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始怀念过去的时光,想念奶奶做的菜。 渐渐的我也能将奶奶的菜一道道复刻出来。 我们总是擅长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食物当中, 当我们说想念妈妈做的菜其实也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自己:我想家了。 奶奶有着一手好厨艺,我一直坚信全世界只有奶奶的饭菜最可口,而我的厨艺还不及奶奶的千分之一。 奶奶家的厨房并不大,但却有一个大大的灶台,每次都能摆得下一列列晾好的馄饨。 每次奶奶煮馄饨的时候,我总是守在旁边,就等着馄饨出锅晾在灶台上。还没等到馄饨上桌,我就吃饱了。 上学离了家,每到周末,总是想回家。不为别的,就想吃一碗奶奶做的荠菜馄饨。 工作后,每当受到了委屈,也总是想回家。好像吃上一碗奶奶的荠菜馄饨,什么委屈什么怒火都消了。 每次给奶奶打电话,她都会告诉我冰箱里又装满了荠菜馄饨,等我放假了回家吃。 后来啊,我再也吃不到奶奶的荠菜馄饨了,我开始自己包馄饨。 我渐渐学会了奶奶的菜,只为了寻找记忆里最温暖的那份爱。 上海大馄饨制作简单,一张四方的皮子对角平铺在桌子上,用筷子挑适量的菜肉,先包上一角,再翻上两边,最后在另一角上沾点水,包起,搭牢,一只漂漂亮亮的大馄饨就包好。 大馄饨的馅料有瘦肉、菜心等等,馄饨皮嫩滑、有弹性。最传统也最为人熟知的上海大馄饨以菜肉馄饨为主,除了猪后腿肉馅外,还会有荠菜或青江菜拌制其中,让饺馅增添了鲜明的蔬菜香,吃多也不腻口。 上海大馄饨的汤头尤其讲究,不但会以鸡骨熬制高汤,还会加入黄豆芽同煮、取其香气,再将豆芽滤掉才加入馄饨,汤里就多了股隐隐的豆芽清鲜香。 除了汤头讲究,上海大馄饨还会依个人喜好搭配蛋皮、紫菜、虾皮或榨菜等,让上海大馄饨看来色香味俱足。 自己家里包馄饨,没有那么讲究,没有高汤就用开水,搭配有什么用什么吧。 肉馅: 荠菜/上海青(菜心) 后腿肉馅/生姜 盐/白糖/酱油/香油/白胡椒 馄饨: 馄饨皮/紫菜/虾皮/香葱/猪油 ![]() 馄饨皮为四方的梯形。 早年的上海大馄饨,还有一样是特别的,就是那张包馄饨的皮是黄的,不是白的。上海现在还有专门卖这种皮子的点心店,不过大多数人买到的都是白色的。 新鲜荠菜挑去老叶、烂叶,去掉部分根部,清洗干净。 锅中水烧开,放一勺盐,将荠菜和菜心分别焯至变色后捞起,浸入冷水备用。 将荠菜和小白菜挤去水分,细细地切碎。 ps:这样可以有效的去除蔬菜中的水分,包的时候馅料不会再大量出水,影响馄饨的口感。 切碎的青菜、肉末、姜末放入大碗中。 加适量盐,白糖,酱油,白胡椒。 用手沿着一个方向拌均匀,直至搅打上劲。 取一点肉馅,放进微波炉转1分钟,尝一下咸淡是否合适。 加少许香油,拌均匀。 香油可以让馅料更香,也可以充分将馅料味道锁住,也不容易出水。 将拌好的馅料冰箱冷藏20分钟左右,再取出。 取一张梯形馄饨皮,用筷子夹适量肉馅放到皮子中间,将一边的馄饨皮盖在馅上,再往下折叠回来一小段。 双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两边的角,朝中间弯过来,中指顶住中间包馅的两端。 最后在一端蘸上一点水,将两只角捏在一起稍稍摁紧就包好了。 叠馄饨皮的时候不要太紧,轻轻地盖上即可,这样煮出来的馄饨不会黏牙,还能灌汤。最后两边叠上时,也不用摁得太紧,不然也不容易熟。 所有馄饨排排坐放在案板上,准备下馄饨。 包好的馄饨,不吃的可以放到冰箱冷冻室,平时当个早点不错。 锅中水烧开,轻轻地下入馄饨。 等煮开后点水三次,关小火。 待馄饨再次浮起即可。 碗里加紫菜、虾皮,可以再挖小半勺猪油或香油。 将馄饨和汤一起盛出装入碗中。 再撒上葱花即可。 趁热吃吧。 一口下去,满满的荠菜香。 ![]() ![]() 1、洗荠菜的时候在水里加几勺面粉,可以轻易地将夹杂在荠菜叶子上的沙泥带下,洗得非常干净。 2、焯水后的荠菜挤掉水分放保鲜袋里冷冻起来,也可以切碎后保存。这样可以保存很久,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解冻一样可以做馅。 3、叠馄饨皮的时候不要太紧,轻轻地盖上即可,这样煮出来的馄饨不会黏牙,还能灌汤。最后两边叠上时,也不用摁得太紧,不然也不容易熟。 4、包好的馄饨,可以放到冰箱冷冻室,平时当个早点不错。 图文:呵呵笋 音乐:暗杠 - 阿婆说 ▼点击图片,更多荠菜美食 简单又幸福 一个吃货的小世界 温暖你的心 感动你的胃 (^-^)V 喜欢笋笋的菜,记得给笋笋点赞或留言哦。 点击关注,笋笋在这里期待你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