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日小满,吃三“食”,喝三“水”,做好三件事,安康过夏天

 健康生活维他命 2021-05-20

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明天就是其中的小满节气了。

小满节气的到来,意味着三件事:

1、农作物的成熟

小满的时候,作物生长茂盛、会逐渐变得饱满起来,但是还没有成熟,只是小满,并未大满,所以,用小满这个节气来确定时令,小满之后就会迎来食物的收割和丰收了。

2、雨水的盈满

小满之后,会迎来一波强降水,所以,有个农谚叫“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这里是在说,小满的时候要为农田蓄水,为接下来的农作物耕种打下基础。

3、气候逐渐变热

小满是夏天的第二个节气,到了小满后气温开始逐渐上升,温度变得高,人们的体表感受也是越来越热,所以,到了小满人们也要开始有一个炎热天气的准备了。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对于夏季养生来说,是个很重要的节点。

小满,吃三“食”

1、菜籽油

小满的时候,正是油菜籽收获的季节,油菜籽收获之后可以榨成菜籽油,基本上榨一次可以吃一年,用菜籽油做出来的饭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格外的浓香诱人。

小满吃菜籽油的好处:

人体对菜籽油吸收率非常高,可以高达百分之九十九,菜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菜籽油有软化血管、延缓细胞衰老的作用。

2、蒜薹

小满的时候正是蒜薹成熟的季节,每年的小满节气时,市面上都会出现大量的蒜薹,物美价廉,这时候的蒜薹营养价值最高,大家不妨选购一些炒菜食用。

小满吃蒜薹的好处:

蒜薹中含有大量的辣素,辣素有非常强烈的杀菌能力,其杀菌能力可以达到青霉素的一倍,食用后可以起到一个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的作用,还能帮助杀灭身体部分细菌。

3、大麦

小满的时候,正是大麦成熟的时候,所以小满见三新的最后一新是大麦,大麦的用途十分的广泛,可以用来酿酒、加工成食品、制成饲料,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小满吃大麦的好处:

大麦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每100克大麦中含有13克水、10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64克,还有微量的矿物质、维生素、硫胺素、核黄素等,食用后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小满,喝三“水”

1、华花郎红皮茶:健脾养胃

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食用冷饮,如果吃了过量的生冷食物,易伤害脾胃,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情况。

可以用华花郎搭配红皮饮用,夏季养脾胃是很好的选择。

华花郎对于清胃热、消胃炎,防治胃痛有益。对胃溃疡患者也有治疗作用,还可促进肠胃蠕动,保护肠胃功能。

红皮,也就是陈皮,能行气,又入脾经,最能理气健脾,调中和胃,对于肥胖,暴饮暴食,消化不良,腹胀等人群,有一定的调理功效。

2、莲子、莲心茶:清心祛暑

闷热潮湿的天气,让心脏的负荷也加大了,如果再不注意饮食,吃了辛辣肥腻的的食物,又很容易上火中暑,所以,经常喝点去火清心的莲子、莲心茶,是很有帮助的。

莲芯有很好的去心火的功效,可以治疗口舌生疮,并有助于睡眠。

莲子有养心健脑的功效。中老年人特别是脑力劳动者经常食用,可以健脑,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并能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3、华花郎薏米茶:清热利湿

天气炎热,热中带暑,暑中夹湿气,所以,夏天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祛湿。

祛湿需要和健脾结合,可以每天喝华花郎薏米茶:

将华花郎、薏米、赤小豆、大麦、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搭配在一起,制成茶包,每天一包,坚持饮用,既能健脾,又能祛湿。

华花郎不仅对脾胃有益,也可清热解毒,和其他食材搭配,对清热利湿有促进作用。薏米有利水消肿、健脾祛湿、排湿毒等功效 。

赤小豆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肿,和薏米搭配效果更佳。大麦可以清热利湿、健脾开胃、提神醒脑。

山楂、芡实、玉米须、栀子等,既有助于脾胃的功能,又可促进湿气的代谢。

小满,做好三件事

1、少熬夜  

由于小满节气后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劳。

如果长期熬夜,造成人的生理机体和新陈代谢系统的紊乱,导致内热上火,很容易引起便秘、口腔溃疡、咽痛等上火症状。

所以,在炎炎夏日预防内热的有效方式,就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2、切忌潮湿

夏季要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切忌潮湿。

家中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如果室内过于潮湿,空气污浊,不仅家具、衣物因湿气发霉、长毛而损坏,还可能会损伤人体阳气。

不要长时间待在较冷的空调房,建议常备披肩或者外套,以保护肩颈。在空调房待一段时间后,一定要站起来适当活动四肢和躯体,以加速血液循环。

3、调理心绪

《素问》曰:“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我们要常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因物欲而影响心情。

夏日天气炎热,情绪容易波动,导致血压上升,要有意识地调节情绪,保持自身的免疫力,才能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建议可以多做些绘画、书法、下棋、种花等偏于安静的活动,以调养心境。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