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招,找回孩子的学习动力

 昵称57581875 2021-06-08

文/李淑君

微信:2745785547

第一期21天实践营结营后,为了帮助大家继续践行课程精华,我们带领学员写100天感恩日记。

同时,每周在群里组织学员分享。

今天的分享,来自心理咨询师小君老师。她以娓娓道来的笔触,分享家长如何科学引导孩子爱上学习,让大家受益匪浅。

01

亲爱的吸引力法则一期的魔法师们、我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李淑君,两个男孩儿的妈妈,也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目前运营两个平台的心理学培训课程。

感谢海燕、小桃、一一创建了这个平台、感谢她们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可以在这个群里,做一个简单的分享。能用我经历的种种、支持到更多生命的成长与绽放,是我目标和梦想。

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中,总有家长问我,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没有学习动力,以父母很焦虑,这样下去,高中考不上、大学更别提,人生可就完了啊!怎么办呢?

学习成绩好不好,是结果,那原因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成绩好坏和许多因素有关: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的环境(这里环境就包括了学校和家庭环境)等等。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就是和学习动力强相关。那好吧,既然大家这么认为,我们就今天就从大脑的结构和发育的角度,这个部分深入进去,和大家来谈谈学习动力,和什么有关。

我们知道,大脑的特性是:大脑天生懒惰、喜欢随大流、且禁不住诱惑。

大脑的重量只相当于人体的2%,但是能量消耗却占到20%,正因为大脑被“累坏了”,所以才会有自我保护功能,能偷懒就偷懒,能放松就放松。同时大脑有一种“从众效应”,如果周围的孩子不喜欢学习,孩子也会受到影响,随波逐流。

如果孩子已经玩乐了很长时间,但是看到更好玩的事情,大脑的感觉中枢受到刺激,依然会禁不住诱惑想去玩,而不是去学习。

古代的孟母三迁是做得非常到位的,在那个年代就已经深喑这些道理。所以今天,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孩子的学习动力。

02

一、奖励是否有效?——要合理使用外部激励

很多家长习惯合作奖励机制,比如:你完成了作业,就奖励你玩游戏看电视;这次你考试提高了5个名次,就奖励你500元钱或一个心仪已久的礼物。

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动力,试图用奖励的方法,来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这实际上,是外部动机。当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体验成功即可获得奖励”,孩子就会失去体验学习本身带来的成就感、愉悦感。

这种状态称为“破坏效应”。这时候就有家长说了,孩子觉得学习没有意思啊!那就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寻找学习中能体验到什么乐趣?而不是扼杀了乐趣。这一点,需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就需要陪着孩子一起去经历。

1978年,三位美国教授进行了有关破坏效应的经典实验:

将幼儿园小朋友分为三组,让小朋友们画画。

A组:在画画之前事先约定“画画可以得到奖励”,且实际给予奖励;

B组:不作事先约定,单纯让小朋友们画画,画完后再给予奖励;

C组:不作事先约定,单纯让小朋友们画画,不给予奖励;

实验结果表明:A组画画的时间有所减少,这说明,过多的奖励会降低内部动机。

而我们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常常是和孩子事先约定:你考100分我就给你买好吃的,你写字写得漂亮我就给你买玩具,你坚持早睡早起就可以玩游戏……,我们每给一次外部激励,就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他就不能从学习这件事中,获得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就。

比如,学写字的孩子,在一笔一划中,感受自己对笔的掌控感、写得越来越好的愉悦感;做数字题的孩子,在冥思苦想中突破一道难题的兴奋感;做完一堆作业的孩子,完成之后的激动等,这样的体验,就是在学习之后,大脑分泌的多巴胺,这样的快乐因子,就是内部动机呀!试想,他写字的时候,只想着快点写完就玩游戏,他就体会不到写字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惩罚孩子、奖励孩子,这些外部刺激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不能持之以恒。只有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让孩子心甘情愿,以“自我意志”为前进动力,孩子才会出现持续的学习动力。

好的,说到这里,就有家长问了:那孩子现在已经习惯外部激励了,而且效果也很好,不影响学习动力啊!那我就要恭喜你了呀!

我们说: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只要效果好,对孩子有用,能减少冲突,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概而论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家长问:那现在已经依赖外部激励了,学习动力也没有了,怎么办呢?好,我们就进入下一个议题:

03

二、将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小目标

神经心理学家朱迪女士建议设定小目标,可以自由控制多巴胺的分泌。如果要求孩5门功课都拿到100分都是优,孩子会因为目标太大,而变得“兴趣缺缺”,一想起这简直太难了,就会变成一种“反正也很难达到,算了,到时候再说吧的一种无所谓的心态。”目标,就形同虚设,爱咋地咋地吧!

