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是肝火太旺,这样调肝养肝,可活血行气、疏肝解郁 我们都知道“怒伤肝”,也知道描述愤怒的时候会用怒火中烧,中医认为,生气和肝火旺相关。 首先,肝火旺的时候,肝脏本身藏血和藏魂的功能也就失调了。 藏在肝脏里的气血郁积,会表现出烦躁,魂不守舍,这时候,很多人就会睡不着觉,即使是睡着了也容易醒,容易做梦。 其次,如果这股火蹿到了头部,扰乱了头部气血的运行,我们就会表现出头晕头痛的症状。 第三,如果火上蹿到了脾,就会影响到脾的功能。脾主要是消化、吸收食物的,一旦受到影响,就容易出现不想吃饭的症状。然后,邪火会灼烧蒸腾掉津液,所以也会出现口干、口苦和口臭的症状。 以下五种人必须养肝! 1、容易喝醉,喝一点就感觉“醉了”,这种征兆提醒您肝脏功能下降,肝受损了,肝脏不能完全分解酒精代谢物乙醛。 2、粉刺增多,肝脏功能降低会影响黄体荷尔蒙分泌,影响荷尔蒙平衡,从而使皮脂分泌增多,最终粉刺丛生。 3、伤口容易化脓感染,肝脏对人体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细菌。 4、鼻头发红,“红鼻子”并不一定是肝脏受损导致的,但女性在肝脏功能降低、荷尔蒙紊乱时容易出现“红鼻子”。 5、脸色发黑,当出现脸色发黑征兆时,一定要警惕肝是否受损了,并要及时护肝。 春日养生,尤重养肝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接下来为大家推荐几个护肝妙方: 1、不要生气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而气机通畅,气血畅达又依赖于人的精神状态的舒畅开朗,故肝与情志活动关系尤为密切。 2、养肝护肝,中医有妙方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医看来,应该如何养肝护肝呢?其实,老祖宗早给出了养肝护肝的配方。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这是因为春季属木,肝也属木,两者相应。春季万物复苏,属于阳气升腾的季节,养肝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众多药食同源的食材中,蒲公英、甘草、枸杞子、红枣,调理肝脏,效果尤为明显。再配以清热利湿、润肠通便、养心安神的金银花、苦瓜、杭白菊,可以有效帮助肝脏排出毒素、降肝火。 【肝脏“解毒王”终于被发现!被称为“水中人参” ,可劲喝,肝越来越“轻松”!】 养肝小金方:蒲公英根、抗白菊、金银花,调理肝脏,效果尤为明显。 蒲公英——归肝、胃经,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 金银花——疏通肝气,减少郁结。 杭白菊——降肝火、养目清肝。 枸杞子——清肝明目,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 红枣——养胃、健脾、益血、滋补、强身。 但是制作它的过程比较麻烦,需要掌握量和制作工艺,很多人并没有条件去制作,可以选择科学配比的茶包,想喝的时候拿出一包,用热水冲泡,只需几分钟就可以喝上! |
|
来自: donglianghua > 《养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