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法

 秋之风雨 2021-07-04

图片

在没有接触太极之前,太极对我的定义就是拳架套路!学太极就是练拳架套路,反复的练,什么松沉,什么健康养生,什么技击通通在拳架里。简单说“一切都从拳架中求”!后来学了心炁门郑子太极才知道,太极是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拳架只是完整训练体系中的一环,在没有练拳架之前必须先经过基本功的训练,然后再把这些基本功融入到拳架这个容器当中。经过反复的训练打磨这个容器并随着功法不断的融入,这个容器的内涵度,深邃度会越来越丰富。开始所求的一切才能求到!才会有“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拳架套路只是烈火煮空锅吧了!

拳架中有前后,左右的移动;有旋转;有看似水平平稳,实则它有松沉到脚底或者有脚底踩上来的上下起伏;有炁机发动。所以在学习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架之前我们是把拳架分成了四个模块,分别通过不同的功法来训练,在各自训练出应有的感觉,体会之后,再把这些训练出来的体会,变化融入到拳架中重新组合打磨。并且后续所学的任何功法都要融入到拳架这个容器中,所以但凡在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指导下练习拳架者,他的体会,身体感受及变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产生变化和改变!不会今天是这个感觉,明天还是这个体会。他的功体水平会不断的提高,不会停留在相同水平面。

拳架模块

心炁门郑子太极三十七式拳架分为四大模块。

1:拳架前进,后退的移动

在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中拳架前进,后退的移动是通过行功来训练的。也就是说当你打拳架时,但凡有前后左右的移动都必须用行功的方式把身体重心移动过去。是一切沉入脚底后的踩过去,而不是身体的带过去。当然在初期想要完全做到踩过去还是有困难的,但必须有这个训练意识和动作,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再加之功法的训练会做的越来越好。

在基础班时行功训练分为8到12动 ,到拳架时就要一步到位踩过去。为了能够很好的把行功融入到拳架中,初期在拳架前后左右移动时可以把动作放慢点,逐步的从8到12动切换到一步过去。所以虽然标准的郑子太极37式拳架是七分钟,但我们初练时最好保持在十五分钟左右。

三功当中行功是最难练的,它所训练一切沉入脚底,根之移动,透劲之发放,接劲之涵化;倘能训练出如此,实则已把靠山功和熊经功融入到行功中。也即看似独立的三功,实则是靠山功要融入到熊经功中,而后再融入到行功中,最后统统融入到拳架这个容器中!所以当你三功加拳架这样不断训练时,三功和拳架是相互促进的,拳架进步了三功必然也进步,反过来亦是。老师说过如果三功是一百分的话,单独练你最多最多能得到60分,但如果能配合上拳架那至少可以达到90分以上。所以学习拳架是必不可少的!

我不知道三功60分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但自从三功配合拳架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和脚底松沉度的体会。虽然三年多了,但其中变化从来就没停止过!所以就养生而言学完拳架就足够足够了!

2:旋转

太极拳一切运作在涌泉,能一切运作在涌泉,就能做到涌泉旋转。在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中是通过熊经功来训练旋转的。

想要旋转必先能够一切沉入到脚底,能全虚全实。熊经功训练出来的旋转和全虚全实相对拳架而言是静态的。在打拳架过程中会有不同方位的旋转,且要做到全虚全实是不容易的。所以很容易用腰来带动身体的转动,练熊经功时亦是如此。如何判断你的旋转是脚带动的还是腰带动的呢?有个小方法可以测试:找个同伴让其双手放在自己的两肩膀上,然后自己做熊经功的动作,用腰和脚底涌泉往相同方向旋转两次,同伴感受到的阻力会大不同,前者要比后者小很多。

3:有看似水平平稳,实则它有松沉到脚底或者有脚底踩上来的上下起伏;

当我们预备式一落胯就定下了在整个拳架过程中身体所要保持的水平高度,不能有上下高低的起伏,从外形上看是保持水平的。但实则内在有松沉到脚底或者有脚底踩上来的上下起伏,这个能力我们是通过靠山功来训练的。通过靠山功的训练让我们身体所有一切都沉到脚底并贯穿到地面,从而有根,有脚底往下踩时柔软如棉的感觉。

