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这个词的起源一分为三解决了千年难题唯心主义占上风(2)

 渐华 2021-06-26

(接上篇)(1)

说得详细一点,一分为三认为:

1.没有“地球”这个物质,就不会有“地球”这个词。

2.没有中国的汉语言、汉文字,也不会有“地球”这个词。

3.“地球”这个词的产生,是意识(中国人的)对客观事物(地球)的反映,是主观意识和客观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

4.“地球”这个词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结果。

5.关于主客观,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一分为三认为:这个问题是唯物论、唯心论两个观点为了争第一,争正确;为了否定对方而提出来的。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个伪命题,不应该有的问题。它是唯物论、唯心论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永远说不明白的问题;是永远也说服不了对方的问题。这就是这个问题的实质。

6.一分为三认为:“地球”这个词,既是物质,也是意识,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同一体)。在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都是意识;同样,在哲学上的“物质和意识”,都是物质。它们在客观上,都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区别在于: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场合)下,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提出的不同的说法。

例如:“地球”这个词,它是从意识中产生的,是意识。同时,“地球”这个词,是指我们生活生存的地方,它也是物质。 为了研究问题方便,需要说它是物质,它就是物质;需要说它是意识的时候,它就是意识。这就好比一个有了儿子的男人,他具有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双重身份。他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是儿子;他在自己的儿子面前,是父亲。

综合以上认识,我来谈谈哲学。

1.哲学本身就是人的认识(意识),哲学是理论,哲学就是“意识”。

2.哲学是“存在”的,哲学本身就是“存在”的,所以哲学就是“物质”。

3.哲学包括三大理论体系:A.唯物主义、物心主义、唯心主义。

我来谈谈“物心主义”。物心主义的核心是“一分为三”。它认为:A. 物质和意识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哲学。B. 物质和意识是一个整体。C. 唯物论、唯心论是哲学的两端,物心论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了。

打个比喻,比如说,哲学是一根棍子,那么这根棍子的一端是唯物论(主义);另一端是唯心论(主义)。它们不分第一、第二;不分谁决定谁;不分谁正确,谁错误。它们的区别是:唯物论从棍子较粗的一端去研究哲学;唯心论从棍子较细的一端去研究哲学。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研究问题的出发点、角度、立场不同而已。在这里,“一分为三、物心主义”是从哲学的整体上去研究哲学的。也可以认为它是这根棍子的中间部分。是它把唯物和唯心主义连在了一体。

为了反驳“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我来说说“地球”这个词的产生。

我从实事求是的角度来分析。中国人生活的大地环境(物质),产生了中国人的意识,所以中国人把这个环境起了个名字,叫“地球”。而英国人把这个同样的生活环境起了个名字叫“the.earth”,希腊人叫“Earth”。

据查有关资料,全球人类语言共有5651种,那么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同一个环境“地球”(物质)中,地球的名字就有5000多种说法。同时,据查有关资料,世界上有2769种文字,那么用文字来概括人类生存的大环境“地球”(物质)的名字,就有2700多种文字表示的“地球”。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明确地认为:是人类的意识决定了“地球”这个物质。反过来,如果我们假设“地球”(物质)能决定人类的意识的话,那么这一个物质(地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说法,这么多的写法?解释不通啊!如果用“意识决定物质”的观点来看,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

1.看问题的角度、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同,这是客观事实。

2.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只要是实事求是,符合客观实际得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

3.站在整体、全部、全面的立场上看,唯物论、唯心论都是有缺陷的。

4.唯物论、物心论、唯心论这三种哲学观点,不是判断“理论、观点”对错的标准;它们仅仅是不同的方法论(研究问题的方法)而已。

5.只有统一角度、统一立场去看问题,才有可能统一思想观念;不能统一看问题的立场,就不能统一思想;抛开立场去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6.实践是检验真理(理论、认识)的唯一标准。 

以上6条,就是辩论物心(论)主义的观点,也是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立足点、基本点。

欢迎网友参与探讨,谈谈你的观点。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