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的“不仁”,原来是维摩诘的不二?老子是反对儒家的仁吗?

 心理咨询诊所 2021-06-24

《老子》第五章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天地不仁”“圣人不仁”中的“不仁”。

《老子》第五章开篇所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直有争议。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理解这一段文字呢?要想理解这一段文字,最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什么是“不仁”,“刍狗”又代表了什么。

“仁”,是儒家的核心思想。那么,“仁”到底应该怎么解读呢?

非常有意思的是人类的“人”与这个仁义的“仁”,仅凭发音是区分不开来的。一个人是独立的“人”,在这个独立的“人”旁边加上两个笔画,虽然还读作“仁”,但一个人就变成了两个人。

一个人是独立的,不与人发生关系,那么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无所谓,因为没有其他的人去承受你所作事情造成的影响。

不过,一旦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就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相处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仁。

那么,儒家是如何解释这种人和人相处的法则呢?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孔子认为仁和礼相表里,仁是礼的内涵,礼是仁的外化。内在的法则就是仁,表现出来的就是礼。

礼是什么?礼就是可以明确规定出来,看得见的可以作为依据遵从的规矩。而这个规矩的内核就是“仁”。那么,“仁”的内涵是什么内容呢?

孔子的弟子曾子在总结老师一以贯之之道时说:“忠恕而已。”原来就两个字“忠”和“恕”。“忠”是什么?“忠”字上“中”下“心”,意为发自内心。也就是说,你对别人是不是发自内心。发自内心就是“忠”,不是发自内心就是“不忠”。儒家最初忠的概念绝不是后来大家所理解的只有下对上才会有的那种狭义的“忠”。曾子三省的内容之一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注意,这里是为人谋,而不是为君谋。所以为别人考虑问题、为别人做事如果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忠”。

“恕”是什么?“恕”是如心。如心,意思就是不是你的心,如同是你的心。其实就是你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他的心如同是你的心一样对待。

如果人与人打交道,大家都能发自内心,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能不协调吗?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这种状态可以是我们努力去营造的,但却是很难达到的。达不到怎么办?达不到就要修行。修成了君子之道,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这是儒家的观念。而老子在这里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有人就以此为依据,认为这就是老子对儒家“仁”的一种否定。

其实老子在这里所说的“仁”,还是没有被儒家所展开的那个“仁”。

我们在前面分析,“天地不仁”的“仁”字,是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也就是由一而二之后的状态。

《老子》的第一章讲道,讲形而上的道,重点是讲一;《老子》的第二章从美与恶讲起,重点是讲二。儒家讲的这个“仁”,是发生人与人之间关系之后出现的,所以是由一变成二的状态。

而天地代表的道是什么?是一。所以,“天地不仁”中的“不仁”,其实就是“不二”。天地不二,圣人遵从于天地,所以圣人也是不二。不二,就等于没有分别心。也就是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意思是天地、圣人没有分别心。

而刍狗是什么?历代的解读都是认为,刍狗就是用草扎的狗,这种草扎的狗是用来祭祀的。祭祀结束之后,就可以扔掉了。因为它既没有生命,又没有其他用途。

刍狗用完了之后,就变成了没有生命也没有什么用的东西。那么万物呢?比如万物中的动物,既有生命也有用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但如果处于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万物、百姓,与刍狗有什么区别吗?如果没有分别心,当然就没有区别了。

那么,既然把万物和百姓都视为与刍狗没有什么区别,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蹂躏万物、蹂躏百姓了呢?恰恰相反,没有分别心,就不会对它施加影响,施加干涉。随着它的天性而行,水往低处流,烟往高处走,一切顺其自然。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地不仁”。(一苇 老子《道德经》经典解读 音频正在喜马拉雅播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