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咵汉口 | 汉口最早的天桥 大智门火车站“天桥”

 人文武汉 2021-05-15

据《武汉市志·大事记》记载:“1983年1月11日,市内第一座人行天桥在汉口武圣路南侧道口建成,投入使用。”这座人行天桥真是市内第一座人行天桥吗?严格地说,它只是天桥的一种,过街的天桥。也有人说,武汉第一座人行过街天桥,不在汉口,1936年诞生在武昌长街(今解放路)上。这话要看怎么说,如果单纯说是“过街”,那么,武昌蛇山天桥可能算是第一,如果说“天桥”,它还不能算“老大”。

天桥,顾名思义,是架设在空中的人行桥。最初多指为方便火车站内旅客横跨铁路而在铁路上空架设的桥。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曾经建过汉口最早的天桥,也可以说,这是武汉第一天桥,因为京汉铁路线最早是在汉口。说起天桥,20世纪80年代以前,很多老武汉人都知道,曾经在这座桥上走过,至少见过、路过。但是,如今很多的人却不知道武汉曾经有过这样一座天桥。这座桥的名字本身就叫“天桥”。它的故事要从大智门火车站说起。

汉口共有三代大智门火车站

据《江岸区志(上)》:“大智门车站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03年开通。”《武汉备要》记载:“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破土动工,1903年建成,由比利时贷款,法国人设计。”“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一种说法是“建于”1902年,后一种说法是1896年“破土动工”,两种资料说法不一。

2016年12月13日,搜狐网“读档”栏目载有“常被人误解的大智门火车站”一文,文中说:

大智门火车站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京汉铁路的大型车站,1902年末建成斜坡瓦顶无塔楼的两层站房。后来在老站房屋檐的站牌上镌塑了中文“中国铁路总公司”和法文“京汉铁路大智门车站”的字样。1916年在大智门老站房的原址新建了有4个塔楼的铁片屋顶新站房。在武汉图书馆馆藏的1915年《京汉铁路旅行指南》中,大智门火车站还是老模样,而1916年《京汉铁路旅行指南》里的图片则已经是我们今日熟知的新火车站了。

1917年12月28日启用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新站房

文章配有一图,说明为“1917年12月28日启用的汉口大智门火车站新站房”。文中还说:1917年12月30日《汉口中西报》记载:“大智门京汉铁路车站……京汉铁路局长特禀请交通部拨给款项,将旧有车站改造三层楼洋式房屋三大栋,并从旁面添造搭客停驻所及巡警食宿所四间……现工程业经告竣,昨二十八日已将新旧人员全体迁入办公,所有旧〔售〕票、过磅等事务所,布置极为完善。

该文作者单位为武汉档案馆。

而更早的2011年5月29日《长江日报》第9版“武汉旧闻”登载有王钢、刘文祥合撰的文章:历史上的两座大智门火车站。文章说:

  191110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不久阳夏保卫战打响。处于硝烟战火中的大智门车站,难逃多舛的命运,部分建筑亦为炮火损毁。阳夏战争给汉口城市带来重创,在民初重振汉口市场的呼声下,大智门车站改建事宜被提上日程。19171230日,《汉口中西报》刊发了《扩充火车站之伟观》的新闻报道。这一年,大智门火车站终于改造而成,旧貌换新颜。这之后,大智门火车站外观再未有大的改变,一直矗立于汉口闹市区,直至今天。

《汉口中西报》“扩充火车站之伟观”全文见《武汉老新闻》。

1910年代的大智门火车站,1911年阳夏战争中毁坏

从上述资料得知,第一代大智门火车站是两层楼,第二代则是至今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完好的老车站。可是,随着相关历史照片的进一步发现,又颠覆了人们对大智门火车站的原有认识,原来,在相关学者中认为的第一代车站之前,还有一座更为简陋的木结构“大智门站房”,这座站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汉口火车站。

提供这一历史照片和相关资料的是一位原籍武汉的旅英学者、收藏家范榕先生,他收藏有两张拍摄于晚清时期的大智门车站站房。(见图3、图4)图中站牌上行标有法文“HAN KOW VILLE”,意即“汉口镇(市)”,下行标有中文“汉口大智门”。显然,从站牌上可以断定,此站房应为目前发现最早的汉口大智门站房,也可称之为第一代站房。此站房建成使用的具体年代尚待考证。

