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老师讲语文•学点逻辑 ⑬ | 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gfergfer 2021-05-25

《姚老师讲语文》每周二、四连载

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   由一个性质判断作前提的推理。它的结论也是性质判断。包括换质法、换位法、换质位法等。

(一)换质法  

换质法  通过改变原判断的质(肯定、否定),推出一个新判断。

换质的方法  先把肯定换为否定,或者把否定换为肯定,再在谓项前面加一个否定词。

图片

1.全称肯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人都是有理性的,所以,所有人都不是没有理性的。

2.全称否定判断 → 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白种人都不是黑种人,所以,所有白种人都是非黑种人。

3.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人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有些人不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4.特称否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人不是自私的,所以,有些人是不自私的。

单称判断的推理与全称判断相同。因为单称判断的主项外延只有一个,断定了它这一个的外延也就是断定了它的全部外延。所以单称判断可以看作是全称判断的一种形式。

换质法的规则   结论中的谓项与前提中的谓项必须是矛盾关系。如上面的:有理性/没有理性、黑种人/非黑种人、有自知之明/没有自知之明、自私/不自私,都是矛盾关系。

(二)换位法  

换位法  通过改变原判断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推出一个新判断。

换位的方法  把主项与谓项的位置对调,有的要改变量项。

1.全称肯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所有学生都要遵守纪律,所以,有些要遵守纪律的是学生。

2.全称否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学生都不是教师,所以,所有教师都不是学生。

图片

3.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一部分同学完成了作业,所以,有些完成了作业的是一部分同学。

4.特称否定判断 → 不能推出结论

有些学生不能助人为乐,(推不出——)有些助人为乐的不是学生。

换位法的规则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概念的周延和不周延

概念的周延和不周延,是指在判断中对概念的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在一个判断中,如果断定它的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判断中的主项或谓项就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这个判断中的主项或谓项就是不周延的。

李白是唐朝人。——主项“李白”的外延只有一个,在这个判断中,断定了它的全部外延,因此,它是周延的;谓项“唐朝人”的外延很多,在这个判断中,只断定了唐朝人中的一个,因此,它是不周延的。

判断中概念的周延不周延规律:单称判断、全称判断的主项都周延,特称判断的主项都不周延;肯定判断的谓项都不周延,否定判断的谓项都周延。

图片

“有些学生不能助人为乐”不能用换位法,就是这个问题。它是特称判断,主项“学生”不周延,换位以后“学生”成为否定判断的谓项,周延了——违反了换位法的规则。

(三)换质位法  

换质位法  既换质,又换位。一般先换质,后换位。

1.全称肯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 → 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运动员都参加了比赛,所以,所有运动员无不参加比赛;所以,所有不参加比赛的都不是运动员。

2.全称否定判断 → 全称肯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所有运动员都不是裁判员,所以,所有运动员都是非裁判员;所以,有的非裁判员是运动员。

3.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否定判断 → 不能推出结论

有的运动员是久经沙场的,所以,有的运动员不是没有久经沙场;所以……(推不出:没有久经沙场的不是运动员)

4.特称否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 特称肯定判断

有的运动员不能发挥出正常水平,所以,有的运动员发挥不出正常水平;所以,有的发挥不出正常水平的是运动员。

教材《逻辑的力量》有关内容解读  

第一节“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 ——

鲁迅在杂文《论辩的魂灵》中,以讽刺的笔法归纳了当时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几种论调,其中有这样一条:“洋奴会说洋话。你主张读洋书,就是洋奴,人格破产了!”

除了顽固、反动的文化立场之外,这一论调的荒谬之处就在于违背了逻辑,把“洋奴都会说洋话”和“会说洋话的都是洋奴”这两个不能等同的命题混为一谈了。

——为什么“洋奴都会说洋话”和“会说洋话的都是洋奴”不能等同呢?因为“洋奴都会说洋话”是一个全称肯定判断,用换位法推理,结论应该是特称肯定判断“有些会说洋话的是洋奴”,而推不出“会说洋话的都是洋奴”。“会说洋话”这个概念在前提中作为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而在结论中作为全称判断的主项却周延了。因而违背了逻辑规则: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课  后  练  习

一、指出下面判断中主项和谓项的周延情况。

1.《楚辞》里有些作品不是屈原创作的。

2.《呐喊》里所有小说都是鲁迅创作的。

二、根据下面的前提,运用换质位法(先换质后换位),得出结论。

1.所有作品都是有社会影响的。

2.所有作品都不是一挥而就的。

3.有的作品是获得诺贝尔奖的。

4.有的作品不是中国作家写的。

三、(2016年高考语文上海卷试题)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

A.(略)

B.(略)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略)

文章《考据、批评与欣赏》(朱光潜)中与C项相对应的内容是: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

附:课后练习答案

答案

一、1.这是特称否定判断,它的主项“《楚辞》里的作品”不周延;谓项“屈原创作的”周延。2. 这是全称肯定判断,它的主项“《呐喊》里的小说”周延;谓项“鲁迅创作的”不周延。

二、1.所有作品都是有社会影响的,所以,所有作品都不是没有社会影响的;所以,所有没有社会影响的都不是作品。2.所有作品都不是一挥而就的,所以,所有作品都是并非一挥而就的;所以,有的并非一挥而就的是作品。3.有的作品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所以,有的作品不是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所以……(不能换位)。4.有的作品不是中国作家写的,所以,有的作品是非中国作家写的;所以,有的非中国作家写的也是作品。

三、C项的推断与文章不一致。(文章中说的“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是全称肯定判断,用换位法推出的结论应该是特称肯定判断“有些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推不出C项的全称肯定判断“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图片

下期预告:姚老师讲语文·学点逻辑 ⑭ | 性质判断的间接推理——三段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