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儒林外史》 1.根据阅读积累,按要求作答。 (1)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右图是其中的一枚。请写出与右图内容相关的情节。 ![]()
(2)《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些热衷科举考试的“士人”,请从“周进”“马纯上”这两个人物中选择其一,结合相关事例作简要分析。 2.[2020·温州节选]读完《儒林外史》后,小瓯在钉钉群留言,请你回复。 ◎留言:《儒林外史》写完儒林士人的故事后,却以四位市井奇人压轴。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参考阅读笔记,帮他解惑。 3.课文《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请写出范进中举这个故事之前(前因)或之后(后果)的情节。(任选一个作答,限20字以内) 4.阅读《儒林外史》选段,完成(1)(2)题。 话说周进在省城要看贡院,金有余见他真切,只得用几个小钱同他去看。不想才到天字号,就撞死在地下。众人多慌了,只道一时中了恶。行主人道:“想是这贡院里久没有人到,阴气重了。故此周客人中了恶。”金有余道:“贤东,我扶着他。你且去到做工的那里借口开水灌他一灌。”行主人应诺,取了水来,三四个客人一齐扶着,灌了下去。喉咙里咯咯的响了一声,吐出一口稠涎来。众人道:“好了!”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贡院前一个茶棚子里坐下,劝他吃了一碗茶,犹自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 (1)补填下面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儒林外史》这部讽刺小说,是清代小说家 的著作,它通过描绘士林的“群丑图”,展示 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 (2)众人认为周进“撞死在地下”是“中了恶”,你觉得他们说的合理吗?请结合相关篇章内容阐述理由。 5.《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完成后面的题目。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而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者。 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的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A.王冕 B.牛浦郎 参考答案:十一、《儒林外史》 1.(1)严监生临终爱惜灯油。(2)周进: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贡院里因受刺激,一头撞在号板上,可见周进醉心科举,被封建科举制弄得神魂颠倒。马纯上:二十多年来屡试不举,为举业空耗终生,还经常宣扬“科举”,可见其热衷举业、迷信八股。(马纯上屡试不第,以选书为生,治学近乎迂腐,是八股科举考试的虔诚信徒。他听闻匡超人的父亲生病,叫匡超人念八股文章给父亲听,说病自然就好了。他把八股神化,对其无比痴迷) 2.小说主体部分通过展现功名利禄对周进、匡超人等读书人的毒害,批判了荒谬的科举制度。在他们之后,作者以四位各怀才艺、淡泊名利的市井奇人作为压轴人物,与儒林鲜明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组人物与楔子中品行高洁的王冕呼应,更加突显了作者的这一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要解答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需要了解《儒林外史》的内容思想,还要分析三组人物的特点:作者在第1回中塑造了诗人王冕的形象来“敷陈大义”“隐括全文”,并作为自己理想的楷模和臧否人物的标准。第2—54回,描写了周进、严监生等一些深受八股科举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目的是反映当时世俗风气的败坏。第55-56回将目光转向季遐年、王太、盖宽、荆元四位自食其力的市井奇人。作者用饱含赞许的笔墨塑造了四位人格独立、不畏权贵、自由洒脱的市井奇人,与儒林形成对比,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为文章注入了个性解放观念与民主思想倾向等进步思潮,与王冕形成呼应,表现了作者的思想。 3.示例一:(前因)周进选拔范进为秀才第一名并称赞范进。示例二:(后果)范进母亲因突然富贵大笑跌倒而死。 4.(1)吴敬梓 科举制度 (2)示例:不合理,周进中的不是“阴气重”的“恶”,而是中的科举制度的“恶”。周进六十多岁依然是童生,饱受秀才、举人的欺凌、嘲弄,生计无着,落魄为记账先生。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的辛酸悲苦和忍受的侮辱欺凌集中爆发,才会“撞死在地下”。 5.示例一:我选A。王冕是“辞却功名富贵,品第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者”。他蔑视权贵,以卖画为生,为了不与危素等权贵结交,多次推辞见面,甚至远走他乡;他有远见,向朱元璋献策,让其以仁义服人,平定天下;他不慕名利,朱元璋征召他做官,他为躲避入仕归隐会稽山。可见他是一个恪守道德、张扬个性的贤者。 示例二:我选B。牛浦郎是“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他偷了牛布衣的诗稿,盗用了牛布衣的名号,一心想通过结交权贵改变自己的命运。为结交董瑛,责怪卜家弟兄;为巴结牛玉圃,甘愿被牛玉圃认作孙子,媚态毕现。可见牛浦郎是一个追名逐利、自甘下流的小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