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方湿要养脾,北方干重养肺

 图书 馆员 2021-06-19

南方湿要养脾,北方干重养肺

我国地域辽阔,南方与北方气候特点、生活习惯均不同,因此在养生理念和养生方法上有根本的差异。一般而言,南方应以养脾为主,北方应以养肺为重。
       南方的气候特点是湿,一年之中不仅夏季多湿,四季都有湿气。中医学认为“湿气通于脾”,在正常情况下,脾能够把进入人体的水液和湿气布散到全身,发挥滋润、濡养的作用;或运输到排泄器官,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以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但是如果湿气过重,超出了脾能够负担的限度,就会使水液在体内停滞,反过来影响脾的功能,从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水肿等病变,故《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由此可见,南方养生,首要养脾。
       养脾之要,在于健脾利湿。起居方面,尽量避免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劳作或停留,不要坐卧湿地,天气好时经常晾晒被褥。饮食方面,要避免过食鱼肉肥甘,不要大量饮酒,以避免助湿伤脾。四季皆宜的健脾利湿食物有:山药、薏米、白扁豆、红小豆、莲子等。寒冷季节,可以适当吃些生姜或姜糖,以温脾阳、散寒湿;湿热季节可以多吃豆类(尤其是绿豆),冬瓜、荷叶也是清热除湿的佳品。此外,煲汤中可以加入适量健脾利湿的中药,如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等。
       北方的气候特点是干,除了长夏(农历六月),其他季节大多缺乏雨露的滋润,特别是秋天,更是一年中最为干燥的季节。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同时,肺为娇脏,喜欢湿润而讨厌干燥。干燥的空气从口鼻进入,最易损伤肺的津液,甚至脉络,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痰中带血,甚至喘息胸痛等症状。另外,肺外主皮毛,内与大肠相表里,故肺津耗伤,常见皮肤干涩、大便不畅等症。由此可见,北方养生,首要养肺。

       养肺之要,在于润肺除燥。特别是秋冬季节,寒、燥邪气最容易侵犯肺脏,所以在北方除了要特别注重补水外,还应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以避免对肺津的损害。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之品为宜,蜂蜜、莲藕为首选。蜂蜜性味甘、平,能补中润燥、滋阴美容,降压通便;莲藕有清热凉血、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的功效。其他如梨、枇杷、橙子、橘子、杏仁、银耳、甘蔗、百合、芝麻、豆浆等都是润肺通便的佳品。

“三伏天”养生,要养脾,脾虚“湿邪重”,每天吃点这7样,健脾祛湿少生病

今天之后,各地将进入“中伏”,伏天养生有讲究,养脾很关键,伏天雷雨天气多,天气湿热,特别容易让湿邪入侵,影响脾脏的健康,湿邪重,我们会容易长胖。所以,建议每天吃吃这几样,帮你健脾祛湿,身体好,少生病。

红豆薏米芡实祛湿健脾茶

毛孔粗大,虚胖,痘痘多,这些湿气带来的苦恼,都可以通过这一款清香草本茶来缓解,帮你促进体内水分的运化,减少脾脏的压力。

健脾胃赤小豆薏仁茶

尽管进入夏天了,很多人起床还是很困难,起来了也觉得困困的,脑袋重,身体沉重,情绪不好,有的人还会觉得嘴巴酷,舌苔厚腻,这些都是脾虚,湿气重的表现,五谷红豆薏米茶,帮你摆脱潮湿,拥有好精神。

