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nj200801 2021-07-13

中国近现代发展百年,出过不少人才、英雄,但“怪才”却没几个。何为怪才?行为不合逻辑、较普通人更加古怪,这类人往往被人误解为精神出常。

可偏偏上世纪二十年代,北大就出了一个怪才。他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却偏偏在那个人人喊着“改革、创新”的年代,他依旧顶着一根乌黑发亮的大辫子。

有人说他顽固不化、有人夸他坚守本心,百余年来,骂他者,有之;赞他者,有之。归根结底,都是那根辫子惹的祸。那他是谁?为何要留着这根辫子?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辜鸿铭

辜鸿铭,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的老怪才。若非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不少人还不知道这位“东西南北人”。

所以当他顶着一根大辫子、生活如满清大老爷的做派时,不少人给他打上了“清朝保皇派”的标签。辜鸿铭的确信奉儒家学说中的仁义道德,认定其可以拯救弱肉强食竞争中出现的冷酷和毁灭。但恰恰就是这位坚定地“中国传统文化”追求者,最开始学的却是最正宗的西式教育。

和诸多深受皇恩、自幼生活在传统礼教的“保皇派”不同,辜鸿铭这人,是个实打实的海归博士。

1857年,他生于南洋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其父是英国人经营的橡胶园总管、母亲是个金发碧眼的西洋人。

生在这样的家庭,辜鸿铭天生对语言就格外敏感。而橡胶园的布朗先生颇为喜欢他,将其带在身边培养,读名著、学语言。十岁时,他就跟随布朗到了英国。

既有贵人相助、又极具天赋,辜鸿铭在英国名声大噪,一时间成为了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学者。其著作,成了学校指定的必读书。此时他可没有区别对待中西文化,甚至还如多数西方人一样,穿西装、脚蹬小皮鞋、一头短发,全然照着西方最时髦的穿扮来。

而此时,他仅仅24岁。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一个24岁的青年,名声就响彻西方学术界,任谁都会心高气傲,辜鸿铭也不例外。直到他遇见马建忠,一位极富学识的新式人才。与辜鸿铭一般,马建忠精通欧文、英、法等国文字,堪称学贯中西。

自觉天下无敌手的辜鸿铭,遇到马建忠后,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打击。这下,辜鸿铭开始思考。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才接触中国文化。这一学,就不可收拾,甚至直接走向了宣扬中国文化、嘲讽西方文化的写作之路。

自那之后,传统文学就在辜鸿铭心底扎了根,而一个近乎于执念的观点,也在他心里悄然形成,他认定正被国人摒弃的传统文化,正是拯救世界的良方。

为了验证这个观点、实现人生理想,辜鸿铭跨洋渡海,总算来到中国,做了张之洞的外文秘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辜鸿铭一边潜心研究国学、一边统筹国务,原本并未受传统礼教影响的他,逐渐信奉“礼义廉耻”那一套。原本穿西装、脚蹬小皮鞋的他,留起了小辫子、穿起了长袍马褂、戴着顶瓜皮帽。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顶瓜皮帽

此时国内也正在发生巨变,革新的新思潮影响着一代代年轻人。尤其是清朝政府愈发腐朽,反叛、革命,成了当下最流行的思潮。

清政府亡了,辜鸿铭被蔡元培请到了北大,主讲英国文学。

此时北大讲究“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包容主义。”辜鸿铭被请到北大后,果然遵循了思想自由,主讲英国文学的同时,也开始讲起了儒家学说。虽说北大讲究思想自由,可他们追求的是新思想的自由,而非辜鸿铭这种近乎于“守成”的思想。

可偏偏辜鸿铭就要讲,不仅要讲,还要写。在那本扬名中外的《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里面内容依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灵药,当然,这本书也延续了往日对西方文学的批判。

可就是这么一个看起来顽固的老学究,当时却颇受欢迎。其在六国饭店主讲《中国人的精神》时,售票价格高达两元。可就算这样,却依旧十分叫座,足以看出他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这种近乎于无以复加的推崇儒家学说,终究为他带来了一片骂名。北大学子每每看到他那小辫子,再加上辜鸿铭宣扬的儒家学说,在背地里嗤笑的同时,也给他冠上了“保皇派”的名头。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中国人的精神

辜鸿铭守旧不假,“保皇”就显得有些夸大。前面就说过,辜鸿铭自小接受的都是正统的西方知识,对“天地君亲师”并无多大感觉。即便之后学纳中方文学,他也只是批判西方文学,无限拔高中国文化。

在现在看来,不少人或许依旧认为辜鸿铭这样就是固守己见,是“保皇派”。可从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出发,辜鸿铭不过是遗世而独立。

此时西方新思潮传进中国,使得不少青年学子兵摒弃传统文学,学习西方思想、文化,视孔孟学说为迂腐、忠义仁孝为愚蠢。有甚者,觉得中国过往千年皆是糟粕,外国文化才是正道。在这个风口浪尖的革命时期,辜鸿铭毅然站在了西方文化的对立面。

就在举国说中国传统文化不好的时候,他站了出来,并向世界宣告中国文化从来不低人一等!他捍卫着华夏文明最后的尊严、保留下来了传统文化的最后一丝火种。

自此,他成了中国最“狂妄”的儒生。贬低、推崇、打压、辱骂,辜鸿铭被置于风口浪尖。偏偏那些文学大家、社会名流却愿意和辜鸿铭结交。

可守旧的思想,始终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尤其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武装革命、思想革命,每个人都在新道路上寻找救国良药。可没人再往回走,用传统文化做大旗,无异于开历史的倒车。

可他却坚持立着传统文化这面大旗,固执己见,却也初心不改!

后来蔡元培辞去了北大校长的职务,辜鸿铭也走了。他知道,整个北大也只有蔡元培是真心待他。如今蔡元培一走,北大虽大,却再无他安身之处。

几经辗转,辜鸿铭到了日本。

向来善于口舌之争的他,对日本也不吝评价,言称日本是东亚诸国唯一未被欧洲人踩在脚下的民族,极好的保留了完整的中华文明精神。

自宣扬中华文明以来,辜鸿铭始终坚定地认为中华文明并不比西方文明差。可偏偏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如今却有不少人思量着摒弃中华文明,全盘西化。

“北大怪才”辜鸿铭:近百年来无人超越,却因辫子被嘲半生

泰戈尔(中)辜鸿铭(前右)徐志摩(左二)

这可是传承了五千年的文明,如今一朝却要将其尽数抛弃,如何让人不气、不急?当初不少人提出废除中国汉字、认定其写法繁琐,不利于文学传播。可偏偏就是这看起来繁琐的中华汉字,足足演变了千年;也是这传承了千年的汉字,留下了无数璀璨文明。

汉字之废弃,就犹如中华文化之废弃。不管是汉字、中华文明,都是中国立足于世界的根本。否定汉字,既是对中华文明的自我矮化;摒弃中华文化,则是对民族的不自信。

故任由世界激荡变化,辜鸿铭自始岿然不动。或置于风口浪尖、或归于平静,他始终在为传播中华文明、延续传统文化奋斗。

后世人讥讽、辱骂,可就是这个被后人批判的一无是处的老学究,却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远播海外。也是他,面对汹涌的西方文学,依旧能保持自信。

虽一人,却胜过万人!这就是一代“怪才”辜鸿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