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茶文|茉莉花茶发展源流探研

 dy_xhui 2021-05-19

茉莉花茶发展源流探研

肖正广,朱砚文,张修乐

摘 要:茉莉花,虽源于西域,但在我国发扬,成为熏花材料、花茶,且赋予它洁白、芬芳等美好的文化意蕴,作为作物则源起于汉唐。作为熏制花茶花材,则形成于两宋,发展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衰落于晚清民国,复兴于当代。
关键词:茉莉花;花茶;历史;源流

茉莉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闻名遐迩“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宋·姚述尧《行香子·茉莉花》)的花,其不仅可作赏花花材,亦能做药材、花茶食用。中医古方言:“茉莉花,辛热甘温,和中下气,僻秽浊,治下痢腹痛。”(李时珍《本草纲目》)“理气开郁、辟秽和中。”(《中药大辞典》)茉莉花辛热甘温,理气开郁,主治痢疾腹痛。长期以来,茉莉花虽名气远播,深受世人追捧喜爱,但其作为花茶饮用、熏花制茶的发展历史和源起来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未有定论。笔者在收集资料、阅读文献时,研究其源起仅有《茉莉花茶溯源》[1]一文,虽对茉莉花茶发展缘由有一定说明,但对其发展历程叙述不清。源于此,笔者试从寻找到的茉莉花及与茉莉花茶相关文献记载,探寻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1 源起于汉唐

汉代,中国国力强盛,疆域广阔,与外国通商频繁,往来日盛,交流不断,茉莉花随之传入。“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指耶悉若花、末利花)特芳香者,缘自别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又云:“南越之境,百花不香,惟茉莉素馨花特芳香,女子以彩线穿心,以为首饰。”(西汉·陆贾《南越行记》)陆贾作为汉庭使者出使南越,亲见茉莉花,闻其香,并看见当地女子用彩线穿心,以作首饰,具有可信度,是为茉莉花传入我国最初记载。后来逐渐种植,“耶悉茗花、茉莉花,皆胡人自西域移植南海,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晋·嵇含《南方草木状》)北方胡人从西域把茉莉花传入我国后,移栽于“南越”“南海”(即今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一带)。

汉代陆贾所撰《南越行记》,晋代嵇含所撰《南方草木状》,从历史和地理层面说明了茉莉花传入我国后,最早种植在广东、福建等沿海一带,为我国最早种植茉莉花的开始,但当时未见熏花入茶,以茉莉当作花熏或饮料。

唐代,以诗歌为盛,花中牡丹成为富贵的象征,关于茉莉花的记载,目前笔者所寻到的资料中较少,仅从诗歌中发现,如李群玉《题法性寺六祖戒坛》云:“初地无阶级,馀基数尺低。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2]郑松崽云:“风韵传天竺,随经入汉京。”诗佛王维云:茉莉“香严童子沈薰鼻。”期间亦未入茶,或是当作饮料。

2 形成于两宋

宋代,茉莉花较唐发展更进一步,北宋《瓯冶遗事》记:“花有茉莉,天下未有。”南宋,茉莉花同茶熏制,始作茶饮。“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花少则欠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赵希鹊《调燮类编》)“茉莉或以熏茶及烹茶尤香。”(陈景沂《全芳备祖· 引》)可见,两宋时已使用茉莉花与茶混合,烹制饮用,始作茶饮。并有制法“木犀、茉莉、橘花、素馨等花,又依前法熏之。”(陈元靓《事林广记》)所谓“前法”即制“脑麝香茶”之法,如同以“脑子”和“麝香”置于茶容器中,达到“自然香透”的目的,而以花熏茶于容器之中[3],熏花制茶。

两宋时期,茉莉花出现在“以花熏茶”的花茶制作过程中,是茉莉花茶发展中的熏花初创,为花茶发展的重要阶段。

3 发展于元代

元代,茉莉花茶进一步发展,花茶制作新创,出现了“花茶同熏”的制作方法。“以中样细芽茶,用汤罐子先铺花一层,铺茶一层,铺花、茶层层至满罐,又以花蜜(密)盖盖之。日中晒,翻覆罐三次。于锅内浅水慢火蒸之。蒸之候罐子盖极热取出,候极冷然后开罐子取出茶,去花留茶。用建莲纸包茶,日中晒干。……如此换花蒸晒,三次尤妙。[3](倪瓒《云林堂饮食制度集》)用茶芽与花(橘花、茉莉等)同晒蒸。

4 鼎盛于明清

明初,朱元璋“废团改散、废蒸改炒”后,炒青、烘青散茶兴起,为茉莉花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最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4](朱权《茶谱》)出现了“隔花熏茶”之法,是花茶分离,以花窨茶,同现代意义上的花茶(茉莉花茶、梅花茶、桂花茶)制法相似,具有了现代窨制花茶技术的雏形。对于花的摘取和花茶的制作,亦有要求,“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顾元庆《茶谱·制茶诸法》)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看茶叶的多少,摘花作为茶熏制材料。且制作要适度,视情况而定,“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用磁罐一层茶,一层花,投间至满。纸箬絷固,入锅重汤煮之,取出待冷。用纸封裹,置火上焙干收用。诸花仿此。”[5](顾元庆《茶谱·制茶诸法》)花多太香脱茶韵,花少不香无真花味,富有求真色彩。另,对茉莉花茶制作的要求有,“茉莉花以热水半杯放冷,铺竹纸一层,上穿数孔,晚时,采初开茉莉花缀于孔内,用纸封不令泄气,明晨取花簪云,水香可点茶。”(屠隆《考槃余事》)从时节、气候、注意事项等以点花茶之用。