健脾暖胃胀气调理脾胃祛湿茶

一款健胃补脾的糊糊造成,黄脸婆,皱纹多,皮肤松弛,指甲薄脆,大便黏,经常打嗝,湿气重,就吃这一款早餐糊,含有山药,薏米,茯苓,莲子,芡实等,营养好吃。

祛湿茶薏仁茯苓荷叶茶

脾好才无惧“湿邪”,每天亲自动手冲泡一杯湿热茶,能消除“内湿”,赶走浮肿、脸油问题,含橘皮,荷叶,赤小豆,薏苡仁,调理效果很棒哦。

五花祛湿茶湿热体质调理茶

不同的花儿组合在一起,随时随地用热水来泡,就构成了这一款清湿茶饮。含有罗汉果花,金银花,黄精,槐花,杭菊花等成分,湿气,虚胖的人推荐饮用,专注健脾祛湿。

消水肿湿热除湿气健脾薏仁茶

99%脾虚的人体内有湿气,水分代谢差,身体素质会下降,此款茶饮酸甜口感好,如果你喝水都长肉,就喝它来健脾祛湿,熟薏仁,中段山楂,黄山贡菊,新鲜橘皮,不仅祛湿,也很开胃呢。

一伯红豆薏米茶祛湿茶

红豆、薏仁的祛湿效果虽然好,但是特别难煮,很多上班族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精心熬制他们,所以,不妨选择低温烘焙的,已经熟透了的红豆薏仁茶,清香微甜,有着淡淡的米香,纤维素很丰富,含有植物皂素,营养高,能增加肠胃蠕动,促进体内水分的排出,减轻脾的压力。

一年四季?不对不对!加上【长夏】,应该是五季!

为什么感觉真的热了?因为我们已进入“长夏”这个季节。

长夏,它不同于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在中医定义中,一年并非四季,而是春、夏、长夏、秋、冬五季。

长夏即阳历的七八月份,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为湿热蒸腾。所以,长夏和夏是两个不同的季节。

长夏和夏有什么区别?

1、时间上不同

  阴历的四、五、六月(即阳历的五、六、七月)三个月是夏季。

中医根据“五运六气”学说,将夏分为夏和长夏,将阴历的四月和五月(阳历的五月和六月)定为“夏”,而阴历的六月(阳历七月)定为“长夏”,区分日是夏至这一天。

  2、气候不同

中医学理论讲,夏与长夏在季节的特点上是不相同的。“夏”的特点是以“炎热”为主,而“长夏”的特点则是以“湿热”为主。

长夏气温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最高可达40摄氏度左右,也是天气炎热多汗的季节。因为每年阴历六月除了炎热外,还会出现多雨或阴雨绵绵的情况,其气候的表现特点是以潮湿闷热为主。

  3、养生重点不同

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养心是夏季保健的一大关键点。

夏养心,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即使俗话说的“心静自然凉”,清心寡欲、闭目养神都有利于“心”的养护。

而长夏属土,对应的脏腑为“脾”,所以长夏养生的重点是养脾。同时,湿为长夏主气。因此,防暑热,祛湿邪是长夏最重要的养生任务。

因此,中医四季养生理论中主张“长夏养脾”,防止湿热侵袭。

1、吃对食物赶走湿气。

饮食原则应以健脾、清热、利湿为主,首选清淡、苦寒、富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最好,避免吃粘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过食冰镇食品及寒凉食物。

2、长夏可多吃薏米红豆粥。

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去湿、减肥功效,尤其是对于中老年因体内湿气引起的肥胖,效果非常好。山药有“气死小人参”之称,是补脾胃的圣品,而且能强肾固精、润肺益气。山药也可以放在薏米红豆粥中同煮。

3、大枣也非常适合湿热重的长夏食疗。

大枣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对脾虚的人来说非常合适。此外,橘皮(即陈皮)在养脾方面也很有效,可以在炒菜时加一些新鲜的橘皮。

4、中药“茯苓”也具有除湿健脾的功能,在炖菜时也可以适当加入。

5、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

6、所有带有“瓜”字的蔬菜水果,如冬瓜、西瓜、苦瓜等,都具有一定的利水除湿功能,可以在夏季有意识地挑选食用。

姜文化养生提醒您:

