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谓闷泡、坐杯、留根?闷泡不是坐杯!

 饿了没 2021-04-25

闷泡不是坐杯,概念别混淆!

有些茶友总是分不清这三个词的意思,在茶桌上总是容易说错,今天给大家区别三者的概念

1⃣闷泡

茶叶中的“闷泡”手法,即为茶叶长时间处于密闭的泡茶容器中,例如盖碗、紫砂壶等茶具都可使用闷泡手法。

👉👉闷泡其实是检验白茶质量的一个手法,常出现在“茶叶审评”环节,白茶加盖闷泡三分钟以上,这是为了能够快速辨别茶叶品质的好坏,而不适用于日常泡茶当中。

❗❗对于福鼎白茶而言,闷泡法,不仅会将茶叶的缺点放大,即使是品质好的白茶也容易被泡坏。

🍵🍵闷泡法讲究的是一个“慢”节奏。长时间的浸泡,会让茶叶中的内含物质过量析出,落入水中,茶汤便会变得浓烈、苦涩,茶叶的缺点便会完全暴露在茶汤中。

2⃣坐杯

不少茶友会将『坐杯』与『闷泡』的概念相混淆。

👉👉闷泡,是茶叶长时间在盖碗中浸泡,而导致茶滋味过度释放。

👉👉坐杯,是在茶叶内质已经大部分析出的状态下,为了让剩余的茶内质及滋味物质能够均匀释放出来,而适当延缓出汤时间。

💡💡💡日常喝茶时,我们总能遇到这种情况,在冲泡白茶时,已经冲泡了五、六道了,此时茶汤内质释放的得差不多了,茶味渐淡,但茶叶却又未完全舒展,扔了极为可惜,为了让茶汤不至于寡淡,又不浪费,便可选择坐杯,适当延长出汤时间,调整茶味的浓淡。

👉👉冲泡品质好的老白茶时,前五冲需快出水,万万不可坐杯,不然不仅会影响到茶汤质感还会影响到茶叶的耐泡性。

❗❗尤其是前三冲泡,时间需控制在5~8秒左右,五冲过后,可适当坐杯,时间控制在12~17秒。

到了第8冲,茶味逐渐变淡,可将坐杯时间再次延长30秒~60秒不等,具体的坐杯时间可根据喝茶当事人的口味喜好来调整。

💡💡闷泡是一味的将茶叶长时间与水相接触,得出的茶汤难以入腹。

坐杯,是科学的调整冲泡的时间,将茶叶的价值最大化,以得到口感更为香甜可口的好茶。

3⃣留根

冲泡白茶时的留根,是指在泡白茶时,留一些母汤在杯中,不全部沥干。留根,在福鼎又称之为“回浑汤”、“留母汤”。

👉👉泡白茶时,通常有两种情况会用到这个方法

一种是煮茶的时候,为了保证之后茶味能够延续而使用留根法;

另一种是使用容量大的茶具泡茶,会使用到留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