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素先:痤疮】

 昊晟堂 2021-05-06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情虽轻,但常反复发作,根治困难。
丁素先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毛囊炎、湿疹等皮肤病。
丁主任认为,痤疮虽多为热、痰、湿、瘀阻滞而成,治疗如果只局限于清热、除湿、化痰、祛瘀,往往收效较差,治疗时更应结合脏腑进行辨证,才可取得良好疗效。

1.湿热痰瘀为标
六淫之邪蕴结,郁于体内均可为毒,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失调,病理产物蕴积亦可为毒,其包含热毒、痰毒、瘀毒、湿毒等,表现形式有两种:一为毒聚,局部红肿热痛,溃烂形成痈疖疮疡;二乃毒郁于肌表,上达颜面形成丘疹、红斑、结节、囊肿等,临床上多表现为痤疮。若热甚,皮损多为红斑丘疹,黑头粉刺,色鲜红;若毒邪以痰湿为主,皮疹为结节,囊肿;若湿热夹瘀,皮损多为暗红色结节,疤痕,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虽湿热痰瘀为痤疮发病机制,但责其根源,皆为脏腑失调,邪气内侵而成。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湿郁化热成毒,熏蒸于上;或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久郁化火;或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湿热相合,日久蕴结成瘀,终成毒邪,郁于颜面、胸背而发病,故痤疮虽行于外实则发于内。
2.脏腑失调为本
痤疮之为病多责之于肺、脾、肝、肾四脏。
肺风粉刺不只责于肺经,当患者饮食不节,肥甘厚腻化为湿热郁于脾胃,邪气上犯于肺,加之本就有外邪侵袭,内外相结,皮毛彰之,此乃中焦运化不周,肺胃积热,治疗应清热宣肺,化湿通腑,兼以解毒。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患者偏嗜辛辣油腻,使得脾胃受损,脾运失司,不能上输精微以润养肺卫,使得卫表不顾,易感受六淫邪气;精微不得疏布全身,反为痰而干肺,痰凝于肌表或化热或与外邪搏结上蒸颜面以为疮;脾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发于肌肤而为粉刺、结节、囊肿;痰凝湿热日久不去,又可导致瘀血内生,其病因复杂,病情反复。足阳明胃经循行于头面,脾胃湿热,上炎熏蒸头面、胸背,故相携而发病。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气机郁结化火,女子以肝为先天。丁主任认为女性痤疮患者的发病与加重与肝有着紧密联系,月经期前大部分患者会伴有痛经或月经失调,乳房胀痛,皮疹加重。肝郁化火,肝火犯肺,挟湿上蒸于面,郁阻毛窍,湿热凝结,则发为白头、黑头粉刺;肝火犯肺,痰湿郁阻,气血运行不畅,则易发生丘疹、结节;热盛肉腐,化而为脓则发生脓疱、囊肿。《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肝经循行之处皆为痤疮的好发部位。
肾主一身阴阳,水液气化,丁主任提出,近年来,临床中延发性痤疮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其根本在于肾阴阳天癸平衡失调。肾为脏腑阴阳之根本,通过对肾中阴阳平衡状态的调整,可影响到全身各脏腑的阴阳,当肾阴亏虚时,阴虚火旺,虚火上浮于面,火郁于内而发疹;若肾阴不足,水不涵木,亦可导致肝阴不足,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脏腑功能紊乱,湿、热、痰、瘀乃生,更易发病;再加之饮食、作息不规律、工作压力大等诱发因素,肺胃火热上蒸头面,血热郁滞,使得病情反复,根治困难。
3.调理脏腑,辨证论治
清肺胃湿热适用于肺胃蕴热证,其皮疹多以红色丘疹、丘疱疹为主,可有少许脓疱,舌红苔黄,脉浮数,选方痤愈汤加减。当皮疹色红、热甚时,可加五花汤;以脓疮和结节为主时,应加白花蛇舌草、虎杖、茵陈、蒲公英等加重其清湿热之功;当在月经前皮损加剧或诱发,其程度往往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加重时,予以调理冲任法,加仙茅、淫羊藿、乌药、香附等;当皮疹以色素沉着或疤痕为主,舌暗红苔少,脉细涩,予以活血化瘀,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
