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1林梓妍:童年简史——《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高教课堂研讨 2021-07-20

关键词:童年简史;《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摘 要:“童年”在人文社会中经历了“从发明到消逝”的过程,对“童年”的各种怀旧和研究恰恰是“童年消逝”的一种证明。从历史进程来看,印刷术之前因儿童和成人无差别生活而不存在“童年”概念;印刷术推动书籍创作与传播而日渐分离形塑出“儿童”概念。“童年”的进化与发展奠基于成人的知识优势和禁忌控制,但电视的出现完美平等地去除“秘密”和“羞耻”而消解了“童年”。“童年的发现发明”值得辨析并借用于分析当下的“问题童年”。

一、“童年”在人文社会中经历了“从发明到消逝”的过程

尼尔·波兹曼所著《童年的消逝》一书,围绕“童年”一词为主要线索,向我们阐述了童年由印刷术普及之前的无,到印刷术普及后的有,最后到如今消逝的过程。全书分为“童年的发明”以及“童年的消逝”两个部分。在翻开第一章的时候,迎面而来的是“在我落笔之时,十二三岁的少女正是美国收入最丰厚的模特”这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难道如今的童年真的消逝得如此彻底了吗?于是我带着疑惑接着阅读了这本书直至最后。

二、对“童年”的各种怀旧和研究是“童年消逝”的一种证明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言“当一种社会产物行将被淘汰时,它就变成了人们怀旧和研究的对象。”在过去的20年里,历史学家和社会评论家写出了大量有关童年历史的重要作品,此社会现象不正是对童年消逝的最好说明吗?我想,是的。

三、印刷术之前因儿童和成人无差别生活而不存在“童年”概念

印刷术之前,写作很大程度是抄写的任务,而非高度个人化的写作活动,没有人会去关心“谁写了什么”。儿童与成人之间皆使用口语进行传播,因而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便含糊不清,也就是说明当时的人类并没有“童年”。中世纪孩子与成人他们总是在一起过着一样的生活,难以想象在粗俗的乡村节日里异性之间沉迷饮酒后公然互相触摸,而儿童们在一旁吃吃喝喝时看见此类情景的他们会在内心深处种下怎样的种子?我想,这只会让他们更快的进入成年吧。因而在中世纪“童年”的概念便不复存在。

四、印刷术推动书籍创作与传播而日渐分离形塑出“儿童”概念

印刷术的出现使人们逐渐去关注“谁写了什么”,在有读书能力的人和没有读书能力的人之间产生了明确的界限。更多的人从书籍中关注到了童年,童年的概念也逐渐开始形成。同时印刷术也给予了我们更多的个人意识,大约在16世纪末,儿童的死亡开始以各种形式表现在父母的坟墓上,这虽然是一个可怕的事实,但也正好说明了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难道不是吗?至少儿童们从以前的即使夭折了也没人关心,到如今夭折了还能让后人知道他们曾经存在过!

五、“童年”的进化与发展奠基于成人的知识优势和禁忌控制

“摇篮”顾名思义为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那么童年的摇篮期也就是说童年概念的形成。社会上许多事物发展都会出现不均衡阶段,童年的进化发展也是如此。凡是如不列颠岛这样识字能力受到始终如一的高度重视的地方,就会有学校,因而童年的概念就能迅速发展。最初的教学是成年小孩一起上学,但随着童年概念的普及后,教学逐渐呈现出年龄划分。时间也告诉了我们,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也是不一样的。

六、电视的出现完美平等地去除“秘密”和“羞耻”而消解了“童年”

尼尔·波兹曼在文中提到“他毫不怀疑达尔文的旅行是震撼世界的大事这种说法,但他只是想说莫尔斯的旅行对世界文化所产生的重要意义要远远超过达尔文”。当然,我同意作者的这种说法。由于电子信息的出现,电视也自然而然的随之出现,而电视的不断发展正很好的诠释了何为一览无余的媒介带来的危害。与印刷术出现之前的口语相比,电视已经是一种敞开大门的技术,更不用说将此与印刷术出现后相提并论了。电视它不存在物质、经济、认知和想象力上的种种约束,它是完美无缺的平等主义的传播媒介,也正是因为它的“完美无缺”,它所呈现出的图像如此的具体又不言自明。因为这样的种种原因使儿童与成人之间接受的事物又回归到了印刷术之前,甚至结果更加糟糕。许多电视节目制作者为了吸引观众的注意,他们不能停留在一个主题上或深入挖掘一个主题,他们为了电视素材不断发掘利用文化中每一个现存的禁忌,他们也并不会真实地记录这些事件,他们会选择不断编造“伪事件”。那些许多对于成人而言的“秘密”正不断的为孩童所知。面对这一切,成年的权威和童年的好奇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因为羞耻和礼仪是根植于“秘密”这个概念中的。所有的这一切,都造成了儿童被迫提早成年,童年正在消逝。

七、“童年的发现发明”值得辨析并借用于分析当下的“问题童年”

对于最后读者所提出的六个问题,我想对第一个问题:“童年是被发现的,还是被发明的?”进行简单的自我论述。当我大概阅读完这本书后再看见这个问题时,我产生了一定的困惑。因为在我看来,在印刷术未普及之前人们通过口语进行交流,当初的儿童跟成人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难道当时的他们就没有在经历童年吗?还是说只是他们当时的童年未被发现而已呢?但是随着教育、印刷术等的普及,童年的概念开始逐渐出现,那也只能说明是印刷术等的发明使童年被发现了吧,还是说刚好因为它们的发明,所以才使人们发明出了童年这个概念呢?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我好好深思的问题。此外,反观如今的社会现状,童年正在消逝,许多孩子们在接受他们年纪所能接受的知识外仍要加入许多补习班进行超前学习。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有那么些天才他们可以接受超前教育,但正因如此,他们也失去了他们本该拥有的充满欢笑声的童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