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肠胃为脏

 直尾昂述 2021-07-16

以肠胃为脏:

黄帝问曰:

余闻方士

或以脑髓为脏

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

敢谓更相反

皆自谓是

不知其道

愿闻其说

方士之中

有人以脑髓为脏

有人以肠胃为脏

或把这些

都称为腑

向它们提出

相反的意见

却又都坚持

自己的看法

不知哪那种

理论是对的

希望你谈谈

这一个问题

王冰曰:

方士:

明悟方術之士

互為臟腑

之差異者

經中猶有

以腸胃為

十二臟

相使之次

十一臟,取決於膽

五臟之象,可以類推

五臟相音,可以意識

此則互相矛盾

腦髓為臟,應在別經

腦髓骨脈雖名為腑

不正與神臟為表裏

膽與肝合而不同

肺腑傳瀉,

胞雖出納,

納則受納精氣,

出則化出形容

形容之出,

化極而生,

然出納之用,

有殊於六腑,

上言藏而不瀉,

而名奇恒之腑,

水穀入已糟粕,

變化而泄出不能久,

久留住於中

但當化已輸瀉

今故

去已傳瀉諸化

故名傳化之腑

魄門

謂肛門也,

內通於肺,

故曰魄門,

受已化物,

則為五臟之行使

所以

水穀亦不得

久藏於中也

馬蒔曰:

此節因帝

有臟腑之疑

而明言之也

帝問

心肝脾肺腎

為五臟,

而又有腦髓

或指之以為臟,

腸胃為六腑之二,

而或者亦指以為臟,

又或以為腑,

其相反如此,

而各自謂其是者何也?

伯言方士

以腦髓為臟,

然腦髓

亦可為腑,

方士以

腸胃為臟,

然腸胃終

所以為腑,

故腦髓骨脈膽

與女子胞,

此六者屬陰

乃地氣所生

皆所以藏陰而象乎地,

蓋藏垢納汙者莫如地,

六者主藏而不瀉,

此所以象地也。

其臟為奇,

無所與偶,

而至有恒不變,

名曰奇恒之腑。

胃大小腸三焦膀胱,

此五者屬陽,乃天氣之所生也,

蓋天主變化,五者瀉而不能藏,

此所以象天也。

此則受五臟之濁氣

而傳化之,

名曰傳化之腑,

惟其為傳化之腑,

所以不能

久留諸物,

有則輸瀉

肺藏魄肛門

上通於大腸

大腸與肺為表裏

故亦可以

稱曰魄門

此魄門者,亦為五臟之使,

水穀下此,亦不能藏者也,

較之傳化之腑,何以異哉?

張志聰曰:

方士,修煉方術之士

道,理也

大凡藏物者

皆可名臟名腑

故皆自以為是

按以上十篇,

首四篇,論精神氣血,

後六篇,論臟腑陰陽,

是以此篇中

明藏精氣者名臟,

傳化物者為腑,

又有腦髓骨脈膽女子胞,

亦所以藏精神氣血者也。

修養之士,欲積精全神通元牝,

養胎息結靈孕者,不可不知也。

腦名泥丸宮

為上丹田

骨藏髓,

脈藏血,

諸髓血脈

皆會於腦,

所以腦為

精髓之海

舌下為華池

有廉泉玉英

二竅通於膽液

《黃庭經》:

玉池清水灌靈根,

審能修之可常存

女子,元母也,

胞者,養胎息結靈胎者也

《胎息經》: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結,

精育胞,化生身,留胎止精可長生。

故曰,腦、髓、骨、

脈、膽、女子胞,

此六者更當藏密

而不可虛瀉者也

地主閉藏而上升,

天主化施而下降,

言人之臟腑形骸,

應象天地陰陽之氣。

此六者,

與傳化之腑不同,

故名曰奇恒之腑。

臟為陰,地為陰,

地之濁氣升於天,

天受之而

復降於下,

所以名曰

傳化之腑

天主化施也,魄門五臟之濁,

從此而出,故亦為五臟之下竅,

腸胃之腐穢,

從此而瀉出,

故曰水穀

不得久藏

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

所以然者,

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食下,則腸實而胃虛,

故曰:

