示范。平时到医院跟师才能看到的手法,现在通过课程就能学会! 针灸治疗方案都是胡静医生临床总结的经验,安全有效,患者好评如潮,您可以放心参考使用! 某医疗平台上患者对胡静医师的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