 旅英学者范榕提供的晚清时期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站房之一

 旅英学者范榕提供的晚清时期汉口大智门火车站站房之二

关于这两张大智门火车站历史照片的发现过程及相关研究与解析,武汉文史研究学者侯红志先生撰写了“'最老大智门火车站’现身汉口”一文,详见《武汉文史资料》2020年08期。

误将厘金局办公楼当作火车站

多年前,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一个中国历史照片资料网站上,开放了大批关于武汉的历史照片,其中有一张西洋建筑正被焚烧、屋顶上浓烟滚滚的照片,由于这栋建筑的外形与第二代(之前学界中认为的第一代)大智门外形有些相似,有学者在研究时误以为是火车站被烧,并将这张照片标注为“汉口火车站第一代站房毁于1911年辛亥革命战火”。实际上,这是闹了一个“乌龙”,用武汉话说是搞了个“隔壁错”。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战争中,大智门车站附近的厘金局洋房着火

这座二层楼洋房,外文叫“Likin”,译成中文是“厘金”,旧时,这里曾开办过厘金局,也就是负责征收过境税的“货捐局”。1911年10月,辛亥革命时期遭到清军炮火破坏。汉口火车站附近铁路外老地名货捐巷就源名于此。《武汉地名志》【货捐巷】:“因附近设有货捐局,故名货捐巷。”

这张照片是从大智门火车站站台方向往北拍摄的,中间隔着铁路。通过下面这张大智门火车站还没有安装站棚的老照片比照,货捐局的位置在火车站背后的右前方,距离火车站中轴线大约130~150米的地方。

1910年代的大智门车站及站台,此时还未建造站台风雨棚

火车站南边的人们要过铁路到北面去,在当时相当不方便,从西边要沿京汉街绕到大智路口过铁路,从东边最近距离要沿京汉街经过天声街、公安路到华清街口的“铁路孔”(地下通道),穿过“铁路孔”才能到长兴街、上何家墩、下何家墩、新马路、解放南路等地方去。稍远的,要绕行到三阳路才能到达解放大道。这一带人口稠密,非常需要有一座天桥,缩短行人南来北往的距离。可是,车站初建之时,连雨棚都没有建,又怎么会去建造天桥呢?

大智门车站雨棚建于何年?

大智门车站的雨棚是何时建的呢?《武汉市志·交通邮电志》记载:“汉口车站一站台雨棚建于1925年,长73米,宽7.5米;二站台雨棚建于1947年,长159米,宽6.7米。”可是,这一说法的准确性值得商榷。

通过几张1911年11月辛亥革命时期清军占领汉口火车站的照片,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的火车站内已经装有雨棚了,只不过是木结构而不是钢结构的。1915年,美国石油地质工程师弗雷德里克·克拉普来到武汉,拍了20多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在大智门火车站站台上拍的,照片中可见那时已经是钢结构雨棚了。

 1911年10月,革命军在大智门车站集结的情景,此时车站已经建造起雨棚

欲知详情,可先验证一张革命军(英国称“共和军”)1911年10月在汉口火车站活动的照片。这张照片信息量颇丰,摄影师的拍摄位置推测是在火车站右边一侧一层楼厢房平台上,车站内可见从站内延伸至站外约10多米长的雨棚,支柱为木结构,棚顶判断是用洋铁皮覆盖的。

站内停有一列货车,大批革命军战士在此集结,他们已经剪掉头上的辫子,穿着军装的左臂上系着白色毛巾以作标识。照片左上方透过棚顶在铁路的另一边露出的屋顶就是货捐局,当时还没有被烧。右边停着一列火车的略带弧形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天声街,早期因邻近车站而叫“铁路街”。

1911年11月,清军占据大智门车站。图上可见车站雨棚成色较新,为木立柱支架,1915年复建车站以后的雨棚为铸铁立柱,钢梁支架

再分别看看清军当年占据车站的情形这张照片是从车站对面二站台的角度往车站和一站台方向拍摄的,照片上可清晰地看见车站雨棚截面如“伞”字形的支架结构。下面还有一张,是从车站正面右侧拍的,清军骑兵占领了车站(见图9)。从这些照片看,大智门火车站的雨棚,虽然早期没有建造,但到1911年10月前,已经建起来了。放大照片察看雨棚的成色新旧,可判断建造时间大约在1909年到1911年间。

