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约读书会 | 5月18日 探索童年(5)

 新用户19832744 2021-05-26
图片

罗伯特·戴博德

  【英】

  •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5·18

第六章  探索童年(5)

    “噢,要的,”蛤蟆的声音比之前有力了,“你还可以加上另一条:'道歉’。我知道我现在是这么做的,小时候也是这么做的。几乎在我做任何事前,我都会为了安抚父亲而先道歉。”   

“由你来把这一条写上去怎么样?”苍鹭问。  

蛤蟆第一次接过蜡笔,在白纸板上写下了“道歉”一词,接着便转身对苍鹭说:“你知道吗?我开始意识到这个列表描述的不仅是我的过去,也是我的现在。我在过去学会的事情,和我现在的行为出奇地相似。不知道我该不该觉得惊讶。”

“我想,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我们成年后有多少行为是从童年学来的。你只要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其实非常明显。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有诗人曾说'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或许就是这个意思。”苍鹭又说,“另外,我想在列表里再加一条,如果你同意的话。”

“是什么?”蛤蟆问。

“依赖。”苍鹭回答。

蛤蟆愣了一下,说:“你确定吗?我是说,所有孩子不都是依赖着父母吗?在你弱小而无助时,这难道不是很自然的行为吗?“  

“是的,”苍鹭答道,“可对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很少有人能完全达成这点,有些人能部分达成,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

“那这跟顺从行为有什么关系?”蛤蟆略带谨慎地问。

“我的意思是,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换句话说,这些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苍鹭说。

“我猜你说的是像我这样的人。“蛤蟆说着,便咯咯傻笑起来。

“我想是的。”苍鹭说完,也头一次笑了出来。他的笑声很干涩,好像他并不常让自己发笑。但这笑却是发自内心的,甚至让蛤蟆从烦人的傻笑变回正常的笑了。

“不好意思,“蛤蟆边说边擦眼睛,“我们一直都那么严肃,可突然间一切都显得那么滑稽,我实在憋不住笑。”

“请不要道歉,本来咨询就要结束了,而且还能结束得那么欢乐,多好。”

这一次,苍鹭将蛤蟆送到了门口,告别之际,他转身对蛤蟆说:“蛤蟆,我认为你正在进步。虽然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完成,但你已经在学习的道路上站稳脚跟了,从此再也不会走回头路了。”   

苍鹭友好地挥了挥手,关上了门。蛤蟆沿着河岸往家里走去,他很久很久没有像现在这么快乐了。

TRUE HEAR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