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笔记:中国历史上的金属货币

 人生好比斗地主 2021-06-30

从实物货币到金属货币,是一次质的飞跃。作为货币的金属需要开采治炼,有其价值,可以制造金属制品,有其使用价值。还有特殊使用价值(即充当一般等价物),金属货币与各种不同的实物货币相比,有很多优点,不仅便于携带、计算、贮藏,还不易损耗、可分割、可重铸,

这张图中显示的是铜铸币。海贝在夏、商、西周时期,长期充当实物货币。在西周时期,因为海贝稀缺,出现各种仿贝替代海贝,充当货币使用,比如玉仿贝、石仿贝、铜仿贝等。其中铜仿贝后来者居上,完美地实现了反超,成为了主要货币。在此基础上,铜铸币不限于仿贝形态形态出现多样化。

从钱币的发行者来划分:既有官方部门,又有私人部门。

从钱币材质上看:●有金属铸币:官方部门发行的铸币,如五铢钱、开元通宝、制钱;私人部门发行的铸币,如汉文帝时期的邓通钱。●有纸质货币

中国古代总体而言,金银作为贵金属,其货币属性并不是很强。先秦至秦汉时期,黄金货币使用较多,常用于馈赠、赏赐、贿赂、罚款或者赎罪。东汉以后,黄金货币基本退出流通,白银非常缓慢地实现货币化。直到明朝后期才实现了白银货币化。

中国古代长期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样的条件下,铜钱更适合零星、小额交易,长期发挥重要的货币职能。铜钱居主币地位时,要求足值,居辅币地位时,可以不足值。影视剧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一个大汉来到店中,潇洒地掏出了一锭银子砸在桌 上,小二,上一坛好酒5斤牛肉。这是有瑕疵的,甚至可能是错的,明中期之前,白银还没有实现货币化,日常应该使用铜钱。如果这个影视剧是反映明中期之前的,大汉掏出铜钱才对。中国古代的铜钱它中间是有孔的,可以用绳子把它穿起来,这样就便于携带。铜钱比较正式的单位是缗和贯,1000枚铜钱它穿在一起,称之为一缗或者是一贯,家财万贯表示很富有。至于串、吊,这是不太规范的叫法,数量也不一定是1000枚铜钱。

明清以来,银钱关系一直没有明确的主币和辅币之分,且没有维持好固定的比价关系,实际是平行本位关系或者跛行本位关系。大额交易使用白银,小额交易使用铜钱(制钱),银两与铜钱并没有规定谁是主币,谁是辅币,所以是银铜复本位的货币制度。明清两朝的统治者,长期希望银钱比价固定在,一两白银兑换1000枚铜钱。这在名义上好像是银铜双本位制度,但要做到同时控制两种货币的数量,而白银、铜的原材料,都不是明清政府所能控制的,所以银、钱市场的实际比价,它总体上是波动的。它实际是银铜复本位中的平行本位制度。明清的铜钱,在实际流通中存在着充当白银的辅币化的趋势,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跛行本位制度。明清是银钱并用,有不同的银两,存在重量、成色、名称、铸造主体的不同;有不同的铜钱,存在本朝本代的铜钱和历朝历代的旧钱。不同的银两之间要兑换,不同的铜钱之间要兑换,银两和铜钱之间也要兑换,兑换业务因此得到发展

左图是银钱兑换的招牌,右图是称重量的那个秤,因为银钱兑换的需要,在明代产生了重要的金融机构——钱庄。钱庄最初的本源业务是银钱兑换,从中获利。后来业务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明清是中国封建专制最严重时期,在货币制度上一直垄断铜钱的铸造,为什么不垄断银两的制造呢?这是中国货币史上又一个待解之谜。中国传统是手工铸币。晚清时期,清政府开始使用机器铸币。1890年,张之洞在广东始铸“光绪元宝”,这是地方政府的铸币行为,1910年,清中央政府铸“大清银币"。明清时期,沿海地区逐步使用外国银元。鸦片战争之前,林则徐等人已经提出,自行铸造银元的建议,但清中央政府没有批准。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有张之洞试铸光绪元宝银元,可见反应之迟钝。

大家看左图为正面,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库平重一两,右图,背面是一个寿字,这个银元是为慈禧贺寿时,广东省所铸造的寿字银元。1890年,之后又过了20年,直到1910年,清政府才从国家的层面进行币制改革,此时慈禧已于1908年去世了,光绪皇帝比慈禧早一天去世。新皇帝是宣统小皇帝

大家看左图是正面,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右图是背面壹元。定为壹元,说明在当时到底是银两为本位还是银元为本位的这一场争论当中,主张银元的这一派赢了。大清银币发行不久,清朝就灭亡了。中华民国建立之后,当政的北洋政府发行了国币(银币),俗称袁大头。它发行时间跨度较长,发行量也很大,长期以来中国混乱的钱币制度开始走向统一,逐步的实现了相对的统一,

大家看,图左边是背面,文字壹元,右图是正面,是当时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的头像,中华民国三年这是最早版本,后来还有其他年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