要做到外在的水平平稳和内在的上下起伏,在练习靠山功时就必须训练出膝盖弯曲度在练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让身体一切很好的沉入到脚底。记得2019年9月金华见面会时,那时我还是一个小白,傻呼呼的问了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屈膝落胯”,然后老师两手放在我的肩膀上,让我站直了他用力往下按,问我力量到达脚底没有,我说没有。他说这就是为什么要屈膝落胯,他又说不屈膝落胯,直挺挺的站着可不可以让力量传递到脚底呢?当然可以,但必须经过训练,初期无法做到。经过这几年的训练,我也可以直挺挺的站着直落脚底了!这一切都来自靠山功的训练!所以这个膝盖的弯曲度应该是多少,它是根据自己训练出来的能力决定的,不是不变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调整。

垂直轴为心炁门郑子太极的内核之一,做到垂直轴,膝盖弯曲幅度必然很小很小,小到微微放松一切就能沉到脚底。所以当你走行功时,穿着功夫裤膝盖看不出弯曲,行功成了;拳架幅度范围小了。

4.炁机发动

操根,炁法,垂直轴是心炁门郑子太极的内核。所以拳架怎么可能没有“炁”!太极本没有套路,古时那些修道练炁之人,在修练的过程中,炁走到不同的经络产生了不同的肢体动作,后来他们把这些动作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套路。所以太极拳又称炁功拳!

但凡拳就是七伤拳,练拳必有消耗,有的消耗多,有的消耗少。所以内家拳一定要介入炁功。炁功是赔一块赚九块的买卖.在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中除了靠山功,熊经功等能练炁外,更是融入了丹鼎道功专门练炁之法门。所以但凡打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架必须要有炁感,必须能练炁。

初期在练拳架时我们为了能够很好的引发体内的炁机发动,必须“以形带炁”,通过一定的肢体动作带动体内的炁机发动。心炁门郑子太极虽然不重视外形,但就初期来说还是有一定要求的。

当我们预备式胯一落时炁就能要到手指末梢,如果没办法到达就要等“火车”,等到炁过来“火车”才能开动。随着体内炁机的发动,你会发现每天你在练拳架时的感受和体会都不同。你的心情,天气都会影响到你当天的炁感,每天打出来的拳架都不同。所以拳架到底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就心炁门郑子太极而言,拳架越往后练,就只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标准!

拳架体会

心炁门郑子太极拳架分为上下两部分,如果你准备进入拳架的学习,当你学完拳架上十三式后,每天的练习次数应该保持5到10遍,每趟的练习时间应该在5分钟左右。并且在练习拳架前,应该先练基本功,最后再练拳架把基本动都装进去。这样才能快速的产生效果!如果没有块状的时间,那按天为单位,拳架是一天当中最后练的项目!

当你学完整个拳架时,每天应该不少于三遍的练习,每趟的时间应该保持在15分钟左右。如果到了这个阶段你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练基本功,那么你可以在练习拳架前先练习15分钟左右的“左右搂膝拗步+倒撵猴”。这两个式子不仅是郑子太极“五禽戏”中的“虎势”和“猿戏”,同时它们还包括了前后左右的移动和左右旋转,既能练习熊经功,也能练习行功!一举多得!所以在心炁门郑子太极完整训练体系中,我们拿掉拳架还可以练习三功,还可以练习养生五功。更可以把三十七式中的任何一式单独拿出来练习,每一个式子都可以拆分为好几动,除预备式和起式外,其它式子都可以用来练习操根(详见《郑子太极拳理拳法》)。

郑子太极拳架上没有脚要抬高离地的动作,但到了拳架下时就有了比如像左右金鸡独立,左右分脚,转身蹬脚,转身摆莲这些需要单脚支撑,另一只脚抬起的动作。这就对根有一定的要求了,只有一切能沉到脚底,有一定的根后做这些动作时身体才会稳,不会晃动。所以三功班时我们是操根,到了拳架时就是练根。把操出来的根放到拳架中练,当然后面还有用根。

小结

这篇文章我没有谈很多内在的体会和身体变化,因为到拳架这个阶段为止,都属于一个人练的内容。经过这几年的练习,我发现只要你能够按照一定的功法要求,日日练习,持之以恒,那些体会变化会自然而然的到来。虽然每个人的身体体质不同,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但只要坚持练习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所以很多人没有得到所期望的结果,一是缺练,二是没有把注意力和关注的焦点聚焦在自己身上,聚焦在本身问题的解决上。练功需要相互交流,需要相互讨论,需要谈练功体会,但做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的回过头来解决自身问题,方向不能搞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