明朝中后期,茉莉花种植规模较大。有文献载,嘉靖年间(公元1556 年)广西横县“茉莉甚广,有以之编篱者,四时常花。”(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 闽人多以茉莉之属,浸水瀹茶。”[4](徐勃《茗谭》)不仅如此,当时在江南一带还出现许多买花窨制花茶的手工作坊,此有明人钱希言诗云:“斗茶时节买花忙,只选头多与干长,花价渐增茶渐减,南风十日满帘香。”交易场所和手工作坊,忙碌热闹,场面壮观,具有早期资本主义萌芽色彩。与此同时,茉莉花在医学上也有重大发展,药理学家认为,“茉莉花辛热甘温,和中下气,僻秽浊,治下痢腹痛。”“辛热无毒……长发润燥香肌,亦入茗汤。”(李时珍《本草纲目》)能开郁、辟秽、消肿、解毒、长发、润燥、香肌,可作茗汤入茶饮。外,还有麻醉止痛作用,“茉莉根热有毒,以酒磨一寸服,则昏迷一日乃醒……凡跌损骨节脱臼接骨者用此,则不知痛也。”[1](汪机《本草会编》)

清代,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进一步发展。“珠兰、茉莉花来自他省,薰风欲拂,已毕集于山塘花肆。茶叶铺买以为配茶之用者,珠兰辄取其子,号为撇梗;茉莉花则去蒂衡值,号打爪花。”[7](顾禄《清嘉录》卷6)道光年间,有花商专为窨制花茶提供茉莉花和珠兰等花材。福州、苏州成为花茶窨制中心,两地都有许多大作坊生产茉莉花茶。咸丰年间茉莉花茶畅销华北各地。1866 年后,福州茉莉花茶开始大量出口到欧洲[8],发展壮大,独占市场鳌头。

明清两代,茉莉花茶从“花茶同熏”到“花茶分熏”,使得茶坯同花坯分离开来,成为现代意义上的花茶窨制,为茉莉花茶发展的顶峰。

5 衰落于晚清民国

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 年),仍保留“以花点茶”的做法。“以锡瓶置茗,杂花其中,隔水煮之。一沸即起,令干。将此点茶,则皆作花香。……”又云:茶叶“用茉莉花拌和而窨藏之,以取其芳香者,谓之“香片茶”,……京、津、闽人皆嗜饮之。”(徐珂《清稗类钞 · 饮食类》)用茉莉花拌和、取香以窨制成“香片茶”,京、津、闽等地的人皆嗜饮。人虽爱之,但缺乏创新,发展态势欠佳。

1884 年,马江海战后,福州港提高茶叶税收50%,以此增加收入用于建造新船。1885 年到1886 年间到达英国的福州茶叶质量低劣,与之前英国人不愿意喝的印度红茶相比缺乏优势,被其取代。1889 年,福州出口红茶下降40%,只剩下特殊茶种如茉莉花和乌龙茶仍为世界出口最多,印度取代福州世界最大茶港地位[8]。民国期间(1911—1949),军阀混战、国内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因素对茶行业破坏极大,茉莉花茶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6 复兴于当代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茉莉花茶产量逐年提升和扩大,形成了以福建福州、江苏苏州、浙江金华为主三大主要茉莉花茶加工基地[8]。20 世纪五十年代,福州茉莉花茶已远销22 个国家和地区,并成为中国国宾茶礼赠送其他国家领导人。20 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中期,福州茉莉花茶达到鼎盛,生产企业近千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60%以上,产品远销40 多个国家。但到了20 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城市化冲击,福州大部分茉莉花种植基地消失,茉莉花茶产量迅速下降,2007 年后有所好转。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茉莉花茶加工中心逐渐向广西横县转移。横县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最大的茉莉花和花茶加工生产基地,成为新的全国茉莉花茶加工中心,被誉为“中国茉莉花之都”[8]。本世纪初以来,福建、广西两地乃至全国的茉莉花茶产业蓬勃发展。

7 结语

茉莉花虽源起于汉代流入我国,但作为花茶茶饮而言,形成于宋元,此间花茶同熏,绝妙一时;明清时期,花茶分离,以花窨茶,成为鼎盛,出现了现代意义的花茶窨制技术雏形;清代中后期,远销国外。清末以后逐渐衰落;由于内忧外患和战争因素,民国时发展停滞不前;新中国成立后至今,发展态势良好,我国福建、广西一带成为世界茉莉花茶生产中心。

参考文献:
[1] 蔡颖华. 茉莉花茶溯源[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4): 93-96.
[2] 林丽琴.基于文化视角的福州茉莉花茶发展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 22(12): 115.
[3] 庄任, 李维丰, 陈彬藩,等. 福建茉莉花茶[M].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5.
[4] 贾大泉, 陈一石. 四川茶业史[M]. 成都: 巴蜀书社, 1989.
[5] 朱自振, 沈冬梅, 增勤.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M]. 上海: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4.
[6] (明)钱椿年, 顾元庆. 茶谱[M].哈尔滨: 黑龙江人民出版 社, 2001.
[7] (清)顾禄.清嘉录[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9.
[8] 许长同. 试论“福州茉莉花茶”的兴衰与重塑[J]. 茶叶科学技术, 2008(4):34.

注:原文刊发于《茶叶通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173-176页。

Image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