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破除内心障碍,打破"习得性无助"

 熙桓心理 2021-05-10

“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从小到大我们接受到的最多的教育。

“坚持不懈就能成功”,“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都也一致强调只有坚持不懈、重新开始,才能获得成功。

但是你有没有过想自我放弃,觉得做什么都无能为力的时刻?

在家庭中,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敞开心扉,总是觉得“说了也没用”,永远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只能告诉自己“算了”。

在学习、工作中被欺负、受委屈,你一次次尝试求助,却无人听见。于是便不再发出呼救的声音。

面对家庭暴力、被伤害、被不公平对待等遭遇,很多人都有一种很强大的能力,就是:忍耐。

“忍一忍,或许就好了。”

“反正每次都这样,认命吧。”

当一个人发现无论如何努力、无论做什么,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所有尝试均以反复的失败告终时,就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局面。

最后,精神支柱瓦解、斗志也随之丧失,倾向于放弃努力、接受命运的摆布,表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重复做出习惯性的消极反应。

消极的无助反应最终取代了行动和努力,只是这个平衡点取决于自由与进取对个体的重要程度和能够付出的代价。

这背后的根源,正是那种让我们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的无助感在作祟。也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 “习得性无助”。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并设置了蜂鸣器和对笼子里进行了布置电网。

在实验中,只要蜂鸣器一响,实验人员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

狗由于被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它只能在笼子里狂奔,因为受不了被电击的痛苦,狗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痛苦,并尝试挣脱铁笼,最终均失败了。

多次实验后,蜂鸣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

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已经把笼子的门打开。

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

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明明笼子的门已经打开,可是狗为什么听到蜂鸣器的声音后,就连想要逃离的本能都没有了呢?

其实对于人类来说,甚至无需有形的皮鞭与缰绳,只要一副牢靠的精神枷锁就已足够。

当人们反复尝试某一件事情均无法取得成功的时候,人们就会形成一种定向思维:

“我的努力是没有用的,即使我累死都不能改变结果”。

于是人们会选择什么也不做,接受目前的困境。哪怕在我们能摆脱噩运、控制局面的时候,仍甘心自我放弃。

而事实上,此时此刻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了”,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

这种心理让人们自筑藩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从而“破罐子破摔”。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清醒认知,造成挫败的实质原因是客观要素而非是你自身智力、毅力、努力的主观要素,那么,我们充其量只会“无奈”,却不至于引发“习得性无助”。

这种甄别主客观原因的内省,我们称之为「归因解释」。这是一种消解习得性无助的认知策略。

当遇到挫折时,我们先不要主观臆断,要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

“这真的只能这样了吗?”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上次也是这样,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

“这确实是我造成的问题吗?”

如果,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可控因素,诸如 “方法不正确”、“时机不对”,便会更加积极地去寻求改变。

也可以多向身边的人求助帮助分析,从而便于我们更清晰的发现并解决问题。

而不是一味进入“我不行”的习得性无助状态,不可自拔。

另外,做一件事时,无论是否是自己擅长的领域,最好可以适当的降低自己的预期目标,这样在把握不足或者出现疏漏遇到挫折时,可以减少对自己的负面情绪。

总之,当悲哀发生时,不要沉溺于无助。多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承认自己是个失败者。

习得性无助可能真的会让你一事无成,但摆脱它却能让你变成一个强者。

熙桓心理

很多时候,令我们陷入无助的,仅仅是无助这一种抽象的感觉、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而一旦将问题具体化、细节化的去认真分析,就可能会认识清楚原来“我没希望了、我完蛋了”不过是恍然如梦的错觉,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人生的路千万条,需要的是放眼去追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