此外,长夏闷热,人易出汗,所以要特别注意补水,要经常、少量地喝些水;不要过于贪凉,室内外温度不能相差太大。这些看似生活中的小事,都是夏季养生不可忽视的。

-==姜文化养生==-

生姜 · 养生 · 食疗 · 健康

立足生姜文化,传递健康正能量。“我们希望,这里有你需要的温度。”
❤喜欢就分享,关注我吧❤

↓↓↓ 有关生姜养生的商城,暖暖的,很贴心。

食疗养生常识:夏天离不开吃生姜的15大理由

导读:众所周知,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调味品,而除此之外,姜还是一味中药,在民间有俗话:每天三片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治百病等等,特别是在夏天,养生更是离不开生姜,下面为大家揭秘夏季养生为何离不开生姜吧。
肿止痛

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气温下,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

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2、抗氧化,抑制肿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肿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3、生姜能去面部暗疮

用温热姜水洗脸,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或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食疗:生姜的各种妙用

【中医素有“医食同源”之说, 美容、减肥、疾病、性福都可以通过药膳得以实现,怎样才能吃出健康、美丽和幸福呢?答案尽在中医膳食频道的妙方中。

导语:生姜的药食两用堪称无与伦比。民间流传的“饭不香,吃生姜。”,“上床萝卜,下床姜。”,“冬吃萝卜,夏吃姜。”,“呕家圣药”,“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这些都是对生姜功能形象而精辟的概括。

食疗:生姜的各种妙用(全)

抗氧化,抑制肿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肿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在炎热的夏天,因为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防暑、降温、提神

在炎热的时候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作用。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

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冬吃萝卜夏吃姜 生姜具有防暑降温功效

民间流传的“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等说法,就是对生姜功能形象而精辟的概括。

抗氧化,抑制肿瘤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开胃健脾,促进食欲在夏天,因为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一点儿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的道理。

防暑、降温、提神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量喝点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防暑、降温、提神、醒脑。

杀菌解毒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还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的功效。

夏季养生要吃姜 7大好处

生姜既有营养价值,又有医疗作用,成为多功能的食疗佳品,其用途之大,药食两用堪称无与伦比。民间流传的“饭不香,吃生姜。”,“上床萝卜,下床姜。”,“冬吃萝卜,夏吃姜。”,“呕家圣药”,“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等,这些都是对生姜功能形象而精辟的概括。

    抗氧化,抑制肿瘤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的结构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抑制肿瘤作用;吃姜能抗衰老,老年人常吃生姜可除“老人斑”。

    开胃健脾,促进食欲

    在炎热的夏天,因为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会减少,因而影响食欲,如果饭前吃几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增进食欲。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吃萝卜,夏吃姜”,“饭不香,吃生姜”的道理。

    防暑、降温、提神

    在炎热的时候有兴奋、排汗降温,提神作用。对一般暑热表现为头昏、心悸、胸闷恶心等的病人,适当喝点姜汤大有裨益。我国传统的防暑中成药——人丹就含有生姜成分,其作用就是健胃、提神、醒脑。

    杀菌解毒

    科学研究发现,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是对沙门氏菌效果更好。在炎热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且生长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肠炎,适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生姜提取液具有显著抑制皮肤真菌和杀来头阴道滴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痈肿疮毒。另外,可用生姜水含漱治疗口臭和牙周炎。

    防晕车,止恶心呕吐

    是指由于某些运动而引起的“运动适应不良症候群”。有研究证明,生姜干粉对运动病之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效率达90%,且药效可持续4小时以上。民间用吃生姜防晕车、晕船,或贴内关穴,有明显的效果,因此而有“呕家圣药”之誉。

    方法1:生姜榨汁,滴几滴在舌头上,或者拿一小块生姜慢慢嚼碎,将汁液咽下,都能起到很好的止呕效果。一些止呕药,比如说姜半夏、姜竹茹等,都是采用姜汁作原料的。

    方法2:将有止呕作用的生姜与和胃的玳玳花同用,止呕效果更好。怎么用呢?将玳玳花与生姜一起泡茶喝。取3克玳玳花,3片生姜,冲入沸水,加盖焖一会就可以了。

    促进血行,驱散寒邪

    由于着凉,引起感冒,喝些姜汤水,可增加血液循环,使全身发热,有助于驱逐体内风寒。

    减少动脉硬化发生

    有研究表明,生姜提取物能阻碍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生。

    吃生姜五注意:

    1、吃生姜,宜适量。多吃可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2、带皮生姜更能发挥其功效。

    3、烂姜不能吃。因为霉变后会产生致癌物,有害健康。

    4、生姜吃法多样,做汤、熬粥、炒菜、炖肉、烧鱼、做肉馅以及调料等,不仅味道鲜美,又有益健康。

    5、药用以老姜最佳,为健胃剂,有解表、散寒、温中、兴奋、发汗、止呕,解毒等功效。

    提醒:生姜并不是多多益善

    因夏季炎热,人们常会感到口干、咽痛、汗多、烦渴,但是生姜属于热性食物,所以不适宜多吃,只能在做菜或汤时放几片生姜片。

    生姜虽说算不上美味,但是它多种的功效已经在饮食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是夏季防暑养生不可缺少的一员。

己亥立秋 健脾防肿

2019年8月8日(农历己亥七月初八)3点12分,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我们居住的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立秋以后,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东汉时期的《四民月令》讲:「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己亥年是凌晨立秋,预示着之后昼夜温差加大。

《黄帝内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万物在经过「六气」的生、长、化三个阶段之后,于立秋半个月前的大暑开始进入「成」的阶段。立秋后的一个半月,果实见形,日益饱满,走向成熟,这种景象称之为「容平」。

在这个季节中,天气清肃,秋风紧急,草木凋零,天高云淡,大地明净。人应该早睡早起,情志安定平静,缓冲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的影响;收敛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气,使人体能适应秋气并达到相互平衡;情志内收,与肺气清肃相向而行。这乃是顺应秋气的法则。违背了这一法则,就会伤害肺气。秋三月收敛不利,到了冬天阳气匮乏,体虚者可能出现完谷不化的飧泄。没有秋收,即无冬藏。冬不藏阳,一年空忙。

秋三月的养生要点主要有二:

1/心中有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乃四季之魂。失魂必然落魄。

天地万物都在立秋后瞬间变化,相向者得气,相悖者伤气,故进入秋天,心应该从之前的向外转为向内。诸如:晚上早回家,避免肃杀之气的侵蚀等等。只要心中以「收」为魂,主导身心内外诸事,便可借天地之力,还以人力。


2/早睡早起
古代讲的起卧时间为寅、戌二时。早卧为戌初,晚卧为亥初;早起为寅初,晚起为卯初。因早睡早起而受益的例子数不胜数,最典型的是备战高考的学生。他们一般每天只有6小时的睡眠时间,通常凌晨入睡,6点起床,日复一日,身心疲惫。而有一些学生接受了养生建议,调整了作息时间,即亥初睡觉,寅初起床复习功课。结果不仅精力十足,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合乎天时,事半功倍。
除了以上讲的秋三月养生要点,己亥年立秋节气养生的重中之重是健脾防肿。

己亥年的立秋,在泉之气少阳相火和当令之气少阴君火使万物的水分向上蒸腾更甚,人体水分也随之更加蒸腾,但是,立秋之后,万物收敛,毛孔渐渐收紧。水分从毛孔向外发散就会受阻;同时,地气是太阴湿土,暑期之湿会使脾行水不利,影响水液下注膀胱。暑期本该多汗而少尿,而进入己亥年立秋,君火相火和湿土的交织却会使一些人汗少尿也少。其中身体不寒者会形成「浮胖」,身体寒凉者则会「浮肿」。

脾主运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谷食,脾气推动胃、小肠和大肠将饮食消化吸收,转化为水谷精微并传输至全身,濡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二是运化水饮,脾配合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失健运,不仅会影响谷食的消化和精微的吸收,也会导致津液生成不足或输布障碍,出现大便溏泄、身重浮肿等症。《黄帝内經·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在当前气候下,健脾可参考下列建议:

1/饮食得当

在偏湿的气候下,脾胃功能偏弱,饮食不宜过饱。否则非但无益,反而损害中气,导致泄泻之证。

2/远离生冷

吃生冷食物可能损害脾胃阳气,「阳不居阳,鸦占鹊房。」秋三月一旦伤了脾胃,秋邪即乘虚而入,形成便稀泄泻。因此要吃熟食热食。

3/以辣燥湿

辣味可以燥湿。饭时吃点辣椒,菜中加点「大红袍」川花椒和「二荆条」川辣椒粉;也可以学习四川盆地的「干煸菜」做法,尽量减少食物中湿气。

秋属金,金克木;辣生木气,金木相搏。故应吃辣有度,宁可不足,不可过度。

4/以酒为药

当下气候可能会令虚弱之人气虚乏累。有饮酒习惯的人可以酒为药,午饭和晚饭时,喝五钱以下的人参茯苓酒,弥补气之不足。

以酒为药,可以用酒;以酒取乐,阴阳俱破。

用酒者切记,以酒为药,是以恭敬,称为「敬酒」;酗酒为凶,杀人无痕。

5/味熏拾遗

太虚之人除内养之外,可以外补拾遗。用小料包装入磨成粉的正宗川花椒,贴在短裤外正对会阴,可祛下焦湿气。因湿气而乳房胀者,可将花椒粉料包贴于文胸外。

天有弊,必有利。智者学习《黄帝内经》,可以化弊为利。

附:十二时辰与24小时对照表 

(上述时辰以北京时间北京地区为准,京外地区计算时差)

几个绝技秘方

30代祖传秘方:颈椎病三疗程根治

秘方:煨葛根60g,山茱萸、制附子、杜仲、细辛、地鳖虫各10g,桂枝、当归、羌活、独活各15g,鸡血藤、川牛膝、赤芍各9g,甘草5g。

加减:

淤血阻络,加川芎、制乳香、制没药各10g

痰阻经络,加半夏、炒白术、天麻各15g,生龙骨、牡蛎各30g。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至三次服用。药渣再加食醋100ml,加热用布包好,放在颈部热敷,每日数次。十五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至三个疗程根治。

方解:本方有散风祛湿,活血通络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治疗颈椎病251例,总有效率达98%

董氏绝技偏方治愈800人腿抽筋小腿肚疼

配方:猪蹄甲300克洗干净后加米醋3斤文火熬1小时,放凉后把米醋倒入瓶子,每天喝3次每次喝一口。

把猪蹄甲用沙子炒膨化后放凉磨面,用温水冲服,一日3次,一次3克,也可以装入空心胶囊服用。

董氏中医从90年到现在用此方已经治愈腿抽筋480人,小腿肚疼360人。疗效肯定,省钱省事。有胃酸的人不喝醋只冲服猪蹄甲粉照样治愈

图片

芎丹三太散(丸)

组成:川芎 100 克,丹参 200 克,云南三七 60 克,太子参 200 克。

功效: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理气止痛。

适用症 :高血压 , 高血脂 , 动脉硬化 , 冠心病 , 风心病等表现为瘀血阻络 , 气阴两虚的患者。

服法:每日三次,每次 21 克分为三次可煮米糊内服

各种水肿验方

①轻度水肿

【组成】薏苡仁9克,冬瓜皮30克,鲜白茅根30克(干者加倍)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服用。

②中度水肿

【组成】制大戟,炒二丑,槟榔各6克,当归9克,木香4.5克,大枣五个

【用法】水煎服,早晚服用,连续五天。

③各种水肿

【组成】狗牙根草半斤(百度查询样子)

【用法】熬汁去渣,炖猪瘦肉吃,疗效甚佳。

④肾盂肾炎全身浮肿,久治不愈

【组成】乌鱼(黑鱼)一条半斤以上,冬瓜皮30克

【用法】两者同煮不放油盐,吃鱼喝汤,特效。

⑤严重水肿

【组成】泽漆四两

【用法】每日一剂,早晚煎服,效果甚佳,年老体弱者禁用本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