健脾除湿适用于脾虚为主证,其皮损表现多发于面及或胸背部,皮疹色暗,为结节、囊肿或留有色沉及疤痕,面色晦暗,口淡无味,纳呆腹胀,大便溏泻,倦怠乏力,舌淡嫩,脉细无力。若伴心悸、失眠、健忘等心脾两虚证时,方选归脾汤加减;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若以血虚为主,病变部位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补心丹等;湿重者,可加泽泻、扁蓄等;若痰凝日久,皮损以结节、囊肿为主,可加陈皮、半夏等;偏热者,可加黄柏、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夹有血瘀者,可加红花、莪术;夹有气滞者,可加柴胡、陈皮。
疏肝理脾适用于肝郁脾虚证,面部额头、鼻部散在细小丘疹,颜色暗红,有小脓头,并伴有胁肋胀痛,时轻时重,面红目赤,恼怒、抑郁尤甚,脘腹胀闷不舒,或食少纳呆,腹胀肠鸣,女性患者经前期乳房胀痛,痛经,皮损加重,舌淡胖大或伴有齿痕,脉弦细无力。皮损色红其证兼热,加牡丹皮、凌霄花;纳差,腹胀,泄泻,苔厚腻,加生鸡内金、枳实、薏苡仁、茯苓;脓头较多,湿热明显加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等;结节囊肿较多者加莪术;痒甚加苦参、地肤子等。
肾脏辨证论治多分阴阳,肾阴不足时,当滋水清热,引火归元,其皮损以丘疹脓疱为主,色红,疼痛明显,易出脓,丘疹脓疱常累及胸、背部,常伴有口臭、烦躁、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数。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配合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阴虚火旺者,加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精血,清除虚热。肾阳虚衰,温化无力,瘀血内停,治疗以补肾通经,活血散结,其皮损多见于两颊及下颌部,细小丘疹,色淡,疼痛或痛不明显,在皮肤存在时间较长,不易化脓。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畏寒者,加干姜温阳通脉;瘀血者,加鸡血藤行血补血,走守兼备。
4.病案举例
王某,女,19 岁,2014 年8 月6 日初诊。
患者面部毛囊性丘疹2 年,微痒,反复发作,平素便秘,2~3天1行,大便秘结不畅时面部皮疹加重,便后皮疹减轻,月经正常,小便短赤,平素喜吃辣椒及甜食,口渴欲饮。查体:两颊散在较多红色丘疹及少量小脓头,可见黑头粉刺及色沉,舌红、苔白,脉滑数。中医诊断:肺风粉刺。中医辨证:肺胃蕴热,外感毒邪。治法:清肺胃热毒。方药:痤愈汤加减。
荆芥、防风、桔梗、川芎、当归、枳壳、生栀子、野菊花各10 克,金银花、瓜蒌各15克,白芷、白蒺藜(后下)、黄芩、黄连、甘草各6 克。
7 剂,每天1 剂,水煎早晚分服。外用甲硝唑克林霉素凝胶搽剂,每天1 次。
2014 年8 月13 日二诊:上方服7 剂,症状明显变好,脓头干涸,红色皮疹变化不明显,上方加生地黄12 克,玫瑰花、赤芍各10克,继服7 剂。
2014 年8 月20 日三诊:大便正常,丘疹大部分消退,遗留色沉及脱屑,上方去瓜蒌,再加川芎10克,继续服14剂,基本痊愈。

【按】患者平素喜食辛辣甜食,脾胃湿热蕴结,故小便短赤,口渴欲饮;肠腑不通,湿热蕴结,大肠与肺相表里,故见两颊散在红色丘疹及少量小脓头、黑头粉刺及色沉,选用由枇杷清肺饮加减而来的痤愈汤清其肺胃热毒,方中用金银花、野菊花、黄芩、黄连清热解毒,栀子清三焦火热;瓜蒌润肠通便以泄肠胃实火;川芎、当归养血活血;荆芥、防风、白蒺藜疏风清热;甘草解毒和中。诸药合用便热得清,风得散,疹消而痒止。二诊,皮疹虽有好转,但其红斑赤色仍不减,考虑金银花、野菊花、栀子等药虽为清热要药,但都在卫气之流,然热已深入,故加生地黄以清热生津,滋阴养血;赤芍清热凉血;玫瑰花以散瘀,理气,止痛。三诊,患者大便正常,继而去瓜蒌,加大川芎的用量,增加原方行气祛风消疹的能力。

图片
本文摘自王文欢、丁素先、王红梅《丁素先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