實而不滿

滿而不實

王冰曰:

精氣為滿,

水穀為實,

五臟但藏精氣,

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則不藏精氣,

但受水穀,故實而不滿

胃實而腸虛,以水穀未下也;

腸實而胃虛,以水穀既下也

馬蒔曰:

五臟主於藏精,

六腑主於傳物,

乃臟腑之的義,

折方士之謬

夫謂心肺脾肝腎

為五臟者,

正以五臟各有精,

藏精氣而不瀉,

故雖

至於滿,而不至於有所實

惟不實,則不至於有所瀉

謂膽胃

大小腸

三焦膀胱

為六腑者,

正以六腑

傳化物

而不藏,

一至於實,而不能有所滿,

惟不能滿,則不能不有所瀉

所以實而不能滿者,

方其水穀入口之時,

上之為胃者實,

而下之為腸者尚虛,

及其食下下脘之後,

則下之為腸者實,

而上之為胃者已虛,

故一有所實,

則不能有所滿,

而必至於瀉也

故曰實而不滿者以此。

彼五臟無水穀之出入,

特其精微之氣焉耳,

故雖至於滿

而不至於有所實,

自不必有所瀉也

故曰滿而不實者以此

張志聰曰:

按王氏曰:

精氣為滿,

水穀為實,

五臟但藏精氣,

故滿而不能實,

若六腑

則水穀

充實於內,

而不得久留,

故實而不能滿。

胃實而腸虛,

腸實而胃虛,

此復申明實而不滿之義,

實而不滿,

滿而不實,

此總結上文兩節之義

帝曰:

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岐伯曰:

胃者水穀之海,

六腑之大源也。

五味入口,

藏於胃

以養五臟氣

氣口亦太陰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

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五氣入鼻,

藏於心肺,

心肺有病,

而鼻為之不利也

王冰曰:

氣口

寸口

脈口

寸口可候

氣之盛衰

故云氣口;

寸口可切

脈之動靜

故云脈口

皆同取於手魚際之後

同身寸之一寸

是則寸口

人有四海

胃為水穀之海

則其一也

受水穀以榮養四旁,

以其當運化之源,

故為六腑之大源

氣口之所候

脈動者是

手太陰脈氣所行

故言氣口亦太陰

榮氣之道,內穀為寶,

穀入於胃,氣傳於肺,

精專者

循肺氣

行於氣口,

故云變見於氣口也

【馬蒔曰:

此明

氣口之脈

獨為五臟主,

遂即五味入口之語,

以明五氣入鼻之義

氣口者,右手之寸口脈,

即手太陰肺經太淵穴也。

此篇與經脈別論、《靈樞》

五色四時氣篇皆名之曰氣口,

《靈樞》終始篇名之曰脈口,

皆以脈氣必會於此也。

六節臟象論、《靈樞》

禁服篇名之曰寸口,

以此部即太淵穴,

去魚際僅一寸也。

其左手寸部,

則《內經》諸篇,

皆謂之人迎耳

經脈別論謂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故帝問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

而可以決脈之動靜,氣之盛衰,

人之死生有如是也?

伯言脈雖見於氣口,

而實本之於脾胃也。

胃者,足陽明也。

脾者,足太陰也。

足陽明為六腑之先,

足太陰為五臟之本。

胃主納受,

凡水穀以是為市,

為六腑之大源。

五味入口,藏於胃,

而得脾以為之運化,

致五臟之氣,無不藉之以資養,

則是脾者足太陰也,肺者手太陰也,

其氣本相為流通,

而氣口亦手太陰耳。

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

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耳。

惟脈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故凡胃脾有積聚痰物,

其氣口必大而滑。

凡胃脾之虛者,

其氣口脈必虛。

蓋穀入於胃,氣傳於肺,

而肺於行於氣口,

故云變見於氣口也。

玉機真臟論云:

五臟者,皆稟氣於胃,

胃者五臟之本也,

臟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

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

蓋言胃而脾可知矣。

其與此意互相發歟?

然五味入口者如此,

彼五氣入鼻者何如?