 1911年11月,清军骑兵占领大智门车站,站内雨棚结构历历在目

因此,《武汉市志·交通邮电志》关于汉口车站一站台雨棚建于1925年的史实需要重新据实修订。当然,需要修订的还不止这一处。

汉口第一座人行天桥在这里诞生

《武汉市志·交通邮电志》在“天桥和地道”这一节记载:“建国前,武汉铁路各车站均未设置旅客用天桥。1950年,武昌北站(即徐家棚站)兴建一座天桥为上承式钢梁结构,全长64.1米,宽5米,供旅客和行人共用。”这一说法,也存在未经考证的谬误。

《江岸区志(上)》中记载有:“(大智门火车站)1932年建人行天桥1座,1983年线路延长时拆除。”这个记载是比较可靠的。《武汉地名志》【下何家墩】有载:“清末民初形成居民区。早期多何姓居民,择高地而居,称何家墩,并建有何家祠堂(遗址为今新马路小学)。30年代何家上墩形成后,此地改称何家下墩,40年代改称今名。多砖木结构平房,巷道弯曲交错,不通汽车。何家墩小学在此;横跨京广铁路的天桥从此通过。”地名志的记载,佐证了天桥的存在。

大智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人行天桥

不仅如此,笔者在少年时代曾多次在桥上走过。也许是因为铁路沿线路基高的原因,加上沿铁路线南北两边地势本来就有一定落差,那时候,过铁路,人们叫“翻铁路”;过天桥,叫“翻天桥”。

天桥的南边楼梯口,就在沿京汉街天声街口到公安街北口之间,目测距汉口车站中轴线约150米左右。天桥北边下桥就是货捐巷,也就是货捐局旧址之处。沿货捐巷往北可抵解放大道,通往球场路、“六大堆”。现在的铁路路基已改成京汉大道,大智门车站过京汉大道的路叫球场横街。天桥的历史照片较为稀少,目前找到的一张清晰度不够高,桥上的栏板和栏柱由于反光的原因,有些地方看上去像是缺了栏板墙样,其实是曝光度的原因。但是,天桥整个外貌基本可见。

天桥从空中俯瞰为“]”形,钢筋混凝土建造,桥长约18米左右(车站地道全长15.7米),可根据两个站台、雨棚和两条铁轨的宽度进行测算。桥面宽约3米左右(地道宽为2.35米),可在桥上推行自行车。桥体为厢廊式,两边是约10厘米厚的水泥栏板,栏板将近一人高,个子矮的在桥上无法张望铁路视线,桥身略偏米黄色,跟黄沙颜色较接近。

 1968年卫星图,图中正上方四分之一处可见京汉铁路上的天桥。孙庆力供图

这种天桥,20世纪60、70以至80年代,从汉口到郑州的铁路沿线,偶尔可以见到几座。在1968年拍摄的卫星地图上,熟悉地情者,很容易找到这座天桥。从图上看,它的坐标位置就在车站路和公安路的正中间。京汉街车站路到公安路直线距离约为330米,据此测算,天桥距车站直线距离约为165米。这也许并非巧合,大智门东边管理区范围正好是从车站到公安路口的铁路局,这一段为封闭管理区,不允许外人出入。天桥选址恰好“逢中”。

这就是目前有据可查的武汉第一座人行天桥。事实上,在汉口老江岸车站附近,还有一座铁路人行天桥,当地人叫江码铁路人行天桥,只是,关于这座天桥的资料实难获取。这两座铁路人行天桥的建造历史,比其他人行天桥更早。

《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02期杨宣鸿先生在“汉口老天桥”一文记述:“提起汉口最早的天桥,老武汉肯定会首先想起汉口车站铁路天桥。它虽名气不大,但其繁华热闹却不亚于北京天桥。这座天桥始建于1932年,由当时武汉颇有名气的陈茂盛营造厂承建,耗资11,600元,历时二年才完工,是武汉最早的一座钢筋混凝土人行天桥。”杨宣鸿先生在文中记述了关于天桥周边许多轶闻趣事,好多都是解放前或解放初的事情,很多武汉人鲜有所闻。

 打捞城市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民初汉口火车站 【美】弗雷德里克·克拉普摄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