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胸部学组:圆形肺不张

 红星影像 2021-06-23

天等影像 眼界与视界,逻辑与思想


圆形肺不张


圆形肺不张也可被称作折叠肺(Blesovsky综合征)、螺旋形肺不张、胸膜假瘤或胸膜瘤。
 
影像学表现:
(1) 胸膜下圆形或者椭圆形肿块,直径3~5cm,多与胸膜相交呈锐角。
(2) “彗星尾”征。与胸膜粘连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及在肿块边缘汇聚的、发自肺门的扭曲支气管和血管,这样构成彗星尾征,并伴邻近胸膜增厚。增强扫描圆形肺不张多呈明显强化。
(3) 显示的肿块外侧缘相对锐利,内侧缘较模糊。
(4) 肿块相邻部位的胸膜肥厚。
(5) 受累肺叶容积缩小并相邻肺组织过度充气。
 

▲胸膜下肿块‚可见血管和支气管束弧形进入肿块。
病例来源:赵新,叶宁,温荣强.等.圆形肺不张的 CT 诊断 (附4例报告)[J].天 津 医 科 大 学 学 报.2002.8(4):472-474.
 

▲右肺下叶广泛胸膜增厚,胸膜下见团块状影,近端见支气管血管束进入,形态彗星征。病理报告折叠的胸膜嵌入圆形肺不张内,箭头所示,形态像风向标的翼片(空箭头所示)。
病例来源:《肺部CT精解》.原著 Kyung Soo Lee.Joungho Han. Man Pyo Chung.Yeon Joo Jeong.主审:许乙凯.王贵生.主译:吴元魁.蔡开灿。
 
 
“彗星尾”征是诊断圆形肺不张的最有力征象,通常见于下肺的背部。其形成机制是不张的肺组织形成褶层而呈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扭曲的血管表现为条索状软组织密度影,从肺不张的内侧缘延伸至肺门。当有多发扭曲血管时,就形成多条“尾巴”,此时更像是“降落伞”,因此,也可称降落伞征。临近胸膜增厚、肺容量减少是圆形肺不张敏感但非特异的表现。圆形肺不张常见于有石棉接触史的患者。

CT-病理对照:因其发病机制与胸膜纤维化有关,圆形肺不张通常见于邻近脏层胸膜的肺组织。病理检查示纤维化的胸膜覆盖在不张肺组织表面,也可陷入塌陷区域。这些征象提示胸膜胶原蛋白的回缩导致了肺组织塌陷。
 
鉴别诊断:
圆形肺不张主要需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圆形肺不张多呈外缘光滑的圆形或椭圆形,而周围型肺癌多为有分叶或脐样切迹的肿块,边缘有毛刺,内部可有空洞或小泡征;深入肺癌的支气管血管束较圆形肺不张的“彗星尾”平直;圆形肺不张的胸膜肥厚范围较周围型肺癌的胸膜凹陷广泛。
 

▲彗星征或血管集束征:周围型肺癌,明显分叶毛糙,血管拉直,进入肿块内部。
 

▲彗星征的周围型肺癌,明显分叶毛糙,血管拉直,进入肿块内部。
 

END

终点不是梦,重点是突破,仅供学习,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