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体是一个整体,骨骼健康是多脏腑协调作用的结果,生命在于运动

 用户08204546 2021-05-06

肾主骨生髓,一说到骨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是不是肾虚了,实际上,除了肾,身体五脏其他三个脏腑也与我们的骨骼密切相关,而这其中到底有哪些关系?会有哪些表现?出了反应我们该如何处理呢?小岩今天就和大家认识一下他们:

适度运动,谨防拉伤

肌腱,是筋

1.肝主筋,活动不利在其中,骨关节的活动需要关节周围的韧带来控制,我们之所以可以完成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而没有产生关节分离,韧带起到了固定的作用,当动作过大时会产生韧带撕裂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脱臼”,这个时候韧带不能束缚骨头而产生。全身所有的韧带都是“筋”,当人体有“肝气虚,肝血亏”等问题出现时,就会产生束筋能力下降(你可以理解成,我们的橡皮筋被氧化了),所以关节就会出现活动受限,活动不利,幅度减小等等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疏肝利胆来缓解。最常见的办法是点按太冲穴,大敦穴,中都穴这三个穴位来缓解,同时多做几组体侧运动也是很好的伸拉方法,注意按摩与运动的幅度,筋,本身是具有弹性的,但如果单次运动过猛或单次伸拉幅度过大,都会产生筋损伤,不但不利于健康,还会损伤身体,循序渐进是最好的。

骨头的营养来自于骨膜

2.心主血,供血不足骨难生:骨骼老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疼痛,疼痛与骨钙流失有很大关系,骨钙流失与肾气虚,束骨能力不足有直接关系。但骨钙流失后,骨膜供血毛细血管补充不足也是产生骨痛的一个影响因素。骨头的营养来自骨膜的吸收能力,骨膜的供血毛细血管如果十分发达时,人体成骨细胞活性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骨钙流失的。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四十岁的女人,有的骨头一定感觉没有,有的人骨病缠身的区别,保护好心脏的供血能力,给骨膜提供足够的营养,对于减轻骨病发作十分关键。能够提高心脏供血的穴位有神门穴,少冲穴,灵道穴。集中在腕关节,指关节小拇指侧。平时可以沿着小拇指侧面进行互搓,搓到小拇指有热感时,恭喜你,这个运动达标了。

肌肉的力量需要“脾气充足”

3.脾主肉,不知道腰疼在哪,记得除脾湿:生活中很多朋友会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不知道哪疼,说不出怎么难受,就是腰部活动不利,一会儿疼,一会儿酸,稍不留神就闪腰。很多朋友用了很多方法都解决不了。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脾主肉,肉在腰部於住了”。所以,揉一揉,敲打敲打就能缓解,过一会儿,还会难受,经常反复发作,弄得心烦气躁,越心烦气躁越容易伤脾胃,因为脾气大了,脾火就升起来了,进入这个循环时,你的老腰会备受煎熬。这个时候建议选择脾经大穴,大包穴和太白穴配合肝经太冲穴同时点按,对于缓解腰部不适感可以一试。

身体本就是一个整体,中医的三大基础之一就是整体观,所以不管哪个关节出了问题,出现了骨骼老化的表现时,都会伴随全身的脏腑联系,我们在处理的过程中,都要注意观察这些细节之间的联系,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骨骼老化是一种缓慢且痛苦的过程,真的发生了骨病时,第一会产生疼痛,第二影响运动,第三会让人基础代谢率下降(动得少了,消化下降)。为了健康,运动时不要逞能,适可而止,随着年龄增长,适度运动,保持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