六節臟象論云:

天食人以五氣,

地食人以五味,

五氣入鼻,

藏於心肺,

上使五色修明,

音聲能彰,五味入口,

藏於腸胃,味有所藏,

以養五臟之氣,氣和而生,

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五味入口,入於六腑,

五氣入鼻,入於五臟,

五臟惟心肺居於膈上,

受此五氣,

故心肺有病

而鼻為之不利矣。

然則脾有病者,

安能辨其五味哉?

張志聰曰:

氣口,手太陰之兩脈口。

五臟之氣,皆變見於氣口,

故為五臟主。

此論水穀入胃以養五臟,

五臟之精氣復榮於脈,

以見於氣口也。

蓋水穀之清者榮於五臟,

水穀之濁者出於六腑。

清中之清者,榮於經脈;

清中之濁者,復傳化於腸胃膀胱。

此論飲食於胃,

有氣味清濁上下出入之分,

當知奇恒之腑,亦受清中之清者也。

水穀入胃,

由足太陰脾臟轉輸

以灌溉四臟,

然水入於胃,

又由手太陰肺臟之通調四布。

穀入於胃,淫精於脈,

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

毛脈合精,行氣於臟腑,

是五臟六腑之氣味,

皆出於胃,變見于氣口,

故曰氣口亦太陰也。

言足太陰轉輸水穀之精,

而手太陰亦為胃

以養五臟氣,

是以五臟之氣,

皆見於氣口也。

心肺居上為陽,

肺乃心之蓋而主氣,

開竅於鼻,

故引臟象論而言

味歸陰

氣歸陽

《道書》云:

鼻為天門,

口為地戶

凡治病必察其下,適其脈,

觀其志意與其病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病不許治者,病必不治,治之無功矣。

王冰曰:

下謂目下所見可否也。

謂適其脈之盈虛,

觀量志意之邪正,

及病淺深成敗之宜,

乃守法以治之也。

志意邪則好祈禱,

言至德則事必逢,

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鍼石則巧不得施,

所以不可,與言至巧。

心不許人治之,

是其必死,

強為治者,

功亦不成

故曰

治之無功

 馬蒔曰:

此言凡治病者,當詳其法,

擇其人與病也。

察其下者,察其下竅通否也。

適其脈者,調其脈之大小滑濇浮沉也。

人有志意則審觀之,

然後與其病之可治與否也。

彼拘於鬼神者,專事祈禱,

惑於渺茫,與言修身養性之至德,

必不見信。

惡於鍼石者,

謂鍼無益,與言鍼石之至巧,

必不肯從。

又有病勢危篤,難以輕許者,

不可與治,治之有何功哉?

 張志聰曰:

下,謂腸胃水穀之所出也

玉機論曰:五實死,五虛死。

脈盛、皮熱、腹脹、

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

脈細、皮寒、氣少、

泄利前後、

飲食不入,

此謂五虛。

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身汗得後利,則實者活

又曰:

倉廩不藏者

是門戶不要

得守者生,

失守者死

是以

凡病必察

其下二便

適其脈,

調適其

太陰氣口之脈,

以決臟腑之氣

志意者,所以

御精神,收魂魄,

適寒溫,和喜怒

故當觀其志意,

與其所受之病。

拘於鬼神,

欲其祝由

而愈病也。

祝由之道,

移精變氣,

以我之神

而通神明,

有至道存

若惟拘於

鬼神之事

不可與言至德

用鍼石者,

有至巧之妙道,

故惡於鍼石者,

不可與言至巧。

既不能

藏此精神

以通神明

當以

鍼石治其外

湯藥治其內

若惡於鍼石,

不許治以湯藥,

治之亦無功矣。

按以上七篇,

論陰陽臟腑,

陰陽臟腑之病,

必須審證辨脈,

治以鍼石醪醴。

是以

下篇論五方

有五治之法

病在外者,治以鍼石,

病在內者,治以醪醴湯液

即欲祝由愈病,

亦須移精變氣,

後能通於神明

此篇末結曰: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

惡於鍼石者,不可與言至巧

承上起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