这种情况下呢,将目标进行分解,孩子只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做出很少的努力,专注于2-3个小目标,就很容易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后,由于精神愉悦,从而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会更具有学习动力。

记得我给大家分享过我家老大考倒数第一名,如何逆袭到班级第一名的事。因为整体的成绩都下滑,想要通过一个月的时间重新回到原来的快班,把成绩全面提升是很难很难的。

当时我们家几人,就在一起商量,从哪个最薄弱的科目突破。后来孩子选了化学,认为如果化学能提50分的话,平均分就能上去很多。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爸爸陪着孩子在学校旁边住了两周,晚上接出来专门给他实习化学等,接下来的考试,不仅是化学有了40分的提升,其它科目也一并同步增长,以慢班第一名的成绩又回到原来的快班。

通过这一波操作,孩子也在这一段时间里,感受到了“付出多少努力,就有多少收获”的真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他更多的自信(我们班的插画仙女还根据我的分享,作了一副漫画给我。在此要深深的感激一下亲爱的)。

大脑喜欢处理单项任务。如果任务太多,大脑就会感觉疲劳,从而消耗比平时更多的能量。大家对于这一点,有感觉吗?多个目标,无异于执行多重任务,无法专注于一件事,学习效率将会大大降低,比没有目标还可怕。频繁进行任务切换,会使工作效率降低40%,也会成为脑萎缩的原因之一(哇,好可怕,所以尽可能的将目标细切、单一化)。

所以,要想让孩子有学习动力,给孩子制定一个个小目标,各个击破,最终完成大目标。

说这里呢,会有家长提出新的问题,说:我们家娃就是不爱学习啊怎么办?没有动力,没有目标。那我问你:他喜欢什么呢?每一个孩子,总有一件能让他投入精力去做的事。拼装乐高、看书、户外运动、唱歌等,我们家长要擅于去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尽量扬长避短(非取长补短),发挥孩子的优势。所以,下面我要讲的是第三点:

04

三、鼓励孩子探索新的事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突破

孩子除了学习之外,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支持孩子这些爱好,鼓励孩子探索新的事物,让孩子挑战自我,充满生活的动力。无论做什么事,如果抱着不情不愿的心态,便难以促进快乐物质-多巴胺的分泌。

如果一味只关注孩子学习,而让他放弃自己的爱好,就会让孩子失去快乐的源泉,而且还会阻碍孩子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如果支持孩子的爱好,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愉悦,作为对父母的“回报”,他也会变得心甘情愿,多巴胺不请自来。

如果喜欢电子产品,我们就会鼓励孩子们去研究这些事物,我们只是提供物质帮助,其他的都靠他自己。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支持,他才能充满了快乐,在我们对他有要求时,他也会欣然同意。

我们简快课堂里有一个同学,她女儿上初中时非常迷恋音乐,不仅自弹自唱,还创作编曲。当时父母非常反对孩子在音乐上投入精力,因为投入精力太多,导致学习成绩也下滑,亲子之间的冲突也是非常多。

我们就建议家长放手,因为喜欢音乐又不是不良爱好,为什么要干涉呢?只要孩子能沉下心专注做一件事,就是好事。这时候家长转变了观念,由反对变为支持,不仅帮孩子添置了很多专业的录音设备,还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女儿在QQ音乐或网易云音乐的作品,这让女儿感到特别幸福,被父母理解、支持、鼓励着,带着这样的爱,走进了高一。

最近这位朋友告诉我:亲爱的小君校长,你知道吗?我女儿这次月考化学年级第一、其它科目的成绩也全部提升,进入到班级前3,说下个月要冲年级前10啦!在音乐的梦想上,虽然还在坚持创作,但投入的时间比以前少了很多,她这个阶段也知道了,成绩不上去,音乐再好,也不能支持到她可以申请一所理想中的学校。

所以我们来看,是不是通过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能让它变为特长,还激励了孩子在学习方面,也要更加优秀的动力。这也是一种奖励对吗?所以奖励一定不要和学习挂钩,不要跟跟孩子说“你学习好,我就给你买!”而是“我们支持你的爱好,才会给你买!”目的性和顺序搞清楚,孩子就不会在你没有满足他时,失去学习动力。

当我们为了学习,和孩子闹得鸡飞狗跳、甚至大打出手、关系极其紧张的时候,想想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一定要细品:为人父母一场,就是帮助孩子发展出他照顾本人人生的能力。我们想一想,你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这个目标吗?

好的,时间过得很快,想要说的,真的有很多。我们一直在这里,如果大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任何问题,可以在群里或私信我,尽我所能、尽我所长,支持到大家。

回顾一下,我们今天分享了三招,哪三招呢?

一、合理合作外部激励;

二、将大目标拆分为小目标;

三、鼓励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并尽量发展为特长。

大家有感觉吗?有收获吗?欢迎在群里分享。

成为智慧父母的路上,一起走,不孤单。我是小君,感谢大家的聆听,我们一起加油哦!

作者简介李淑君,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心理研究生、生命数字解盘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